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作者:三观犹在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00章 闵青天

书名: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作者:三观犹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04

宴请的地点在金陵城最豪华的醉仙楼。

倭寇之乱,大部分酒楼客栈都已停业或半停业,唯独醉仙楼这里灯火通明,作为主打高端的酒楼,这等倭乱对他们的生意影响不大,毕竟城门外有饿死鬼,城内依旧载歌载舞。

我与张幼谦到达醉仙楼,有三个人早已等在那里,上次报到我与谢君衍之事挨揍的那个采风也在其中。另外一胖一瘦,分别是八卦周刊的东家卓小伟和总编宋有德。

若说江湖媒介,创刊数十年的晓生江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向来以公正、客观标榜的晓生江湖和晓生资讯,在江湖上行量高居榜。不过近些年来,八卦周刊作为后起之秀,以有偏见性的报道、娱乐精神和花边新闻,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两个周刊个各有特色,晓生江湖的口号是“晓生资讯,不一样的江湖”,而八卦周刊的口号则是“你心中的江湖”。

从两者的标语很能看出两家的特色,晓生江湖注重引领江湖潮流,热衷于各种排名、江湖大事。

八卦周刊的主张比较特别,他们认为每个人心中的江湖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关心江湖排名,更热衷于各种狗仔新闻,对江湖采风的真实性要求并不高,去年他们曾经报道了青龙门掌门宋青平出轨一事,在江湖上引起了极具争议性的讨论。有人说他们侵犯了个人,有人说公众人物需要监督,大家各执己见,不过八卦周刊的名声却越来越响。

张幼谦的经商天赋在这席间得到了充分展示,整个席间,他谈笑风生,唯独不谈赞助之事,始终将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个叫三观犹在的采风口才不错,侃侃而谈道,如今江湖传媒界的主要矛盾,是江湖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落后的、呆板的江湖报道之间的矛盾。如今的江湖精彩纷呈,可是各种八卦报道却极度匮乏,人们的猎奇心里得不到满足,我们点,才主推花边个更真实、更有趣的江湖。比如去年,在下在青龙门卧薪尝胆三个月,才拿到了宋掌门出轨的证据,这新闻一出,一举轰动江湖。

我说你可真够拼的,有这功夫,去跟踪江浙军,报道下崇明之战,也算宣扬正能量了。

采风摇摇头,说这个苏捕头你就不懂了,群众需要花边、江湖需要八卦,我们的存在正是顺应潮流,而事实也证明,我们这一定位,给我们八卦周刊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

张幼谦端着酒杯笑道,可是我怎么听说,你们八卦周刊最近销量不好,连采风的薪水都不出来了采风说别的不敢说,我们八卦周刊的薪水,在整个行业还是佼佼者。

我指了指他偷偷塞进怀中的鸡腿,说还佼佼者呢,这一桌子菜没吃几筷子,都被你装怀里了。那采风尴尬一笑,这不是响应朝廷的光盘行动吗,你以为我还真缺这点钱啊。

张幼谦揶揄道,据我所知,最近几期的八卦周刊,你们销量不足三百份,采风薪水都不出了,听说最近你们一批采风集体辞职,被晓生江湖八卦增刊给挖了去,这个消息应该没错吧。

终于谈到正题上,东家卓小伟叹道,晓生江湖太欺负人了,实不相瞒,要不是张捕快找我,我们准备下个月就关门了。张捕头,您吊了我们一晚上胃口了,有什么吩咐,咱们直说吧。

张幼谦夹了筷子菜,慢慢咀嚼着,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的等着他话。等他吃完这口菜,这才不紧不慢说道,我准备注资白银五千两,收购你们八卦周刊的百分之九十的股份。

卓小伟筷子啪的掉在地上,什么,你做梦呢

张幼谦呵呵一笑,人若没有了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我们八卦周刊市值至少在三万两

卓当家你别急,以前你们八卦周刊值几个钱,但今非昔比,你们现在连像样的采风都没几个了。我这人呢,比较懒,实不相瞒,若你不同意这个方案,信不信我以三十两年薪把你们的采风全部挖过来另起炉灶你放心,我这人什么都缺,就不缺钱

总编宋无德眼睛放光,起身道,东家,你好

卓当家气的全身抖,你这是趁火打劫

张幼谦冷声道,资本市场是无情的。你要知道,我们江湖司准备大干一场,找到你们合作是你们幸运,没了你们八卦周刊,我们就找不到就九卦周刊,十卦周刊了同意还是拒绝,卓掌柜还是给个痛快话吧

从醉仙楼出来,我说真没想到你谈判桌上还真有一手。张幼谦嘿嘿一笑,我本以为五千两能拿到他们一半的股权就不错了,谁料到他们竟这么缺钱。苏大人,八卦周刊拿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说整顿江南武林这种事情,要细刀割肉,慢慢来。我们先从推行门派登记和年检做起,如今晓生江湖控制在我们手中,接下来的几期,我们就出通告,凡是配合我们备案和年检的门派,我们给予生意上的便利和税收上的优惠,那些财大气粗的门派可能会抵制,但中小门派能不能禁住诱惑那就难说了,只要有了突破,这事儿就好办了。

张幼谦说做生意你不如我,但是这种馊主意,你比我强多了。

我晒然道,如今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江湖司缺乏高手,你武功太差。要是能把陈清扬那小寡妇弄过来就好了,再不济,老孙头那不是成立个七扇门嘛,十三太保弄两个过来也成,我明天就给他写信。

张幼谦叫道,好歹我也留过学,是大不列癫帝国克莱登派的嫡传弟子,有毕业证的。

我呸了一声,你这毕业证是在天桥下办的吧。

张幼谦嘟囔道,这么说有意思嘛,人艰不拆啊。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那个叫三观犹在的采风靠得住嘛,我怎么觉得他疯疯癫癫的。

张幼谦说以前找他写过软文,有些才华,就是运气不好,而且有些贪财。老苏你要推行新政,找他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说要用这人,那就把钱给足了,下次吃饭我可不想看到他偷偷藏鸡腿。

诸葛烧饼安排我们江湖司负责遣返流民,次日一早,我与张幼谦便来到了金陵城外。江南和刘三斤早在门口候着,庞天德失踪之事,还没有下落,他是胡宗宪案的关键,还有两日就要开审了,如能找到他,也许能够挽救一下胡宗宪的政治前途。

上万名流民如今在金陵城外驻扎,这些流民中,松江府中人占据了七八成,其余都是周边县城百姓。倭寇攻占崇明岛时,松江知府罗有道跑路,如今松江的几个县令都被叫到了金陵城,加入了游说队伍。

这些百姓在城外成立了流民委员会,负责维持秩序,协助官府放救济,在百姓之中威信最高。我们商议要遣返他们,那就要从这些人入手。

这个组织有二十多人,以各村的村保和当地有名望的家族老者为主。

为之人叫做武三郎,太阳穴凸起,浑身横肉,一看就是习武之人,听说他本是山东人,大哥被人毒死,二哥出家,他一人流落在松江,在松江府扎根,娶妻生子。倭寇入侵之时,他正在外地,妻子失散,至今下落不明。

张幼谦之前开过粥场,与其中一些人熟稔,在他的撺掇下,我们在城外一处破庙召开了一次碰头会。

破庙之内,二十多人各执一词,纷纷表达了自己看法。这些百姓主要担心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天灾之后,粮食无法支撑到秋天,二是担心有富户兼并他们的土地,三是又到服徭役之年,如今家园百废待兴,若征调壮丁去服役,恐怕更是雪上加霜。

若不解决这三个问题,他们不同意回去。

我心说这三点问题并不是难事,都是百姓最基本的诉求,可是金陵城派了好几拨人来,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这里是金陵城,与松江府并无管辖权,所以前来谈判的人,都不敢答应他们的要求。第二,具有管辖权的江浙巡抚胡宗宪已被收押,而新任的巡抚还没有到位,无法正常履职。

这时,听到有一清癯的中年人大声道,乡亲们

这一声下去,所有人都停止了争论,望向了他。

这中年人模样清瘦,衣衫朴素,穿着草鞋,身后跟着一个书童,背着行囊。

他缓缓道:今日我代表朝廷来各位父老相亲交涉,赈灾的粮食已从其他路省开始调集,相信不用多久,就能到大家手中,壮丁每人三两米,老人、女人、小孩每人每日二两,一次性放五个月的,大家若能赶回去补秧,到时还有些收成,撑到年底不是问题。

老百姓吗,养活自己,靠的就是这一亩三分地,大家都不容易。我知道你们担心回去后,要是粮食不够,被逼贱卖土地,这点请乡亲们放心,本官会奏本朝廷,厘定土地价格,每亩地不能低于三十石的最低价格。此外,徭役之事,我会奏明朝廷,免去松江府三年徭役。

此话一出,众人小声议论,大家耗了这么久,无非就是因为这个,想不到,这个中年人,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武三郎两眼盯着那中年人,道,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那中年人道,本官闵秋叶。

我心中恍然,原来是新任接替逄大人的金陵同知闵秋叶

众人之中,忽然有人喊道,他是蜀中的闵青天闵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8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