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中奖一亿,我成了资本大佬

作者:五葫四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助学计划和郑国权奖学金!

书名:开局中奖一亿,我成了资本大佬 作者:五葫四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34

2016年元旦,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落地。

郑文桐发现他的一胎还没有着落,怕母亲周玉玲催他,于是主动联系周玉玲。

周玉玲正在家里逗孙子玩,把小宝成交给儿媳妇儿,然后接过电话。

“老妈,我看政府的意思是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大嫂那边身体养好了,你探探她的底,看她愿不愿意再生一个,要是生个女儿,那就是儿女双全,凑个好字,要是再生个儿子,就是兄弟同心。”

“这个得看你大哥和大嫂自己的意愿,他们要是想生,就生,不想生,我们这些长辈也不能勉强。”周玉玲看得很开,小宝成还小,也不用急在一时。

“这个简单,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想让嫂子和大哥愿意生,你得掏钱啊,对不对,生一个奖励50万,请个保姆帮忙照顾做月子,带孩子,保证今年就怀上了。”郑文桐说。

“放屁,生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愿意生就生,不愿意生就算了,又不是帮我生的。我把你们兄弟俩养育成人,已经尽到责任了,愿意帮忙带一下孙子,是指望老了以后,你嫂子能看在孩子的面上帮我一把。”

“女婿没有赡养岳父母的责任,儿媳同样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我们做人都是将心比心,我对你大嫂好,等我老了,你大嫂自然愿意搭把手。”

“那些鼓吹将婆婆当亲妈看待,婆婆将儿媳当女儿养其实都是忽悠人的,婆婆和儿媳不是天敌,但是也绝对做不到像母女一样彼此信任,婆婆和儿媳妇儿能不能处好关系,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拎得清的儿子。”周玉玲总结道。

“老妈,这话你可不要当着小鹿的面说,什么女婿没有孝顺岳父母的责任,那也得分情况。”

“像小鹿这样的独生女,从疼爱她的父母身边,和我一起去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那么我们小两口,对你们,还有小鹿的爸妈肯定都有赡养的责任。”郑文桐提醒。

“不好意思,是我说错话了,我指的是我们那一代人,兄弟姐妹多。我们农村里面,女儿默认是不继承家产,也分不到田地和宅基地,所以养儿防老。我们只能说一年回去个几次,看望一下你外公外婆,其实养老,还是要靠你两个舅舅。”

周玉玲想起一件事,“对了,你不是说你小舅马上就可以回江楚这边做事了吗他什么时候回来”

“我准备在江楚这边再开一个吉家公寓项目,不过还没有合适的厂房,只要确定好选址,我就会把小舅调回来主持大局,也让小舅他们一家四口在江楚团聚。”郑文桐回答。

“嗯,你哥在斜坡公益基金会的工作还挺顺手的,我们县目前主要改造两个地方,一个是通济北高铁站外广场,一个是通济一中,你哥现在主要是负责监督具体项目的施工。”

“建武和小杨回来办酒,腊月十六,1月25号,你要是有时间,记得回来一趟。”周玉玲嘱咐儿子。

“这个还真不能保证,看吧,我争取回去一趟,建彬这次肯定也要去港城市回来,我也要找个时间和他聊一下,他这边明年就要开家具厂了。”郑文桐计算着时间。

“哎,建武现在也结婚了,就缺建彬了,你大姨就算完成人生目标了。你大姨那边可是夸了你很多回,如果不是你把建文三兄弟带出去做事,不但挣到钱了,连建武的婚事都解决了。”

“就连出去做个媒,别人都要高看她一眼,说她有三个有出息的儿子,还有一个有能耐的外甥。”周玉玲和婆家、娘家关系维持地都相当和谐。

“我觉得没必要,说是我给建文他们提供了机会。可是实际上建文、建武和建彬都忙了我不少忙,建文在浦海这边把吉家管理地很好,自己也办了居住证,明年就可以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上学。”

“建武在杭州那边也成长很快,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负责一家公司,而且他是属于那种小事不犯错,大事不糊涂的人,很有主见。”

“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军人退伍,所以在账目上特别清楚,做事也很细致。这点郑家村出来的小伙子差远了,有几个村里出来的手脚不干净,早就被我开除了”

招亲戚朋友做事,如果人品靠得住,其实就是事业的助力,如果为人偷奸耍滑,那就是祸害。

不过好在斜坡投资是郑文桐一手创立的,他在公司里权威说一不二,谁来也不好使,父母郑兴建更不可能为这些没出息的家伙找郑文桐求情。

周玉玲挂完电话,这才反应过来,本来她在新闻里面看到全面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准备催儿子和白小鹿先领证,催完婚以后,再催着生孩子,结果两个人一顿唠嗑,她把这件事给忘了。

周玉玲跟郑兴建抱怨,郑兴建笑她,“别看你儿子年龄小,一肚子鬼心眼,读高络小说,好像叫什么寸芒,为了防止我们找到,把这本书藏到我们房间衣柜顶上。”

“要不是你那回想把电风扇拆下来清洗一下,估计还是发现不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你在三月份就想着洗风扇叶子。”

郑兴建还记得儿子看到那本被缴获的寸芒时一脸淡定,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是怕影响学习,所以放在衣柜顶上,等高考结束了再拿出来看。

郑兴建两个儿子,大儿子文松为人忠厚,做事一板一眼,性格没那么跳脱。

小儿子文桐为人聪明,又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个度把握地很好。除了郑文桐以外,郑兴建是唯一知道儿子立过遗嘱的。

他也是头回知道郑文桐居然拥有和管理着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他克制住自己教导儿子的念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成立斜坡公益基金会的想法不错。”

“你可以在村里设立一个助学基金,如果有孩子考上重点线,奖励两万块钱,如果有人考上清北,奖励五万块钱。费不了几个钱,但是名声会好听不少。”

郑文桐把几个手脚不干净的青年赶回郑家村,村里人自然少不了埋怨,正好借着助学基金收拢一波人心。

“这个我没意见,既然做了,那就好事做到底,在村里设立一个助学金,通济一中和中楚财经政法大学设立两个奖学金,两个奖学金各自设为一百万,名字就定为郑国权奖学金,纪念一下爷爷。”

“财大那边,我联系胡校长,到时候需要去省城露个面。一中那边,大舅妈就是一中的老师,直接让她联系学校就行。要是宝成用功读书,以后也能拿到郑国权奖学金,郑家就算后继有人了。”郑文桐对小宝成还是充满了期许。

“这话你你可不能当着你嫂子面来讲,她娘家那边有些亲戚不知所谓,我都生怕把你嫂子给带歪了。”

“说什么有一个这么有钱的叔叔,还怕宝成以后的前途万一文桐没生出儿子,还得把宝成接到浦海去,培养成接班人呢你瞧瞧,这踏马说得是什么混账话”郑兴建气得要死,把这些人都给轰走了。

“生儿生女由男人的基因决定,和别人没什么关系,我是考虑到小鹿现在还小,太早结婚生子,对身体未必好。不过我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让侄子来继承家产,想都不用想。”

“宝成以后要是努力上进,我这个做叔叔的,可以帮他一把,就像我愿意让文柏在仕途上走得更稳,更顺一些。”

“这也是顾念我们堂兄弟之间的情分,毕竟大家从小玩到大,你和小叔之间也是兄弟情深,是我和文柏学习的榜样。”

“可是如果有人拎不清状况,以为我欠他们的,认为我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指望在我身上吸血,那我只能说他们太天真。我给你的,你可以要,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郑文桐虽然重视亲情,却从来不会被亲情道德绑架。在他的观念里,只有孝,没有顺。

父母的建议,他会先进行判断,如果确实比他自己的想法更好,他会虚心接受。

如果父母或者长辈想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甚至要用长辈的身份来压他,他也是笑着接受批评,绝对不改。

郑兴建觉得用老爷子的名字办奖学金,是一件露脸的事,于是和弟弟郑兴民在一起商量。

郑兴民本来也想出点钱,老婆刘芳笑话他,“文桐掏这两百万,就跟你打麻将输了千把块钱差不多。”

“我知道你也想为老爷子扬名,替他尽分力,可是你掏个三万,五万的,没多大意义,还让文桐面子上不好看。”

“你掏了,大哥肯定没问题,那大姐和二姐掏不掏大姐现在有了文桐的扶持,已经不缺钱了,那二姐那边呢也让她打肿脸充胖子掏几万块钱吗”刘芳反问。

“按我的想法,你还不如和大哥一起去江楚把这个郑国权奖学金办好,回村里把郑国权助学金的政策通知到村里每一户,就是替老爷子尽孝心了。”

“我觉得刘芳说得不错,按文桐的意思是,考上清北,一次性资助5万,考上一本,奖励2万。如果家里实在贫困,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每年补助6000元学费。”郑兴建觉得可以先去村里宣导,毕竟过完春节就要开始高考倒计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1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