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作者:三观犹在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324章 格局

书名: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作者:三观犹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04

从春香楼出来,我们在不远处一间酒楼坐下,要了一壶茶。

我说,众师兄弟之中,轻功之高,除了大师兄就是你,别说这些朝廷捕快,就是江湖中的高手,要想抓你也非容易之事,你怎么会这么不小心

四师兄道,这不是有你吗听说你在金陵城混的不错,都横着走道了,我这才放心让他们抓的。否则,别说是他们,就是武林盟主来了,想要抓我也没那么容易。

我没好气道,横着走的,那是螃蟹。

六师兄道,小师弟别听四师兄胡说,我今儿分明看到,他点的那个姑娘进去时,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有皮鞭、铐镣的。

四师兄被六师兄揭穿,骂道,老六,人艰不拆,这么说有点没有意思了。

六师兄也不甘示弱,两人吵了起来。这两个师兄,向来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动不动就吵架,对此我也习以为常,过了片刻,伙计端上来酒菜,两人收了神通,开始吃将起来。

我问,师父和其他几个师兄呢也都到金陵了

六师兄道,我们是先到的,大师兄和师父约莫还有段时间。这次盗门之争,师父十分重视,派我跟四师兄来打头阵。听三师兄说,师父与李青衣,有意结束两门对峙,可能要两派合流。

我说这是好事啊。

六师兄接着道,本来,盗圣门与盗仙门同气连枝,都是祖师爷何道子的传人,师父和师叔原先感情也是极好,若非因为流花河之事,两人也有可能成为一对眷侣

我问,李青衣是女的

六师兄道,你以为呢

一直以来,我只听说过菊花老祖李青衣之事,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李青衣却是一个女人,而且还与师父西门吹灯差点走到了一块。难怪西门吹灯每次提到盗仙门,都痛骂半天,当盗仙门遇到麻烦时,却又出手相帮。若非西门吹灯,朝廷打压盗仙那些年,恐怕盗仙门早已关门大吉了。

我又问,那他们为何要分手流花河之事,又是什么

六师兄看了看我,又瞧了四师兄一眼,四师兄道,你少说两句。

六师兄干咳两声,喝酒,喝酒

三人饮了片刻,长叙久别之情。

这一次盗圣门与盗仙门技能比武,两门弟子来金陵各显神通,而最主要的目标,便是号称三大圣物之一的天绝舍利。

三大圣物之中,风月宝鉴在京城惊神阵之中,没有人能打它的主意。

聚魂棺在东海,西门吹灯和大师兄寻而不得。

如今两派之争,又以天绝舍利为赌注。此物本是大空寺镇寺之宝,去年忽然被人偷走。大空寺怀疑是通善寺所为,还派人前来索要,后来通善寺念慈大师请了若干佛门高手来助阵,又在通善寺下埋了炸药,作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大空寺才没有硬来。

我还曾经怀疑过,有没有可能是西门吹灯或李青衣作的手脚。

我问道,天绝舍利难道真在通善寺

四师兄道,在不在通善寺我不知道,然而可以肯定就在金陵。盗仙门李师叔擅与望气,她曾起过一卦,这天绝舍利在这里是错不了的。

我本来想将两位师兄安排在南江湖司,可他们与第一师兄和五师兄一样,对衙门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于是只得让江南给二人找了一家客栈让他们住下,还特意叮嘱二人,别乱出手。

刚一出门,张幼谦派刘三斤来找我,邀我参加下午的龙舟赛。

我应成下来,便回乌衣巷喊谢君衍一起。

李婶儿道,少奶奶回来后,说身体乏的厉害,便回房休息了。

我去看谢君衍,只见她已熟睡过去,我帮她攘好被子,退了出来。

李婶儿说,最近一段时间,我见少奶奶睡得少,饭也不怎么吃,不会是害喜了吧

我说害个大头鬼。

这一点我也发现了,心说等大师兄到金陵,让她给瞧瞧脉象。要知道,大师兄入门之前,也曾是神医薛家庄的传人,水平可不是薛神医那种江湖骗子能比的。

来到秦淮河,沿河两岸人山人海,有挑花的,有卖糕点的,还有卖大力丸、狗皮膏药的。

由于上午新雨,天气并不炎热,所以今日游人甚多,还有若干顽劣童子,穿插其中,整蛊搞怪,或打翻了包子铺的幌子,或弄坏盲人算卦的八卦图,被那盲人拿着竹竿追出去三四里。

一番普天同庆,好不热闹。

张大少爷当然不会与民同乐,他包下来沿河的一处酒楼。与之同屋的,多是当地的一些商贾士绅,大多数我并不认识。张幼谦骨子里还是有商人禀赋的,时时刻刻不忘赚钱,所以结交的朋友圈又颇多,这一点,我不如他。

龙舟赛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张幼谦爱热闹,又不差钱,便花了支龙舟队,冠名为八卦周刊号,顺便给八卦周刊作了宣传。这些商贾士绅见我到来,却多不认得我,只到是被邀来一并观看龙舟赛的。张幼谦知我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也没有跟众人介绍我。我坐在靠窗的一个角落饮茶,顺便听众人聊天。

听了片刻,才知原来这些人都是前不久在生丝霸盘中被赵、王、谢三家坑苦了的中小户商贩。

这些生丝商户,多半是中小型的商户,每年成交量也不过万斤左右,其中还有部分是在外面使了钱的,前不久三家降价抛售生丝,导致生丝价格下降,导致市场恐慌,尤其是那些放利钱的,唯恐收不回本,便上门催收,导致这些商户贱价卖出,亏的血本无归。

一人道,今年市面上,价格已到了七两银子,三月前,我跟南洋蛮子签了一万斤的单子,如今就要交割了,张大人,张老板,您可得给小人做主啊。

此人是金陵城内一个生丝贩子,姓苟,名不刚。上午严监生那一出,便是他给出的条件。

张幼谦奇道,苟掌柜,既然是三月前的单子,那前不久六百文一斤时,你为何不入手

苟不刚道,我何尝不想可那几日,我家中妻儿被人威胁,若我抢购生丝,就要身首异处。这一定是三大户干的,我去官府报案,人家却以经济纠纷不受理,让我们找江湖司,这比强盗还要绝啊

我心中暗忖,前不久王谢赵三家霸盘,恐怕靠的不仅仅是银钱,还有一些江湖手段,只是做得比较隐秘,难以察觉罢了。这些商贾士绅,别看平日里衣着光鲜,骑着宝马,却喂不起上等草料,如今也是驴屎蛋上挂霜,外面光亮而已。

张幼谦道,钦差大人马上就要来金陵了,你们可以去找钦差告状啊

苟掌柜道,怎么告自古官商勾结,恐怕那钦差没进城,就被他们收买了。

我冷笑,这人只顾说话,却忘了自己也是商人。

这些商贾,唯利是图,看着虽然可怜,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可对待起那些种桑养蚕的农户,更是盘剥的要命,一点情面也不留。这也不怪他们,无奸不商,这些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天性。

王谢赵三家关系千丝万缕,而且赚钱的手段也颇多,根本没有必要做这个生丝霸盘。可是冯零感一死,三家却抱成了一团,作了霸盘,恐怕针对的对象只有一个即将到来的钦差大人。

这个屋子里的商户,三大家根本没瞧在眼中,只是无端莫名成了牺牲品。

钦差大人奉旨督查丝绸,丝绸生产需要生丝,只有控制了城内的生丝,才有资本与他谈判。众人议论纷纷,张幼谦平息众人道,我这里有两条路,不知你们选择哪个。

众人都被三大家逼得快要发疯了,一听还有两个办法,连忙洗耳恭听。

张幼谦道,第一条路,三大家不是要打价格战嘛,那大家就抱团起来,跟他们正面刚一波。不过,这就要看大家能承受多少损失了。

其实这一条路肯定行不通,这是有他们的秉性决定的。赚钱可多可少,但是赔钱,谁赔多谁赔少这一点,他们内部意见就不会同意。

果然,苟掌柜道,大家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他们指头都比我们大腿粗,我们凭什么跟他刚我,不刚

张幼谦笑了笑,又道,那就第二条路,钦差大人就要到金陵了,若有机会,我会向他引荐你们的。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必要的出血,也是有的。众人连问,出多少

张幼谦一摆手,我怎么知道

众人开始议论起来,无外乎就是你赚的多,多出点,或者是我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还是你多出点吧。

苟不刚忽然道,我想到了个人

众人忙问,谁

苟不刚道,严监生那个暴发户不是想一直进咱们圈子嘛,他贩卖盐引,那是日进斗金的生意,到时候让他出点血,我们把他弄进来,不就完美了吗

众人连忙竖起拇指,高实在是高

我心中鄙夷,一群乌合之众。

众人轻松了许多,在酒楼吃茶起来。

张幼谦来到窗外露台,道,这些人真不是省油的灯啊

我问,你怎么关心起这个来了

张幼谦道,首先,我是一个商人。我虽然弄下了八卦周刊,但在金陵始终是小打小闹,要真想在这里混起来,那三大家必须要打压,而这次生丝霸盘,也是他们给自己挖了坟墓。

此话怎讲

张幼谦道,张百万说过,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

我说,如今王家也有几个在朝廷中为官的。

张幼谦说,那能敌得过圣意嘛跟皇帝饭碗抢食儿,那还不是必死皇帝既然往江南派了钦差大臣,若换做我们张家,早就乖乖的将这部分产业拱手送出,也许还能留下脑袋吃饭。

我心中同感,怪就怪,这些年有冯零感庇护,他们赚银子赚的太容易了,而且把这块肥肉当成理所当然了。无论是小商小贩,还是三大家族,都拧不过“贪欲”这两个字啊。

倒是张家,常年在京城做生意,更了解官场规则,张幼谦能审时度势,兴许能改变金陵城格局。

咚隆,咚隆

鼓声起,龙舟赛即将开始,张幼谦道,我跟你赌十两银子,这次龙舟赛,我们八卦周刊号必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9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