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武道从大佛果实开始

作者:作家胖 | 分类:玄幻 | 字数:0

八十六章:秋伤

书名:武道从大佛果实开始 作者:作家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03

春耕夏耨nou4,秋收冬藏。

但对于临渊城外,杨村的农人来讲,这个本该是收获喜悦的时节,却显得无比艰难。

“今年刘老爷收数,平摊到每户头上,一千二百斤粮,村里头大部分都交齐了,就剩你们几家还差着数。”

杨村的村长腆着个大肚,身后跟着一群壮汉,正朝着一户农家喝骂:“若是因为你们交不足数,刘老爷收回杨村耕田,你老杨家就是咱杨村的罪人”

“村长啊,不是俺不肯交,可今年四亩田就收了不到两千斤,若是交足了数,俺们这一家老小这冬天可就过不去了。”

扬大搓着手向村长哀求:“能不能先欠着,等明年”

“少废话,取粮。”

杨村村长并没有听杨大聒噪,手一挥,几个壮实的手下便闯入农户。

杨大被推倒一边,院中妻子被吓得紧紧搂着孩子,年轻的杨二暴怒,举着拳头便要冲上前,却被年迈的母亲拦腰抱住。

一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筒仓的小门被推开,几个壮汉,装了满满四个麻袋的粮食走。

“我们只欠了三百斤的数,你们拿了四百”

杨二再也忍不住了,拦在门口,朝着村长破口大骂道:“你这样狠,我们怎么活”

“多拿的一百斤是罚数,不然村里人人同你们这般赖,村还怎么管。”

“我草你吗”

杨二闻言,怒不可遏,挥拳相向。

但胖乎乎的杨村长,只是抬掌,元炁一催,便将壮实的杨二飞也似的拍回院中。

几名背着麻袋的打手看着滚地葫芦一样的杨二,笑嘻嘻的避让开来。

“儿啊”

年迈的杨母惨叫一声去将杨二扶起,但起身的杨二,却是更加愤怒了,又朝门口冲去。

村长再次优雅抬手,随着元炁喷吐,杨二又变成滚地葫芦。

看着年轻人在院中无助的翻滚。

几名打手笑得更大声了。

当你过分弱小的时候,如雷暴怒也像笑话。

满身擦伤的杨二红着眼再次站起,还想再冲,却被母亲拦腰死死抱住。

而杨大,已弓着身子跪在村长身边,泪声俱下的哀求道:“村长,求您行行好吧,若是真罚那么多粮,我们一家真不过去这个冬天了求您看在两个孩子尚幼的份上,给他们留一口过冬的粮食吧求您了。”

“罚数是规矩,规矩不能破。但孩子是杨村的未来,倒是不能不考虑”

杨村长落下手掌,看着脚下男人,又看着院中被女人抱着的两个精瘦的孩子,砸了砸嘴道:“这样吧,这次就当是你主动交的粮,数就不罚了,另外,还给你出个省粮的主意。”

“多谢村长,多谢村长”

听到不用罚粮,杨大惊喜抬头,千恩万谢后问起省粮的主意。

就看到村长先指指杨母,又指着远处的山。

“老了,做不动的,活着也是浪费粮食,不如让孩子多吃两口。”

村长幽幽说完话,伸手从已经走到身后的一名壮汉手中接过一袋粮食,随手丢进小院中:“孩子们食量越来越大,明年收数可能还要涨,拢共两口劳力,开不了源,就得节流啊。若是明后年真供不起了,你舍得将养了好几年的娃子送人所以说,有些事,得要早作打算啊。”

说完话的村长,便带着打手,驾着收粮的大车,离开杨家小院,往下一户去了。

而杨家的几人,看着院中那袋粮,则是久久失神。

“老大啊,村长说得没错。”

一片死寂的小院里,杨母率先开口:“娘老了,做不动了,活着也只是浪费粮食,明天就把娘背上山吧。”

“娘,你在说什么啊”

听到这话的杨二急了,指着院中粮袋,慌张道:“大哥把粮食讨回来了,咱有粮食了,你为啥要上山,再有,您才不到五十岁,哪里老了村长老母前些日子才过了九十大寿,她都不上山,凭啥你上山”

不到五十岁的农妇,头发花白,两颊凹陷,身体佝偻着,听到杨二的话,她伸出粗糙黒瘦的手掌,贴着年轻人慌张的脸。

“长兄为父,以后你要听老大的话,你俩兄弟齐心,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杨母朝杨二交代完,又朝低着头沉默的杨大道:“老大,村长说得没错,你父亲走后,娘就吃了三年白食,你们兄弟已经够孝顺了。少个累赘,两个小的才能吃饱,说不定还能攒点粮食,等过几年孩子能下地了,苦日子也就熬到头了”

“娘,您不会真想上山吧”

杨二听到这儿,终于忍不住了,双目含泪朝着杨大质问道:“老大,你不会真想送娘上山吧说话你说话啊”

面对杨二的激动质问,杨大还是没有开口,只是低垂着头,而院中的妻子,则是把两个孩子抱得更紧,深埋着头。

“别孩子气。”

杨母拍拍情绪激动的杨二,朝着杨大道:“老大,上山之前,娘想再求你一件事。”

“您说”

杨大依旧没有抬头,泪水止不住落,哽咽着。

“上山时能不能用块布将娘眼睛蒙上。”

杨母有些不好意思:“娘从小就怕高。”

“好的,儿子”

听到两人都在开始商量上山动作,杨二再也忍不住了。

咬着牙,几步前冲,就是一拳攮在了杨大脸上。

“啪”

“哎呦”

杨大捂着脸,被打翻在地。

杨二的动作,吓得院中两个女人大惊失色,两个孩子更是吓得哇哇的哭出声来。

“当家的”

“老大”

两个女人一边上前去扶杨大,一边朝着杨二骂道。

“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平日里就你吃得最多,若不是因为你和你娘,粮食怎么会不够吃”

“老二,长兄如父,你怎么能跟老大动手,赶紧过来认错”

“呸,认什么错。我打的就是这个忘恩负义的畜生,分家,今天必须分家”

杨二咬着牙,狠狠的吐出这句话。

“老二,不要说气话”

杨大顶着个脸上的淤青,疼得龇牙咧嘴,但还是朝杨二劝道:“咱们兄弟合作一户,才能勉强应付摊粮,若是分家两户,那就全家都活不下去了”

“那是你的事”

杨二冷冷一句,抄起院中的粮袋往肩上一扛,然后硬拖着杨母的手,将其从杨大身边拉开。

“你有妻儿要顾,我有亲恩要偿。你我兄弟,今日分家,我不多要,就院中这一袋粮食,几身常服,还有铺盖被褥,剩下的全归你往后我会带着娘亲去往别处,是死是活,与你再无干系”

朝杨大恶狠狠的说完,杨二又朝杨母道:

“娘,进屋收拾东西,今后咱娘俩相依为命,只要我还活着,就绝对饿不着您”

不论荒年丰年,每每秋收过后,永宁州便有无数流民出现。

这样流民并非懒汉,但就是活不下去了。

他们聚集在临渊城门口,驿道的两旁,或是向着过往车队,来往贵人祈食,或是直接往背后插着根草标。

一般来说,这些插标卖身的流民,只要看着健康,便能得到城中大户的青睐。

何况杨二这样身材壮硕,年轻有力的,询价者众,只是当买主听到,还得捎个累赘老母时,便觉得有些不划算了。

再加上,杨二也不是那种真正的卖身,只是想求份包吃住的长工,这就使得买主的兴致更淡了。

这城门口一呆就是好几天,杨母不止一次提出让杨二回家认错,还觉得是自己是拖累。

“娘,不是你的问题,是这临渊城,就是个吃人的地方。”

又拒绝了一位买主后,杨二朝母亲这样说道:“一顿饭就要买一条命,这些富户的心肝,都是黑的满城没有一个良善人家,我们不如跟着流民队伍,去别的城看看吧”

“可是要去哪儿呢”

杨母担忧道:“每年都有那么多流民逃到咱们这儿,其他地方的情况会不会更遭啊”

“这倒是有可能。”

杨二听完这话,也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这两天我问问看,看看周边城镇有没有什么良善人家吧。”

正说话间,又有一只车队从远处使来,引得流民一阵骚乱。

“娘,先不说了,我先去前头看看,能不能讨要点食物”

杨二麻溜的站起,伸手在地上蹭蹭,然后往脸上一抹,便随着一众流民队伍,冲向商队来处,开始结群讨饭。

一般来说,若是商队没有护卫,或是主事心善,掌柜看到路边流民,多多少少都会施舍点陈粮。

毕竟眼前就是临渊城了,商队的大爷们心情好,自然会将一些吃腻的干粮,当垃圾一样投出。

就靠着这个办法,杨二这几天当流民,就没吃过一口自带的粮食。

搞得现在他一看到商队来,就显得很积极。

但这次商队,同以往的好像有些不一样。

因为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前前后后十数架大车,插着统一样式的旌旗,大批精装凶悍的持刀汉子分列商队两旁。

寻常商队,看到大批流民围聚过来,不说被逼停,起码也得混乱一阵。

可这支商队面对突然涌上来的大批流民,只是让护卫抽出长刀。

明晃晃的刀刃闪着白光,吓得流民们屁滚尿流的散开驿道旁。

就这样,一丝波澜都未起,十几辆大车从大群流民眼前经过。

“这是哪里的商队,好牛气啊”

虽说被驱赶路旁,但杨二还是忍不住心中向往,多看了几眼,这一看不要紧,他一眼就望见,车队最后几两大车上载得满满当当的,全是成熟稻谷。

只不过这稻谷大得吓人,随着大车抖动,好些稻米,顺着车架缝隙,抖落驿道地上。

农人出身的杨二吓傻了,而身边那些流民呢,而是恶狗一样扑出去,想要等车队过去后,拾起那些散落的稻谷。

想法很好,但后头几辆大车后头跟着的伙计,随身带着高粱扫帚,竹编簸箕。

就跟着车队后头扫啊,扫过的地比商队来之前都干净。

但看看分列两旁的持刀护卫,即便万分失望,流民们还是只能悻悻褪去,小声抱怨。

“瞧着小气劲,连点碎麦都要扫起来,一瞅就是个发不了财的”

“发不了财瞧那旌旗,那可是永宁城连家一年来四趟,每趟都是那么大的阵仗,这要发不了财,就没发财的人了”

“啊,是永宁连家啊可他们不是作丹药生意的么”

流民们只是抱怨,挺不知道杨二听得心潮澎湃。

“永宁城连家稻谷”

杨二眼睛越听越亮,赶回到母亲身边,激动的比划道:“娘,咱们去永宁城,那儿有小树一样高的稻谷”

幸运的是,从临渊城到永宁城,有条直通的驿道。

不幸的是,杨母崴了脚,所以杨二郎弄了辆板车,将杨母与辎重安置车上,牛马一样拉着。

幸运的是,杨二郎带着满满一袋粮食,起码保证了体力大量消耗后的补充。

不幸的是,杨二郎带着的粮食,被同行的流民发现,寡不敌众,被抢走了。

自那之后,杨二郎便独自行程,再不与流民团体同行。

幸运的是,杨母在被褥行囊中,还缝有一些粮食。

不幸的是,某日气温陡降,两人的被褥常服,被一伙过境的流民抢走,粮食服被全丢了不算,打斗中,杨二郎还受了些皮外伤。

在失去粮食和服被后,路程就显得很艰难了。

驿道的好处是安全,但坏处是离水源远,这也导致杨二郎获取食物的难度大大增加。

再加上每每找到一点食物,他都要紧着杨母先吃,自己只是灌个水饱。

原本壮实的年轻人,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消瘦下来,两颊都有些凹陷了。

但一定要前往永宁城的执念,还是支撑着杨二郎,向牛马一样的拖着板车往前走。

这一日,两人来到一片,已经被收割过一遍的麦田旁。

但是田地里,依旧散落着为数不少的麦穗。

杨二郎很是兴奋,冲进稻田就开始捡拾,但捡了没多少,便被几名青壮围住。

完了,被发现,要挨揍了

绝不能伤得太重

两个念头不分前后的浮现,杨二郎立即缩着头,蜷缩着身子,抱着两肋。

准备迎接拳打脚踢,狂风骤雨。

但等了半天,几名青壮也没动手,只是在一旁站着,好像在等待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杨二郎隐隐感觉又有一人走近,心生绝望之时,一道温和低沉的男声响起。

“小哥,先起来。”

郑福将杨二郎搀起来,笑眯眯道:“赶了那么远的路,一定饿了吧,我家人口多,每日做得吃不完,要是不嫌弃的话,上我那儿吃两口。”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681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