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清末的法师

作者:黄文才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278章 弥留之际赵传薪

书名:清末的法师 作者:黄文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54

看副官眼睛都红了,上原勇作怒气渐消,沉声道:“那残兵呢?我们的火炮呢?”

“火炮,被战神小队缴获了。残兵和援军在古路基岭外面,没有轻举妄动,等待您的指令。”

听闻火炮都没了,上原勇作的额头青筋跳了跳。

他长叹一声:“如果连夜进攻,或许我们还有机会。那时候的赵传薪和战神小队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的援兵虽然赶路,但比起他们算体力充沛了,说不准能一鼓而下。现在,没机会了。将军队召回来吧,我亲自向长谷川司令谢罪……”

全大韩的百姓,都在盯着战神小队和日军的消息。

这种事瞒不住的。

第三天,报纸带着战神小队的消息,传遍汉城。

此时韩国分三级行政区划分,分别是城、郡和面。

这些报纸,从汉城,向周边的郡县慢慢扩散。

朴泽虎此时正喝着早茶,拿着报纸看时事。

《大韩每日申报》称:美国驻韩公使威廉·卡洛·威尔赴莲花寺游历,恰逢战神小队与日军于山间战斗。美公使目睹了战斗过程,赵传薪一人力战五百日军,后战神小队加入白刃战。战况惨烈,死伤无数,现场令人不忍直视。日军终不敌败退。美公使言,日俄战争,沙俄士兵患上恐日症。今有日军,复患恐赵症。又言,这场战斗中,古路基岭绞肉机之名,或可传赵传薪其武勇之威……

朴泽虎被茶水呛到,连着咳嗽了好久。

一人力战五百日军?

日本患上了“恐赵症”?

古路基岭绞肉机?

这美国驻韩公使可真他妈敢说啊。

其实威廉·卡洛·威尔,一方面是在吹嘘。

他目睹个屁的战斗,这不过是在被采访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勇气,胡乱编造的而已。

美国佬喜欢这个调调,他们喜欢吹那种能彰显男子汉气概的牛逼。

至于日军的人数,是他听说日军连先头部队和后续援兵的总数,推敲后再加一点点夸张的修饰,得来的数目。

说白了也是在吹牛逼。

吹牛逼的同时,也在埋汰日本人。

朴泽虎虽然不敢信报纸上的数字,但至少知道,这场战斗是战神小队胜利了。

放下报纸,他神色欣慰,觉得那十万块日元没有白花。

至少不像之前的投资,打了水漂,还没翻起多大的浪花。

越想越激动,他不由得起身来回踱步。

“这赵传薪果然有些手段。不知道他做生意的能耐,占了他打仗本事的几成?我要不要听信他的话?”

庆运宫,李熙在办公室接待了气势汹汹而来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进门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色严肃的说:“太皇帝陛下,我熟知宫中与暴徒之间的联系,我手里有宫中给暴徒提供资金的证据。”

李熙脸色微微变幻。

他被逼着退位后,本来想称“太上皇帝”,企图继续暗中掌控大权。

然而,这一点遭到了伊藤博文的拒绝,直接让他称“太皇帝”。

在细节上,伊藤博文拿捏的死死的。

李熙最近联系不上赵传薪和朴升烈了,于是就派人暗中联络民间的义兵活动,悄悄提供抗日资金。

他死鸭子嘴硬:“朕并没有。”

伊藤博文冷笑:“不但如此,我还熟知太皇帝与上海、浦潮等地的大韩人,多有密使密电往来。”

浦潮即海参崴。

这下李熙坐不住了。

如果前面只是出言诈他,后面的话叫他无法反驳。

可日本人怎么会知道?

难道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太监和侍卫,也被日本人买通了?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伊藤博文在秘密监控大韩皇宫的电报。

他无论发了什么电报,肯定会立即出现在伊藤博文的案头上。

但李熙不懂这种高科技技术的猫腻。

“你……”李熙惶恐,但依然嘴硬:“我没有!”

辩解的十分苍白。

“呵呵,太皇帝陛下,为确保太皇帝的安全,不受暴徒侵害,我们日本警务顾问将替代庆运宫的警卫指挥权。今后皇宫要实行‘门鉴’制度,肃清宫禁,无统监府颁发的门票者不得进宫。”

我曹,李熙脑袋“嗡”的一声。

血涌上头。

伊藤博文这是要断了他和宫外反日势力的联系,使得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那他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这时候,伊藤博文的秘书森泰二郎匆匆进来,在伊藤博文的耳边说了几句。

伊藤博文豁然起身,转头深深看了李熙一眼,然后转头就走。

李熙很想知道,森泰二郎和伊藤博文说了些什么。

百爪挠心,急不可待。

等伊藤博文离开,小太监送来了今天的报纸。

李熙赶忙拿起,心急火燎的想看看出了什么事。

他看到了赵传薪和战神小队在古路基岭大败日本人的新闻,登时激动的起身:“好啊,朕便知,这赵传薪不会让朕失望!伊藤博文想来是收到了日军溃败的消息,才急于离开的。”

他越看越高兴,脸色潮红起来。

小太监在旁边劝慰:“陛下,要保重龙体啊,不可过于激动。”

李熙又翻了翻后面的几份报纸。

这其中也不乏日本人的喉舌。

比如亲日派“一进会”的《国民新闻》,上面则完全是另一副口吻:近来有暴徒赵传薪,率领暴徒队伍,与日军于古路基岭展开激战。暴徒队伍死伤惨重,赵传薪身负重伤,已在弥留之际。日军战术撤退,以待时机卷土重来,一举打下暴徒队伍。大势所趋,任何人敢阻拦都如螳臂当车。赵传薪覆灭在即……

李熙鼻翼吸张,就像后世某些人看到网上与自己反阵营者的评论后的反应,简直一模一样。

“岂有此理,竟然罔顾事实,颠倒黑白……”

可看着看着,他想到了什么,对小太监说:“快,趁着伊藤博文焦头烂额之际,赶忙派人出宫,将《国民新闻》颠倒黑白的消息传出去。”

他生怕这种报道,真的会影响民众,恨不得亲身上阵游街演讲。

等小太监到了门口,李熙又赶忙将他叫住:“等等,另外找人,想办法联系上赵传薪,就说日本人想要将我圈禁起来……”

……

此时,处于“弥留之际”的赵传薪在青龙殿,席地而坐,面前摆了一堆堆的枪和零散的子弹。

经那夜消耗,他需要重新填充自己的弹药库。

宁安在旁边跪坐,纤细苍白的手指,一下一下的往弹夹里塞子弹。虽然慢,但活干的还挺精细。

宁安忽然壮着胆子开口问:“赵先生,你杀过多少人?”

“我没杀过人,我见了血就晕,我这就普通人家的孩子。”

“……”宁安没见过把谎言说的如此顺畅的人。“赵先生,你杀人时候会害怕吗?”

“我害怕,怕的要死,都是闭着眼睛扣扳机。”

“……”

李秀吉进了大殿,手提肩担的带回来一些食材。

他进来兴冲冲的道:“赵先生,朴队长他们已经把炮和枪支弹药运到了水原。京畿道上,不但有大韩商人百姓掩护,还有一些旗商竟然倒向了我们,大有可为啊。”

那天,赵传薪派人出去侦查,发现日军没胆子继续攻打古路基岭了。

他便让朴升烈带着缴获的山炮野炮,又分给他们从武器库顺来的枪支弹药,叫了战神岛的大部队一路向南,进山寻找根据地。

赵传薪一点都不意外:“日军根本没法掌控整个大韩,商贾之流都是见利忘义的,有奶便是娘。先做恶人,再给点甜头,比当好人偶尔为恶效果要强。蓝田不是说了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现在就是那些日本旗商的佛。”

刚迈进青龙殿的蓝田好悬一个跟头摔倒。

又被拿出来当反面教材了。

李秀吉又道:“还有件事。先生不是让人打探李完用的消息了吗?伱肯定猜不到,这个狗贼,他儿子羞愤自杀后,他竟然恬不知耻的和自己的儿媳任氏通奸。”

殿内的人,一下子就不困了。

一个个竖起耳朵,等李秀吉的下文。

赵传薪单手持一把马牌撸子咔嚓咔嚓压了两下。

他眼睛铮亮:“你见过那任氏吗?长得咋样?”

没想到赵传薪的注意力在任氏的长相上。

李秀吉错愕道:“这个,是你的那些小娃情报队发现的,我没有看见任氏长什么样。”

“小寡妇,这个身份有光环加成啊。要是再风骚些,啧啧……”

赵传薪啧啧有声。

“额……还有就是,李完用似乎准备带他寡媳任氏,去阴城郡的温阳温泉做疗养,顺便避避风头,因为汉城百姓最近对卖国贼很不友好。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赵传薪明白,他说的是刺杀李完用的事。

“弄李完用,竟然还需要机会?”赵传薪不屑道:“还把他当个腕儿了咋地?”

他受伤了,之所以还在莲花寺,是因为一旦走动,伤口太疼了。

所以他没跟着战神小队大部队一起行动。

赵传薪见蓝田和新智也都来了,就朝他们招手:“都过来干活,帮我填弹药。”

美中不足的是马克沁的弹药全都消耗没了。

大韩的经济命脉被日本人掌控,不像清廷那样有很多买办,可以明目张胆的置办军火。

这也是为何大韩的义兵,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

国内的一些盐枭马贼,只要有钱就可以扩充人马。

如果没有赵传薪,很多大韩的爱国人士要跑到清廷的疆域内活动。

赵传薪见李秀吉忽然情绪有些低落,问他:“咋地了,是不是想媳妇了?”

李秀吉立即尴尬,支支吾吾不肯回答。

赵传薪乐呵呵道:“我听朴升烈说了你和你媳妇的事儿。你真是太年轻,知道吗,被甩是好事。”

这是赵传薪经历那个被各种信息狂轰滥炸的时代,有了几段各种崩三观的感情后,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

想要不失望,那就永远别抱有希望。

这时候还没有“被甩”和“劈腿”这类的词儿。

李秀吉觉得“被甩”这二字可真是传神。

所以他情绪更低落了。

赵传薪拍拍他肩膀,顺便按着他肩膀,挣扎着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说:“男女之间,就头两年图个新鲜感。后面爱情就成了亲情。她甩你,你也不要舞刀弄枪的吓唬人家。大不了离婚,再换个新鲜的呗?你看那李完用,多会玩?”

李秀吉听得麻麻的。

这三观,他闻所未闻。

“这个,我不敢苟同。”

“没事,苟且时间长了,就认同了。”

旁边蓝田“嗤”的笑出声来。

见众人都看向他,他赶忙闭嘴,板起脸变得一本正经。

赵传薪对蓝田说:“你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朋友。那位老哥如今在日本留学,好像天天忙着唱洋戏,还玩反串扮娘们。你们这些秃驴,不乖乖的和红尘作伴潇潇洒洒,非要出家,真是令人费解。等有一天,他要是想出家,蓝田你就走一趟劝劝他让他不要想不开。”

这一棒子,将屋里的僧众全部敲打一遍。

蓝田苦笑:“若赵施主的那位朋友想出家,一定是有出家的理由,这种事是劝不来的。”

“呵呵,你劝不好,我再带他去战神小队、背水军和鹿岗镇保险队,训练一圈,保证给他累的什么心思都没了。”

以前赵传薪就听说过一句话,说部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以前他也有过部队出身的朋友,只是不知为何,那几位都是五毒俱全,让赵传薪动摇了信念。

但至少鹿岗镇保险队的训练强度是首屈一指的,大缸桃和吹水驹就是最好的例子。

两人被练的服服帖帖,身上的臭毛病全没了。

这时候,宁安突然抬头,扬起他那张俏脸:“赵先生,我想跟你走,不管加入战神小队还是背水军、保险队都行。”

众人都吃了一惊。

不知这宁安是吃错药了还是咋地。

就这娇娇弱弱的身板,能上阵去打仗?

蓝田劝说:“宁安你父母把你放在寺庙,不是要让你真正出家,我猜他们是想让你增加增加……”

他说不下去了。

赵传薪一琢磨,咦?难道是想让宁安增加增加男子汉气概?

刚刚赵传薪的那一番话,旁人都没听进去。

只有宁安动了些心思,他目光坚定:“赵先生,求你答应我。”

赵传薪摩挲下巴:“你可想好了,打仗,那不流汗就要流血的。进去后,没人对你客气。你要拖后腿,说不定还要被排挤。”

他巴不得全大韩的百姓,都加入到抗日的队列当中。

让小鬼子寸步难行才好。

“我会努力的,绝不后悔。与其在寺庙内青灯古佛虚度光阴,出去就算死了也死的轰轰烈烈。”

用这幅柔声细语的嗓子,说出这样一番热血的话,让人觉得很违和。

新智第一个不乐意听,他指着宁安道:“这叫什么话?我等也是为了普度众生。”

“去去去,滚一边去。”赵传薪赶苍蝇说:“你他妈能普度的了谁,有那力气不如去普度日本鬼子。”

漫天神佛要是管用,人间还哪有那许多惨剧?

新智讪讪然。

洞里楼台无岁月,云中鸡犬有神仙。

在寺庙中,很容易让人忘记了时间。

三天后的清晨。

赵传薪早早醒来,洗漱后到寺院中,提肘拧胯,做起了广播体操。

李秀吉打着哈欠出来,见了就问:“赵先生,这是什么武功?”

赵传薪正在做体侧运动,说:“这叫‘九阳神功操’,曾有个人,以十一二岁的年纪,便已达到了操帝之境,恐怖如斯。即便是仙人之下无敌的我,见了他也是要退避三舍的。”

李秀吉震撼不已。

赵传薪一个人硬刚一二百日本兵,竟然都打不过“操帝”?

他感叹道:“若能一窥其风采,平生无憾矣。”

赵传薪哈哈一笑:“想见他不难,你再活个103年,要是还没死,便能有缘一见。”

果然是操帝,想见他一面要一百多年后。

李秀吉暗自记下,等以后将这位“操帝”的事,告诉朴升烈。

朴升烈好像在撰写关于战神赵传薪的书,他对此应当会感兴趣的。

做完了广播体操,赵传薪神清气爽:“走,咱们赶紧去吃饭,吃完饭下山研究研究李完用去。”

“赵先生的伤好了?”

“肉身凡胎也是有境界划分的。明劲,暗劲,化劲,丹劲,罡劲,见神不坏,如今我就是见神不坏境界。区区小伤,又岂能让我动容?”

“……”

李秀吉没记错的话,那天莲花寺上空回荡赵传薪的撕心裂肺的惨嚎。连莲花寺周围的鸟,都被惊的不敢落树。

看来,他还是不太了解什么叫动容啊。

汉城,2000余百姓,自发的上街头游行示威。

是日风和日丽。

大韩自强会,同友会等爱国团体,跟随游行群众后面,四处发表爱国演说。

“皇帝陛下不要退位!”

“斩杀卖国逆贼!”

他们的口号不是很统一,但大致上分为两类。

一是挽留皇帝李熙,不让他交出统治权。

二是痛斥卖国贼。

当他们经过了“一进会”的机关报《国民新闻》报社的时候。

有人喊了一句:“此报社罔顾事实,污蔑战神赵传薪已死,颠倒是非,我们砸了它……”

感谢月票,感谢打赏,感谢推荐票。

最近血量一落千丈,好在挺过来了。

坚持不断更直到完本,才对得起你们的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