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返1982

作者:青普山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0章 十块钱的票子

书名:重返1982 作者:青普山河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0:58

五味杂陈心酸事,百感交集亲情中。

当年,魏春芳病重被娘家接走后便杳无音讯,张本民一度以为她抛弃了他和奶奶,不过现在从眼前的情况看,似乎是他误解了。

魏春芳守在一辆三轮车前,车上放着个烤红薯的炉子,她神情麻木,目光有些呆滞。只是在有人买红薯的时候,她才像个正常人一样招呼忙活着,也只有那个时候才可以看到她眼中有丝精气神儿一闪而过。

张本民突然很想哭一下,他觉得自己不像个男子汉,一定意义上说,魏春芳就是他的娘他就应该为她的这辈子负责前世没做到,因为后来在恍恍惚惚间就淡忘了那一段生活,是无情,还是无奈说不清。然而,如今一切都重新来过,便不可再错过

“娘”张本民走上前,温和地喊了一声。

魏春芳皱起眉头看着张本民,好半天才回答:“你,是谁”

“娘,是俺,嘎娃啊”

“嘎娃”魏春芳闭上眼睛,努力地回想着,过了一阵子,她突然一抽搐,怔了一下,然后嘴唇开始抖起来,眼角泛出泪花,“哦,嘎娃,对,对了,嘎娃是我的孩子”

张本民慢慢靠近了魏春芳,将自己送进她的怀中,然后,相拥而泣。

哭过后,魏春芳开始急着收拾摊子,提出要带张本民回家。

张本民觉得有必要跟着去一趟,否则只是与魏春芳交流,很难弄清她现在的处境。

县城边上一个类似棚户区的老城区,魏春芳的家就在里面。放眼望去多是老旧的自建房,两层小楼居多,还有一部分平板房。绝大部分的房子都有了年代,再加上不在少数的乱搭搭建,显得异常杂乱,看上去有些灰旧萧条。

这里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几乎都七拐八弯,尤其是巷子里,很多地方只是用水泥板或青石条块盖在露天污水沟上,形成窄窄的巷道,因为不平整,踩上去还会“咕嗵咕嗵”直响。

魏春芳推开家门,各种家什物件很陈旧,但收拾得非常利落。这符合她的性格,爱干净。

进门后的魏春芳只忙着做饭,说要让张本民吃顿好的。

张本民便在门口转了转。

没多会,来了一个有点佝偻的中年男子,看到张本民后警觉地问是谁。张本民顿了一下,说是魏春芳的孩子,岭东村的张本民。

中年男子一皱眉,问张戊寅是你爹张本民点点头。中年男子立刻摇头叹气起来,拉着张本民的手进了屋里,聊了起来。

“我叫魏春耕,是魏春芳的堂弟。唉,我这个姐姐真的是命苦啊,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大伯,当初在那种社会环境中不得已把她嫁给了你们岭东村的一个病汉子。后来,你父亲的出现,才给了她些许安慰,只不过最后终究没有逃过悲惨的命运。”

“是的,他们都很苦。尤其是俺爹,死得很冤,将来俺会讨个说法的。”张本民道,“俺爹和魏春芳虽然没有领证,但确实是成了家的,还摆过酒席,所以,魏春芳就是俺娘。”

“你应该喊她娘。”魏春耕抹了抹眼睛,“你娘当初病重,如果不接回来救治,肯定是死路一条。不过那时虽然救回了一条命,但精神头却没救回来,整个人有点傻,唉,都是因为想你爹的事想的。”

“俺娘现在是一个人住么”

“是的,你娘没有亲兄弟姐妹,你外公、外婆也已去世,就她一个人了。我看她没有能力单独生活,就用她的钱帮她买了这个小房子,我家就在旁边,也好方便照顾。”

“论亲戚关系,俺就喊你舅舅了。”张本民道,“俺有个想法,能不能把俺娘接回岭东村去”

“啊呀,接回去当然是好了怎么说那也是个家,就算死了,也能寿终正寝,要不在这边,唉,实在是”

“俺明白的,舅舅,这几天俺回去就准备一下,然后就把娘接回去”

“行,挺好的,挺好的”魏春耕情绪也很高涨,“改天有时间,俺们两家人一起吃个饭,认识认识”

“好啊,舅舅家除了舅母,还有哪些人”

“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小女儿,都没有你大。”

“哦,那是表弟和表妹,一定要认识一下,毕竟也是很亲近的关系了。”

“那可不是么”

正说着,魏春芳招呼吃饭了。

“你们吃吧,好好单独处一处。”魏春耕抿抿嘴,欣慰地离开。

张本民很是感慨,坐到饭桌上一口一个娘地叫着,希望能勾起她更多的回忆,没准还可以让她的精神状态恢复过来。然而魏春芳只是神神叨叨地念着张戊寅的名字,一会说得等他回来吃饭,一会儿又说他回不来了,一会儿又说得出摊了,赶紧挣几个钱好送礼,把他从监狱里捞出来。

这顿饭,张本民吃得心酸又心疼。搁下饭碗后,他便骑着车子往家赶,得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

奶奶听了自然是高兴的,尤其是听张本民说要把魏春芳接回来,更是双手合十,说老天有眼,感谢老天爷

第二天,张本民又去了县城,一来把宋为山和两个女老板娘那边的国库券收一收,另外再去看看魏春芳,顺便跟魏春耕说说,如果没有其他讲究,次日就把人给接回岭东村去。

到了县城,国库券收得很顺利,但到人民医院门口附近找魏春芳却有点意外,转了两圈也没看到人。张本民便问旁边一家开商店的人,得知这两天市里要下来检查卫生,医院门口的小摊子都临时搬到了菜市街那边。

可是,来到菜市街这边,张本民也没有找到魏春芳,他问了一个摊主,有没有看到一个烤红薯的妇女。结果令人震惊,摊主说看到了,但在中午前就被工商的人给打了。

张本民头脑一懵,赶忙去找魏春耕了解情况。

原来,有一个工商局的人拿了张十元大钞,到魏春芳的摊子上买了两个烤红薯,一共六毛六。魏春芳满脸带笑地说优惠,收了六毛,找了九块四。当时那人脸就一黑,接过钱咬着牙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这让魏春芳很纳闷,问旁边一个卖烤饼的是怎么回事。卖烤饼的告诉她,刚才那人叫胡华然,是工商局收税的,经常拿张十块的大钞来买零食、小菜,一圈下来人人都说大票子找不开,所以他每次一分钱都不用花,最后总能很神气地提着一大堆免费的东西走。卖烤饼的还说,以前就有个卖瓜子的,一次疏忽大意,竟然找了一大把零钱给胡华然,结果第二天他就被收税的人拖上执法车带走,后来也就没见他来出过摊,据说是被打怕了,不敢再来了。

如果魏春芳精神正常的话,估计会及时躲避,大不了就停两天,等市里检查卫生的走了,再到人民医院门口支摊就是。然而,精神失常的她却没有在意,结果中午时分就被胡华然带着几个工商的人来捣了乱,说乱设摊还不交税,得好好管理一下,没收三轮车和烤红薯的炉子。

当时,魏春芳很慌神,忙拿了几个热红薯陪着笑脸递上前去,但胡华然一巴掌甩过去,烤红薯全部翻落在地。紧接着,他一脚踹倒了烤红薯炉子,说这东西太沉带不走,当场砸了。另外几个人一听,轮着铁棍就要砸下去。魏春芳当然不会那么眼睁睁地看着炉子被砸,那是她营生的家当,就冲到炉子前挡住,说踢都踢倒了,就别砸了吧。胡华然一声冷笑,揪住她的衣领猛地一拉一扯,让她滚开。

魏春芳哪里经得住这么折腾,结果重重地摔了出去。这一摔,人竟然昏死了过去。幸好有个邻居经过,赶忙跑回去告诉了魏春耕。

魏春耕惊慌赶来,看到了躺在地上的魏春芳,她像是喝醉了,跟滩泥一样,额头还流着血,身边是已经被砸碎的烤红薯炉子,散落出来的烧炭和红薯洒了一地。旁边的胡华然则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就像是旧社会恶主对奴佣一样。

顾不得说理,魏春耕先把魏春芳送到了医院,安排妥当后才回到菜市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

“俺现在就去工商局去”张本民简直怒不可遏,“一定得讨个说法”

“算了,民不与官斗。”魏春耕摇摇头,“吃点亏就吃吧。”

“不,舅舅,在这种事情上绝不能向权贵低头”张本民道,“而且俺有把握能讨回公道”

“你有关系”

“”张本民想说有关系,在这事上,能帮忙的可能就是王道力和林栋效了,可是他不想找,一方面不能老麻烦人家,另一方面他觉得靠自己解决也没啥问题。

“外甥啊,没有关系就不要折腾,没用的,而且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找来麻烦。”魏春耕担心张本民惹祸上身。

“俺会注意的,如果实在不行也就算了。”张本民敷衍着。对他来说,在这件事上绝无后退可言。

当天下午,张本民就来到了县工商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73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