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地生吾有意无

作者:老松子儿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615章 调兵遣将(2)

书名:天地生吾有意无 作者:老松子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9

恶来听罢,不屑地嗤笑出声,出列施礼禀道:“哼才二三十万兵力,有甚可惧大王,臣请命出城迎战,定把逆贼打的落花流水”。

帝辛未理会恶来,而是直接问费仲,“费大夫,当下,可还有能调动的兵力”。

费仲苦着一张脸,行礼回答:“回大王,能派出去的兵力,都已经派了,城西,城东,各剩有五万京畿护卫军,但四成都是东夷掠来的战俘,不好太指望的”。

早已憋着怨气的太子武庚,再也忍不住了,出列指着费仲,大声呵斥,“费仲,周贼都逼上门了,你不同仇敌忾,要么说弃城逃跑,要么净说丧气话,你居心何在莫非,你也想叛变”。

费仲装起委屈,眼中都噙上了泪花,“太子,臣,只是如实禀告,您为何要如此编排臣诛心啊大王,臣忠心耿耿,废寝忘食,天地可鉴日月可鉴,请大王明鉴”。

武庚最讨厌的,就是费仲的假模假样,接着又喷道:“你少在这惺惺作态,祸国殃民的事,你做的还少吗大商,就是因为有你这般佞臣,才落到今日这般光景”。

商纣王帝辛再已听不下去了,脸黑的跟锅底一般,对着争吵的费仲和武庚大声怒喝,“够了”。

老虎不发威,也是当不得病猫的。

听见大王的一声怒吼,费仲和武庚都立马住了嘴,不敢再言语一声,相互瞪了一眼,灰溜溜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费仲和太子武庚向来就不对付,在小舞大闹朝歌城后,关系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那是因费熙发现了,武庚与大商盟友的犬戎族世子有秘密交往,被费仲趁机给奏了一本,提示商纣王说,太子应谨慎交往,切勿中了大周的圈套,防止从内分化瓦解大商的基业。

结果,自感冤枉和委屈的武庚,被其敏感又不明所以的父王帝辛,给关在府中闭门反省,达三个月之久。

看到妲己对自己偷偷摆手,帝辛又长叹了一口气,皱着眉头,扫看了一眼重臣,目光落在低着头,闷不出声的黄飞龙身上。

“黄飞龙,你说说,城内的兵力如何”

黄飞龙忙出列,对上施礼回答,“禀大王,城内共有护卫军,三万两千人”。

“战力如何”

黄飞龙实话实说,“多年未战,战力已大不如从前”。

见大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黄飞龙鸟悄悄地归了位。

费熙自知,自己对大周做过不少无法饶恕的事,不但无法像微子启、梅伯等投靠大周,若是被大周抓到,非被活剥了不可,除了与大商共进退以外,自己和叔叔都已无退路。

费熙心里更明白,大商主力在东夷平叛,以目前现存的拼凑兵力,想赢运筹帷幄多年的大周联盟,是极其困难的事。

第一次能直接和大王对上话,费熙内心还是兴奋的,从大王的问话中,他已明显查探到,大王有主战之心。

不想大商冒灭国之险,去迎战来势汹汹的大周及盟军,费熙心里清楚,大商若被灭了,自己也会跟着完蛋,费熙眉头紧锁,脑子转的飞快,心里不但提醒了自己,要想一个能被认可的、最好是能一鸣惊人的好主意。

“想想,有什么好主意既能保全大商,又能逢迎大王的主战想法,好好想想“

在费熙想主意时,阴黑着一张脸的帝辛,又开口催促,“都说说”。

见大王又在问,费熙小眼睛滴流一转,突然福至心灵,有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见大殿内陷入一片寂静,大王脸上已出现不耐之色,费熙又出列禀道,“大王,微臣,还有事要禀”。

见官职低微的费熙又跳出来,帝辛心内很是不屑,但扫看了一圈,都深低的头,三缄其口的众大臣,没见有要发表意见的,帝辛心内很气,觉得自己养了一帮白拿俸禄的废物。

“说”

“是微臣,分析了叛军情报,能判定出,逆贼对我方可谓是了如指掌,现在,闳夭、散宜生等叛臣,就在叛军的大营里,或许在这大殿上,也有被逆周收买的人”。

见费熙如此讲话,众大臣,连同费仲都吃惊不小,但也都惴惴不安,心惊肉跳,很怕喜怒不定的大王发飙,当场自己被做了替死鬼。

看见费熙慷慨陈词,帝辛眼中划过一抹欣赏,再看战战兢兢的大臣们,心内是认同他这说法的,“孤授意你去严查,一旦查出,不论是谁杀无赦”。

费熙忙诚惶诚恐地回应,“微臣,遵旨”。

“继续说”

“是大王,叛军敢贸然前来,就是利用我主力军在东夷平叛,想出其不意,攻我方以不备,微臣以为,他们怕的是我主力军,那不如,将有限的精锐退守回朝歌城,凭借高城深堑,朝歌城定能固若金汤,只待太师帅主力大军回归,到时内外夹攻,定能将叛军一举歼灭。”

“好主意”

费熙的话音刚落,大部分的大臣就频频点头,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连帝辛都心思已有些活泛。

“大王,此主意不妥”

随着一声大喊,众人的目光都齐齐落在一张胖胖的脸上,那张脸写满精明,此人就是掌管盐政的大臣胶鬲。

帝辛开口,“胶鬲,你认为哪里不妥”。

胶鬲对帝辛施礼,“大王,朝歌城有百万众之多,加上,再调回京畿外围的护卫军,又将有二十多万,若封城,那每日将是极大的消耗,以京中储备如何能支撑到太师回归”。

见胶鬲反对,费熙忙插话,“大王,据微臣分析,纵使是百万人,坚守一个月,还是有可能的,若不行,就驱赶一些无用的老弱百姓出城,以减少物质的损耗”。

“信口开河,诡辞欺世你你真该死”

费熙的话刚落,商纣王帝辛的王叔箕子颤巍巍出列,指着费熙的鼻子开骂,“黄口小儿,你休在此胡说八道,蒙蔽圣听。驱赶老弱百姓,无疑是把他们推向死路,此一举,大王定会遭世人唾骂,以后,还有何颜面面对万千黎民如何管控国家你是想将大王至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将大商的六百年基业,推向万劫不复啊你,你你真真该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6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