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作者:殆火 | 分类:武侠 | 字数:0

50.至北方,筑长城

书名: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作者:殆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1

杨任搬出武丁,事情就变得很严峻了。

武丁文治武功,但并非没有污点。

人牲从盘庚时期规模扩大,而武丁继位后,来到巅峰。

商朝总计1.3万的人殉人牲,百分之七十五都发生在“武丁盛世”。

因为武丁战功煊赫,开疆扩土,驱鬼方赶土方,而所捉来的战俘绝大多数都杀了作为人牲。

哪怕有一技之长的羌方战俘,被转化为奴隶去养马的也只是少数,基本全是杀了祭祀上天,每次三人、五十人、三四百人不等。

被祭祀的人身上还带着箭伤刀伤,意思是祭祀上天的时候,让上天看看自己的丰功伟绩。

杨任的意思就是,雄才大略的先王武丁都用战俘祭天,作为其继任者的大王您,也应该效仿先贤。

我效仿你个锤子。

人为祭牲,与牛羊犬豕同用,这是哪个现代人能接受的事?

要只是人殉,还有辩解的余地,毕竟有的忠奴就想给主人殉葬,如果子受问尤浑愿不愿意给自己殉葬,尤浑肯定说愿意,好歹人殉殉死的对象,是存在的。

可人牲呢?祭天用的,你拿活生生的人命去祭虚无缥缈的东西?

就算封神里有神有仙,如果这些神仙愿意接受人命的祭祀,那这个世界也算是完了,都他妈邪神啊!

良久,子受平静道:“先祖武丁时期,据记载用人牲计数者有5418次、不计数有247次;先祖祖庚到文丁时期,用人牲计数者有1950次、不计数有189次;至先父帝乙时期,用人牲计数者仅有75人、不计数有29次。”

“自孤继位八年以来,人牲数为零,今日杨大夫欲开先河否?”

没什么大道理,纯粹罗列数据。

我大商的确有过人牲陋习,但在一代又一代君王的努力下,正在慢慢减少。

冰冷冷的数据一出,杨任说不出话。

他搬出武丁就是要纣王效仿先祖,以人牲祭天,以安诸侯贵族之心,可历代君王都在减少人牲,那么废除人牲,不才是老祖宗们所希望的吗?

子受又道:“孤闻楚之南百越中有一部族,为啖人之族,其族长子诞生,则充作人牲,解而食之,谓之宜弟,杨大夫可知?”

杨任讷讷道:“百越乃化外蛮夷....”

他话还没说完,子受就打断道:“孤又闻东海有一大妖,喜食人,村民为避免灾祸,每逢月圆便选出人牲,以祭大妖,杨大夫可知?”

妖族与人族最大的矛盾,在于有的妖族会吃人。

有道真修会被人推崇,在于他们能除妖,而妖怪吃人。

人牲这一行为,不就相当于将人类作为食物送给上天来吃吗?

杨任支支吾吾,他总不能说上天和妖怪一样需要人牲来食用祭祀吧?

纣王如此坚定,人牲肯定是不行了,但退一步,按照夏招所说,当做人殉也能缓和些许与诸侯贵族间的矛盾,于是他道:“今次平乱,俘虏万余,随时都会暴动,城中将士难以镇压,粮草亦不足供养。”

杨任倒想看看纣王有什么办法,如此大规模的俘虏,不杀掉根本处理不了。

子受终于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送至北方,以筑长城。”

对付俘虏就让他们去劳改嘛!

修长城虽是利国利民的千古大业,但这个时候没人知道!

而且这种大工程劳民伤财耗费国力,大秦都因此不得人心,导致暴乱频生,第一个提出修长城的君王肯定被骂死。

当然,子受得减少暴乱因素,万一不小心出来几个憨货喊着大周兴,姬昌王,就很麻烦了,必须维持一个界限,让人们觉得自己是昏君,却又不至于造反起事,骂归骂,别打架。

修到一半还可以派个孟姜女去哭一哭,演场戏,人们最喜欢听这种故事。

子受觉得自己的计划很完美,往劳民伤财的事情上做,即使后期会变成人皆称道的好事,经过好几个结算期肯定也累计了不少昏庸值,要知道秦始皇只是将长城连在一起,都花了十几年。

殿下有人发问:“敢问大王,长城为何物?”

子受解释道:“先祖武丁征朔方驱鬼方,威加四海,曾为抵御羌方、土方的骑兵,在边疆修建土台堡垒,长城便是将这些土台、堡垒连成一片,铸为城墙,从此蛮夷不得南下,保我大商边境安宁。”

追着苏护回朝的闻仲思考一会儿,似乎明白了什么,眼前一亮,道:“大王圣明,恕臣等愚钝,还请大王细细道来。”

听着大王圣明,子受心里没来由一阵抗拒,不过这都是暂时的,等长城开始修了,你们就知道这玩意有多伤国力了!

子受一一道来,必须先给大臣们讲明修长城的好处,他们才会同意,政策才能施行下去,除了修建长城的民夫俘虏,还得有不少军队护卫才行。

一切都要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矛盾说起,天灾人祸让牛羊减产,鬼方、土方这种游牧民族就会突发奇想,南下抢一把。

由于有马,人人擅长骑术,抢完后带着财物跑回草原,而作为农耕民族的大商,则面临着打不着的憋屈。

这就是骑兵和步兵的差距,也是后世为何人们看到的更多是有马骑兵的原因。

因为有马就是牛逼。

有着这样不可化解的矛盾,长城应运而生。

你们有马很牛逼?

我让你的马过不来了不就完了!

沙场宿将鲁雄欣喜道:“大王圣明,此乃一劳永逸之妙计!若是在蛮夷必经之路上修建土墙,并此前设立的烽火台传讯,我大商再无边患!”

此言一出,武将们赞不绝口,大王神机妙算,烽火台不仅仅是为了引诱叛贼造反,更是为了建造长城以绝边患所做的准备工作!

参与平叛工作的徐盖忽然想到一件事,问道:“依大王所言,只在必经之路上修建土墙便可御敌于外,可为何崇山峻岭之中,也要修筑长城?”

朝臣们也纷纷想到这点,对啊,土方、鬼方的骑兵又上不了山,在山上修城墙白费钱粮,根本没啥用!

“此言差矣。”子受笑眯眯道,如果只是在关键地方修长城,消耗不了多少人力物力,自己又怎么可能挨骂?

平地上的长城只是长城1.0。

在崇山峻岭上修长城,才是长城2.0,也是秦始皇修长城惹得百姓怨言的地方。

.....

求推荐票,求凌晨十二点之后再打赏。

感谢BPM37093M的万赏,后台没显示,本以为今天能咸鱼一天....

现在累计70900赏,也就是说,还得加两更,明天开始还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7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