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富翁

作者:超侧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七章 自筹学费

书名:大富翁 作者:超侧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20

拜山,是两广地区的专有名词,清明时节扫墓上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中唐时期逐渐形成习俗。

苏景祯一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他爷爷是南下的老兵,打完海南岛之后就服从国家的分配复员在了南沙,反倒是蒋秀霞是根正苗红的本地人,蒋姓在铜关镇是大姓,出名的人物有蒋光鼐、蒋应畴等等。

所以苏家的扫墓比一般的本地居民要简单得多,苏老爷爷在战争时期吃苦太多,在苏况十岁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苏老奶奶一个妇道人家把苏况拉扯大,还没来得及享福,在一年冬天里面,也得了重病,没熬过去。

再往上翻就要到苏老爷爷在华北的老家才能追溯了,苏况从来没有去过,苏老奶奶当年跟他说过,但前几年的时候,出了镇就要开介绍信,更别说出省了,那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苏况这代人从读书就是被老师洗了脑的无神主义者,对于祖宗山坟什么的,也没太注重,能照顾好自家两位老人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从山上下来,苏况拍着儿子的肩膀,小声的询问道:“儿子,听你母亲说,你这回在小本子上写的是股市?”

苏景祯能跟母亲说这事,早就做好了父亲会问,而且他往后几年的学费也要从股市里面赚出来,光是靠父母开厂办实业,那压力可是非常大的。

“嗯,研究一下,国内股市才开没多久呢,像现在这样的熊市,应该不是国家想要看到的,我估计会有一些政策措施出台,我试试能不能把措施出台的时间段猜出来。”苏景祯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给父亲说了一下。

“这也能猜出来?”苏况有点不相信,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家儿子。

“试试嘛,而且我也不准备投太多钱进去,最多也就是一些零花钱,亏了也不会伤到根本,再说能不能猜出这个时间还俩说呢。”苏景祯把肩膀上的锄头换到另一边,小声的对父亲说着。

看着走在前面的母亲好像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苏景祯心里有点偷着乐,这段时间炒股亏损的人太多,也难怪父母对这件事都这么上心。

不过他们应该没想到的是,自家儿子的确是想在股市里面大闹一翻,准备把自己的第一桶金给赚出来,可这是说出来就太骇人听闻了,苏景祯可不敢说实话。

“你零花钱那是有多少?这小打小闹的不成气候,到时候爸爸赞助你一点。”听到是苏景祯想拿自己的零花钱去投资,苏况的担心也就放下了,一拍儿子的肩膀,就夸下海口。

走在前面的蒋秀霞听不下去了,转头对自己丈夫说道:“喂,景祯的零花钱有很多的好吧,说不准比你的私房钱还多。”

“咳,我可没什么私房钱……”苏况心里始终都有一根线,一听到私房钱三个字立即就反驳了。

“那你上那给景祯赞助去?”

“那不是还有你么,咱俩一起赞助儿子这不是很应该的么?”

蒋秀霞听了丈夫的话,被噎着了……

“不用,这几年过年的利是我都存着呢,还有你们平时给我的零花钱,加起来有好几千呢。”苏景祯可不能让自家父母吵起来,赶紧的岔开话题。

“咦,儿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钱?”苏况觉得有点奇怪了,这年头,几千块可不是少数目啊,很多家庭总共都没这么多钱呢。

“表舅有钱啊,他过年给的利是一般都是一张金牛……”

“秀霞,要是你表哥以后有了孩子,我们也是这样给利是?可那样的话,会很大一包啊,好难看的。”苏况这时候脑子里面想的不是儿子的零花钱有多少了,而是将来要给红包别人的时候,应该给多少。

“你这笨牛,你不会预先兑换港纸啊,到时候一样是给张金牛不就完事了么,不会一大包的。”蒋秀霞正往山下走呢,雨后的小泥路特别滑,只能一边小心翼翼的走着,头也不敢回的就大声给了丈夫答案。

苏景祯却在一边烦恼着,这几千块还真的不够,如果仅仅是想赚点零花钱,或者是在国内读书的话,这钱肯定够,但一想到以后是去美帝那边读书,自己想去的还是美帝的经济中心,那消费肯定高,生活费加上学费一年下来估计要好几万刀呢。

换成软妹币那可就是几十万了,这钱要是家里出的话,那压力就大了,要是父母这边生意出点小差错,估计自己在美帝就得断粮,所以苏景祯现在就得想办法把学费给赚了。

要是再过几年,自己或许可以怂恿父母开个网吧什么的店,但这种投入小收益大的生意现在开不了,不是没钱,而是没这样的条件,这年头网络只存在在各个科研单位或者大学里面,普通老百姓听都没听过这样的名词。

再说就算有网络,你上哪找适合学生玩的游戏?命令与征服是95年的游戏,后续的也是最辉煌的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是96年10月份出的,另外一款风靡全球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是97年才出的,也就是说在94年根本就没有一款上手就能玩的游戏。

至于另外一种可以在电脑上玩儿的游戏MUD更加不适合新手去玩,你让一群连打字都不会的人,怎么去适应MUD里面那么多的输入命令?

所以在94年,开网吧是一件根本不靠谱的事情,游戏厅还可以考虑一下,但开游戏厅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安全。

在铜关镇这样外来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开网吧也好,游戏厅也好,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外来人员来历复杂,而网吧与游戏厅又是非常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这可不是十年二十年以后,那时候上网什么的都需要身份凭证才能都上机,在九十年代,是个人就能进来上机,要是在里面打架、偷窃什么的,人跑了你追都没得追,所以苏景祯虽然知道游戏厅或许来钱快,但一直都没这个想法要去开一间。

倒腾国库券?别说笑了,倒腾国库券的黄金时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那会苏景祯才是个十岁的娃娃,就算把这事说出来,苏况俩口子会信?就算信了,在那个投机倒把还是刑事罪的年代,你要俩口子去做这事,万一出了点啥问题,苏景祯估计会疯了的。

有时候啊,就算明知道有赚钱的机会,但自己没条件去实施,也是一种特别的烦恼,苏景祯就处于这样的烦恼里面,一边听着父母斗嘴,一边想着从那里多弄点资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4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