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作者:殆火 | 分类:武侠 | 字数:0

85.想了想还是得当昏君

书名: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作者:殆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1

其实最初,只有那些从穷乡僻壤迁来的外来户喊着。

可渐渐地,所有人都喊了起来。

纣王继位八年,百姓们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改变,日子依然苦,也就制定万年历后,耕种方便了许多,虽然正在推广水稻与麦子种植,但也要来年才能看到成果。

可他们知道了纣王亲下战阵,与土方骑兵征战。

历来君王都没有亲自上阵的说法,哪怕成汤开国、武丁中兴,也没有亲手战将的记录,更多是指挥着将士冲上。

可偏偏纣王这么做了,甚至在骑马回到后方,可以安然无忧的时候,下了马冲入敌阵。

纣王在亲手保护朝歌,保护朝歌之中的百姓。

经过哪些略有文化的人们解释后,百姓们了解了更多事情。

明明只需要一纸盟约,就可不需冒险征战,但纣王没有。

百姓们将心比心的想了想,在没有那些调解人员的时候,两家如果有了矛盾,一家势大,另一家哪怕吃点亏,也会选择宁事息人,不把事情闹大,更没人敢大打出手。

想来纣王与土方间也是如此,可偏偏纣王不愿意宁事息人,就是不认怂,直接冒着生命危险莽了上去。

用费大夫的话来说,纣王这是为了不加负于民。

每年平白送给土方的物资由谁来出?

诸侯和纣王关系紧张,等着看笑话都来不及,还出资?

那就只能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了。

纣王勇战,以一敌百的英姿就在前一刻,这还不值得他们感激吗?

于是乎,许多人也沉浸在其中,都说着陛下圣明。

在费仲的不断撺掇下,不少人已是感慨万千。

呼声从一开始的整齐划一,变得断断续续。

又有人此起彼伏的拜下,起身之后,再拜。

殷洪被这场景震得微愣,下意识看了看身边的,殷郊,感叹道:“兄长,果然还是母后有办法啊。”

殷郊心里却是沉甸甸的,这些百姓的呼声可不正在告诉他,以后要朝着父皇这样仁君的方向而努力吗?

子受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有些感动。

难怪历代君王都喜欢百姓迎驾,这阵仗,真的很爽。

他甚至动了干脆当个明君的念头。

可不行。

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明君?上下五千年,就算把国外的都算上,明君有几个?

虽然看似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可历史上又有多少明君,到了晚年变得昏庸无能?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北击匈奴,晚年追求长生不老,迷恋各种丹药,到处求仙问药。

汉武帝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晚年听信小人谗言,因巫蛊之祸逼死皇后与太子,使朝纲不稳,遗祸无群。

唐太宗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被尊为天可汗,晚年追求享乐,刚愎自用,还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搜刮民脂。

还有例如齐桓公、梁武帝、唐玄宗、康乾、本朝太.....

这么一数,还真没一辈子能尽善尽美的人,谁还能没有黑历史?

子受很有逼数,自己肯定和历代明君比不了,退一万步讲,就算靠着臣子、运气和超前的眼光,勉强成功了,也保证不了一辈子。

成功后,肯定会膨胀的飞起来。

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古代,更是神话世界。

子受更要当个昏君。

这才是关键,当个明君,就能对抗仙人,对抗阐教,对抗原始乃至封神大劫吗?

不能啊!

还不如直接昏庸起来,换他一堆东西,当场飞升打穿世界,那就啥事都没有了。

子受定了定神,昏君,还是要当。

虽然有点小意外,可当昏君肯定比明君容易。

万寿无疆?别咒人!

嗑药原地飞升,与天地同寿,万劫不灭!

.......

御驾左右,文武百官俱是震惊。

商容错愕的看着眼前百姓,听着那参差不齐却震耳发聩的呼声。

起初,他认为,这或许.....是那费仲在背后谋划,为了讨好纣王而行的手段。

他那时还在想,宠臣果然有一套。

可后来发现,声音是真的,情绪,也是真的。

顿时,他的内心也活络起来。

陛下背盟,在贵族诸侯眼中,罪大恶极,可在百姓们眼中,并非如此。

君王背负此等恶名,文武百官肯定也讨不了好,有此机会,为什么不尽量洗白一点呢?

虽然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样的现象是好的。

商容与梅伯、箕子等人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之色。

这不仅是洗白陛下的机会,也是洗白自己的机会!

商容理清思绪,便也高呼道:“为臣者,岂为口实?臣子之责在于君,君为社稷,则臣子亦随之!”

君王为社稷付出,他们这些大臣也要为社稷付出,背盟杀人不是君王一个人的过失,锅要大家一起背。

现在百姓洗地,大家自然也是一起白。

随后与百官一同高呼道:“陛下圣明,万寿无疆!”

商容想的很好,这么一来,只要再不断推波助澜,这件事就过去了,顶多在诸侯贵族心里留个疙瘩。

车驾又行了一段时间。

突然,一个孩子仗着身材矮小,愣是钻出了人群,步子不稳,跌在驾前。

尤浑只好道:“陛下,前有...孩童,拜于道中。”

孩童?

子受虎躯一震,这跟领导视察乡镇有什么区别?

只怕下一步要献花?

献就献吧,总不能让他们一直拦着。

子受下车,理了理皇袍。

这衣服防御力不错,就是不防血,杀人的时候溅了不少。

随驾百官们纷纷行礼。

百姓们一看纣王下车,身上的皇袍还沾有血渍,犹如风吹麦浪一般,无数人垂下了头。

“陛下万寿无疆!”

这血不是假的,纣王真的为了他们,为了保护朝歌,亲上战阵。

“小儿冒犯圣驾,请陛下恕罪!”

老妇连手中的无心菜都不要了,挤出人群,将跌倒的孩童抱起,慌忙跪拜。

之前朝歌叛乱的时候,这孩子就想跟着殷破败等人勤王,今天更是为了见驾,冲出了人群。

老妇惶惶不安,稍稍抬头看了眼纣王。

看着竟有些面熟,也许大人物贵气,都长这个样子。

“无罪,无罪,可速速退去。”

子受赶紧打发了老妇,他总感觉殷郊、殷洪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之前离开朝歌的时候,明明还不是这样的!

“花,花...”被老妇抱走的孩子晃动着手里的花。

.....

求推荐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54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