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清末的法师

作者:黄文才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119章 精忠报国

书名:清末的法师 作者:黄文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54

赵灵均是赵传薪的种,所以不能抹去她身上的中国风俗烙印。

往年,赵传薪都回一趟荷兰带她过年,尽管整个努尔登堡就爷俩过年,威廉明娜跟着玩票。

今年,赵灵均却能来胪滨府过年。

中午,赵灵均去姚冰家吃饭。

她盘腿坐在炕桌前,面前酒盅里盛着本杰明给她配置的复合补剂,姚冰他爷他爹酒盅里却是烧锅。

赵灵均端起酒盅:“伯,爷,咱爷们走一个。”

姚星远嘴快咧到耳后根,其余人也是乐不可支。

一盅下肚,姚星远他们龇牙咧嘴,赵灵均也龇牙咧嘴。

“嘶……哈……”

赵灵均放下酒盅,忽然想起什么,伸手入怀:“对了,大过年的,我上门是带了礼物的。”

就见她从怀里掏出了一瓶酒,两瓶酒……

咋掏出来的?

六瓶酒后,还有奶酪:“我们荷兰,除了风车国以外,还有个绰号,叫奶酪王国。这种奶酪,水分极少,产自艾丹姆,在中世纪时是沙林马格宫廷专享贡品。”

“呦,那我们也享受了一把皇族的美食。”

小小的人儿,唇红齿白,像是个瓷娃娃,却有一股子关外人的豪迈。

谁能不喜欢呢?

吃完饭,赵灵均又去姚佳、张寿增和五翼总管那去窜门,央求她爹带她走遍呼伦贝尔草原。

大年初一,胪滨府剧院开场。

赵传薪带家人去听了一场音乐会。

小灵娥登台,唱了一首赵传薪抄袭来的草原歌,那腔,那嗓,唱的在场听众起一身鸡皮疙瘩。

姚冰的小伙伴库德里亚士也登台演唱。

他唱的是赵传薪给《孔二的愤怒》作的片尾曲。

他本就是原唱之一,负责唱和声部分。

只不过,他这次唱的是英文版。

别看他年纪小,却唱的纯净梦幻,声音像是从林间小涧流淌出来一样缥缈空灵,博得一片喝彩。

他是李叔同嫡传弟子。

毛子的艺术天赋的确了得!

听完音乐会回家,刘宝贵打来电话:“传薪,明天回来,收音机电台采访。”

晶体管收音机大卖,信号塔从关外一直建到关内京城附近。

看见鹿岗镇电台办的如火如荼,姚佳也正筹办电台,胪滨府比鹿岗镇更有优势,这里有歌曲、歌剧、京剧,以及众多创作者和歌手。

赵传薪答应刘宝贵,只有两次机会,这是最后一次。

“行,明天我过去。”

……

袁慰亭三天两头能在报纸上看到赵传薪内涵他。

除了直呼其名外,该说的都说了。

胪滨府又拍了个电影,电影热映,内容和名字都在骂他与各处军阀。

袁慰亭一合计,你赵传薪能巴巴,无非靠报纸当你喉舌。

干脆,他颁布了《报纸条例》法,开始限制言论自由。

各大报纸,让你们说,你们才能说。不允许说的,都乖乖闭嘴,否则别怪府衙查封。

各处军阀纷纷响应。

谁愿意背负骂名呢?

《互联网公报》和《鹿岗镇期刊》胆大包天,认为有背景有后台,不管不顾继续刊印相关内容,销量一度猛增。

袁慰亭得知此事,便与左膀右臂商量。

然后一道命令下达诸省。

胆敢贩卖这两份报纸的报亭和书店以及其余场所,一概封禁。

连报童都不允许贩卖这两种报纸,否则免不了一顿鞭子。

管不了你报纸,还管不了别的?

两份报纸没辙,只能收敛。

袁慰亭这才过了个消停年。

此时,袁手底下头号舔狗——段芝贵,遣人送来了收音机。

“这可是时髦货,每天定时收听,有唱歌的,有说评书的,有唱戏的,还有说话剧的……”

袁慰亭打开一听,果然如此。

里面女人夹着嗓子唱的靡靡之音,让袁慰亭想入非非。

他本就是个好色的货。

听这动静,想来那小模样不会差了。

袁慰亭很喜欢。

初二这天,袁慰亭照例打开收音机。

电台每天早上五点半到七点之间开播,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晚上五点到晚十点,一共播三场。

最精彩的是第三场。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牛糊涂。”

“大家好,我是陈空空。”

主持人也是有艺名的。

“今天,我们给大家请来了胪滨府都督赵传薪。”

“特邀嘉宾来自于民间各界,实业代表牛翰章牛先生,学术界代表章炳麟章先生,歌唱家瑞秋·克维斯女士。”

袁慰亭一愣,忙叫人进来:“章太炎不是正处于监禁中?如何能到关外?”

手下茫然,表示一定去查清楚。

袁慰亭冷冷道:“快去查。”

然后继续听。

就听赵传薪声音响起:“瑞秋,过年好,许久未见,依然风华绝代。”

瑞秋·克维斯用已经熟练的汉语回道:“赵,我看你也是风韵犹存。”

收音机里传出一片笑声。

赵传薪又说:“太炎先生,你好。”

“你好,赵都督。”

“翰章。”

“叔父。”

收音机传来一阵惊呼。

显然大家没料到,牛翰章会管赵传薪叫叔父。

这是电台特色,每一场播报,现场都是有听众的。

时而笑,时而惊叹,时而破口大骂,给广播渲染气氛。

此时,袁慰亭已经能确定,声音的确是章炳麟的声音。

就听主持人陈空空说:“听说京师方面传出消息,即将颁布《褒扬条例》,且命春秋两丁为祀孔日。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我……”章炳麟刚要开口。

赵传薪直接打断他:“今天是大年初二,不谈政事,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便由我来说说看法。”

他继续道:“《褒扬条例》,其宗旨最好为是褒扬为国为民立功立德立言、或驱逐列强之士所设。激励当世,垂之史册,昭示来兹!若是为维护纲常名教所设。啊……tui!我焯他妈的,谁这么干谁生儿子没皮燕子!”

一片哗然。

章炳麟都惊呆了。

章炳麟,字太炎。

他本来被袁慰亭囚禁,刘宝贵为了广播和各类学术会议,已经丧心病狂到派人偷偷将章炳麟“偷”出来的地步。

袁慰亭至今不知。

章炳麟不但敢骂袁慰亭,还骂孙公武,说他们是一丘之貉。

可毕竟没有赵传薪这般直白,这般粗俗。

比起赵传薪,他那根本不算是骂人。

而京城的袁慰亭,则浑身打颤。

他可不就是准备为维护纲常名教而颁布《褒扬条例》么?

章太炎又要开口:“我……”

却再次被赵传薪打断:“还有,关于祀孔。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思想和文化最辉煌灿烂而群星闪烁的时代。最显赫的,是儒、墨、道、法、兵。现在的儒家,和那时候的根本就是两回事,从汉朝就变味了,成了帝王统治百姓的愚民工具。”

现场再次惊呼。

太敢说了。

章炳麟对儒家态度前后不一。

此时,他是批儒悍将。

当他老了,又转变观念。

许多人不了解这是为何。

其实很正常,与思想深度与人生阅历有关。

所以,赵传薪一开口,章炳麟就忍不住要说几句。

牛糊涂好奇问:“赵都督何出此言?”

章炳麟刚要开口,赵传薪再次将他打断:“我不是一味反对儒学,我是反对滥用儒学和愚民的那批人。每个学说都有错误,也都有道理。可现在有一小撮人,天天跟你念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们知道这是为啥么?这是因为浮渣泛起,这一小撮人还做皇帝梦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面,还有齐景公的一句话——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如果统治者无能,不义,那百姓就该将他推翻。当有人跟你们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候,你们切记,脑子里一定要浮出后面一句话。如果上位者做的不好,彼其娘之,干翻他!”

现场鸦雀无声。

章炳麟瞠目结舌。

牛翰章竟无语。

两个主持人无言以对。

只有瑞秋·克维斯,看着赵传薪眼睛都快拉丝儿了。

陈空空小心翼翼的问:“赵都督,我能说一句犯忌讳的话么?”

“焯,都二十世纪十年代了,你竟然还整忌讳不忌讳那一套?有话就说。”

陈空空讪笑:“赵都督也是……额……管理者。你这么说,难道不担心……”

赵传薪嗤之以鼻:“心虚而自卑的人才敏感担心,老子堂堂正正怕什么?泰坦尼克号知道吧?”

“知道。”

“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了,你认为和开船的有关系,还是跟乘客有关系?”

“开船的。”

“如果冰山上有金子有权力,开船的想冒着撞冰山风险靠过去,乘客将开船的推翻,换个开船的,你说乘客有错么?”

“额……没错!”

听众笑了起来。

而京城的袁慰亭,已是冷汗涔涔了!

他心里活动是这样的:彼其娘之赵传薪,你损人不利己……

赵传薪赶忙说:“好了好了,不说政事,说说别的。”

他不让章炳麟等人开口,并非表达欲过剩,只是因为这些事容易恶了袁慰亭,赵传薪不想他们因为今天言论招致杀身之祸。

其实是在保护他们。

赵传薪本人是不怕的。

牛糊涂苦恼的扒拉写好的稿子。

真是胡闹。

这一下算是打乱节奏了,好在节目效果不错。

他们平时就是根据现场听众反应,来揣摩节目效果的。

牛糊涂十多秒都没说话,他和陈空空脑门见汗。

牛糊涂终究不算糊涂,他眼睛一亮,不再照本宣科:“赵都督,你说古之经典,都有对有错。那你认为,《道德经》有错么?”

这下章炳麟反而不开口了。

他有点气恼赵传薪不让他说话。

牛翰章想表达,可对此一知半解。

瑞秋·克维斯全程当听众,只顾着偷瞄赵传薪了。

赵传薪喝了一口水,并不慌张:“在下对哲学认知很浅薄。但现在的传世版《道德经》的确有错。”

这下,全场响起嗡嗡地讨论声。

许多坐在收音机前的听众已经开始骂骂咧咧。

《道德经》在许多人心中那就是完美无瑕的。

赵传薪继续说:“我说了,传世版《道德经》有错。我认为那不是老子的原文,同样是后世统治者篡改的内容。”

牛糊涂和陈空空擦了擦额头冷汗:“愿闻其详。”

“《道德经》五千言,只字片语的错漏便谬以千里。道可道非常道,我认为应当是道可道非恒道。‘执古之道’,应当是‘执今之道’。‘大器晚成’,应当是‘大器免成’。‘道隐无名’,应当是‘道褒无名’……”

赵传薪所言,其实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和传世版《道德经》之间的差别。

如果从《庄子》来看,帛书版才是真正的《道德经》,两者一脉相承。

而传世版,多有和《庄子》相悖之处。

赵传薪读过两个版本何止一遍?

近年来,更是因为无聊经常读传世版。

他详细的解释了这些差别,因为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还没出土,他只能旁征博引,根据《庄子》和他的理解来佐证。

章炳麟这次是真的服了。

他原本以为,赵传薪只是卖弄浅薄的学问而已。

没料到,赵传薪是真有点东西。

他劝说:“赵都督,今作此论,假设犹可,却不可断言。”

这种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大家读了几百上千年,你现在说是错的?

赵传薪笑了笑。

他脸上有几堵墙:“别紧张,太炎先生,我怎么会自己瞎猜呢?我是在某本古籍上看到过,记了下来而已,本来想要据为己有,但在你这种学问家面前,好像不大可行。”

全场爆笑。

这便是赵传薪,他或许是真小人,但绝非伪君子。

虚伪竟能不惹人反感!

章炳麟先是哈哈一笑,觉得很受用。

赵传薪是众多军阀中,最不令人反感的一个,更比袁慰亭顺眼多了。

之前赵传薪阻拦他开口的不快,也瞬间烟消云散。

旋即他瞪大眼睛:“快说,那本古籍现在何处?”

“额……不知道,忘了。”

章炳麟还要再问,瑞秋·克维斯插嘴:“赵,你上一部电影的片尾曲,为什么没找我来演唱?”

章炳麟只好按捺住。

赵传薪说:“因为我需要双重唱的效果,你的声音太激昂,那首歌要的是空灵效果,所以不太适合。”

牛翰章看出来赵传薪不想让他们讨论政事,而对学问一道他又不感兴趣。

于是干脆就娱乐这方面展开:“叔父,你的才华出众,今日又是过年,能否当众作一首曲子并演唱?”

下面观众开始起哄。

赵传薪从不怯场。

他想了想说:“可以。”

掌声响起。

“赵某不喜欢窝里横,只想抵御外敌。如今列强环伺,民之敌忾,犹甚鞑虏。若想不为日、欧、美之陪隶,须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便拿早些年所作《精忠报国》,献给诸位。”

“咳咳……”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赵传薪清唱,但气势十足。

这一唱,众人但觉触不及防而皮肤起栗。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赵传薪近年来所为,不正是如此么?

别人窝里横的时候,他都没有参与,只是一心抵御外敌,收复国土。当国人受委屈,清廷怂,新朝怂,唯独赵传薪没怂。

他是这片土地的底气。

陈空空和牛糊涂听的两眼泪汪汪,哽咽道:“我似乎明白了,赵都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一首歌,将今晚上的广播推到了高潮。

大年初三,整个北方大街小巷,到处是哼哼《精忠报国》的。

报纸刊登了今晚上的广播,刊登《精忠报国》的歌词。

有报纸称:赵传薪乃国之胆气!

无形中,给收音机打了一波广告。

赵传薪这么多年的投资,一经回报,气势如虹,来势汹汹。

飞利浦公司见状,已经开始商议计划明年在荷兰建信号塔,卖收音机,继而散播欧美。

京城,袁慰亭发现章炳麟不见了,当即怒火中烧,认为赵传薪这是在挑衅。

他囚禁章炳麟,而章炳麟出现在鹿岗镇,自然是鹿岗镇的人将他劫走。

但又拿赵传薪没办法。

不说赵传薪自己的能耐,单说鹿岗镇和胪滨府的军队,如今都成了气候。

如果真的要打,还有大量预备队可用。

胪滨府和鹿岗镇百姓日子过的好,天灾人祸处置的极为妥当,如果真打,万众一心,绝对够北洋军喝一壶的。

年初四,赵传薪回港岛。

三岁的赵颂真,穿着袄子,戴着一顶向日葵帽,被赵传薪和古丽扎尔一左一右走在熙攘街头。

“爹,娘让我读书,我不想读书。”

赵传薪大手一挥:“不读,等你啥时候想读再读。咱现在就是个玩。”

古丽扎尔:“……”

你认真的吗?

赵颂真大喜。

古丽扎尔说:“不读书,会叫人笑话的。”

“别人看你不读书还有花不完的钱,根本不会笑话你,只会嫉妒的眼珠子通红。”

“这……”

好有道理的样子。

古丽扎尔企图拉扯一下:“可不读书,会败光了家财。”

“挣那么多钱,不败要什么时候才能花完呢?真是伤脑筋。败吧,使劲败。”

“……”

古丽扎尔的话,倒是提醒了赵传薪。

几个子女一天一个样,竹笋似的蹭蹭长个。

赵传薪似乎该为他们成立个基金什么的。

万一哪天他遭遇不测,也能传承有序,不会因此而产生矛盾,即便有矛盾亦有调和余地。

于是,晚上的时候,他将这件事告诉了弗莱迪·帕维特。

弗莱迪·帕维特表示他会跟托马斯·W·劳森沟通一下。

初五,赵传薪准备去寻白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5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