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作者:殆火 | 分类:武侠 | 字数:0

66.臣有罪

书名: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作者:殆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1

崇应彪自我感觉良好。

他横行霸市、强抢民女,但他知道自己是个好臣子。

一开始,崇应彪与兄弟们完全按照纣王的吩咐,散布封禅称皇帝的事情。

可后果很严重,百姓们竟敢非议,这怎么得了?

近卫们一思量,一定是他们弄错了什么,没有领悟到陛下的真实用意。

一直到闻仲派人调查流言,李靖派人逮捕散布者,他们都没想明白。

好在自家随驾的老爹是个聪明人,崇侯虎发来密信,告知纣王深意。

语言的艺术!

先让百姓们怨声道载,再说出实情,说出事情始末!

百姓们最相信鬼神之说,而纣王又是灌江口祈雨又是凤凰山阻雨,还有龙凤呈祥凤鸣九天,这是哪门子德不配位?

近卫们开始行动,分布在每一处人多的地方,先是说出封禅称皇帝一事,引来百姓议论不满,接着,说出实情始末,完成一个大反转。

百姓们就会有一种“原来是这样”的心理。

从而忽视最开始的一些漏洞,比如以纣王如今的功绩,的确称不上功盖三皇五帝。

因为他们被后面的“真实情况”吸引了注意力,讨论的都是阻雨、龙凤等各种奇异征兆,甚至还有些游手好闲之人,想去凤凰山看看“石大夫”,好一个“是非功过自有万民评价”!

和越是不让散布流言,越是心里痒痒想议论的原理一样,人们都被数日前未曾揭露的真相镇住,甚至还有不少阴谋论出现,之前的谣言中并未阐述全部事实,一定是有心人刻意隐瞒!

这样一来,龙凤呈祥凤鸣九天的事情,就愈发可信了!

如果是假的,为何要隐瞒?!

子受有些郁闷,看这场面,声名多半要逆转。

不过,不要紧的。

“真相”与谣言形成的反差,让百姓们更加相信真相,可他还有后手。

我来陈塘关是专门背锅的啊!

水淹陈塘关一下来,天谴的锅背在身上,岂不是又是一个风评逆转?

甚至他觉得,近卫们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之后水淹陈塘关时,百姓们会更加愤怒。

因为百姓们对自己抱有期望,觉得有祥瑞,是一代明君。

可事实呢,完全相反!他们被骗了!

祥瑞他们没有看到,哪怕再怎么深信不疑,在天降洪水之下,也都会认为是对德不配位的君王进行天罚。

想到这里,子受心里舒坦不少。

连带着,手里的馒头,也吃得更香了。

说起来,这馒头还是老面馒头,比较筋道,有嚼劲,上辈子专家们曾说过不能迷信“老面”,根深蒂固的传统发面法或隐含致癌隐患,可又不是每天吃,量不够哪来什么问题。

馒头配上度数不高的酒水,还挺饱肚子,子受刚想起身,突然发现了盲点。

馒头?

朝歌都没这玩意,陈塘关怎么会有馒头?

如今最重要的农作物有三种:黍、粟、稻。

黍,亦称稷,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糜子、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粟,就是小米,也是当今最主要的主食。

不过黍和粟有个共同点,就是产量不高。

剩下的水稻产量还可以,但种植面积极少,因为最适合的种植地在江南,而商朝疆域只覆盖了江北,江南是百越部族的自留地。

虽然早在夏禹时期,大禹就大力推广过水稻种植,但始终没有成规模,没什么人重视,也就没有开发出专业的培育、管理方法。

至于这麦子....

麦子作为馒头的原材料,虽然在五谷之列,但在目前这个时代,比水稻更冷门。

因为现在人们的脑洞开的不够大,加工手段有限,麦子虽然产量更高,但吃麦粒还不如吃粟米,所以没人想到研磨成粉后做成馒头、面条之类足以果腹的食物。

馒头的出现,大概提前了一千年。

子受看向李靖,拿着仅剩的一个馒头问:“这馒头是谁人所创?”

李靖听到发问,有些不好意思:“此乃臣之妻所发明,没有取名字,陛下以馒头为名,倒是颇为贴切。”

子受有些兴趣,追问道:“此物如何发明而来?”

李靖道:“臣受友人之托,开辟一方田地种植麦子,这麦子产量颇高,但可食用的麦粒部分不多,多出来的大量麦皮,也只能喂养牲畜。”

“府中不知该如何处理收割下的麦粒,陈塘关又距朝歌甚远,想询问友人,却又怕麦粒坏掉,便研磨成粉加以保存。”

“恰逢小儿哪吒搅乱江水,臣添为一关总兵,想祭祀先祖保佑民生,又到陛下提出的简祭祀,不欲劳民伤财,这时臣之妻便提出,将此前的麦粉和成泥状,捏成....如小儿发髻一般的形状,然后蒸熟,代替祭品,以陈过错。”

“机缘巧合之下,就形成了这馒头,小儿哪吒贪吃,偷取祭品吃了一个,发现味道极好,而且果腹,我等便又蒸了新馒头,试着吃了些,所言不虚,的确是极好的主食,臣已经在大力推广麦子种植,并亲自管理记录,来年定能丰收。”

李靖倒是个能人。

子受觉得无所谓,反正和自己无关,人们能吃饱,感谢的肯定也是李靖。

反而还会因为吃太饱闲得慌,更喜欢听些市井谣言,骂人的力气肯定也大得多,没事就骂骂昏君。

这是好事。

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不为生计发愁,不就会诞生一堆键盘侠吗?

而天下间最具话题性的,一定是作为大商之主的自己,自己就是挨骂的中心,昏庸值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子受提议道:“李卿家,带朕往田间一观。”

李靖拱手。

他们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的走了。

田间,是一片片的麦田,麦田里的庄稼,长势不错,百姓们挖了许多的沟渠,对田地进行灌溉,还有些水田,里头种植的是稻子。

稻子应该也是李靖的友人相托所种,陈塘关近海,附近有不少河流,是个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子受下意识的走入田埂之中,弯下腰,摸了摸这矮小却粗壮的麦秆。

不错,人们能不能吃饱关乎着键盘侠能不能量产、昏庸值能不能大批量获取,看起来在经历水淹,百姓将自己当做昏君后,不愁吃喝的陈塘关将成为一个稳定的昏庸值产出地。

子受心情好,朝李靖招招手,夸赞道:“李卿家有大功.....”

李靖是个能人,可陈塘关已经是边界,不能再偏,他只打算口头夸几句,有功不赏,这就是他的为君之道。

可话还没说完,李靖匆匆拱手,单膝跪地。

“臣有罪,不敢贪陛下之功!”

.....

求推荐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1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