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英豪之霸业纵横

作者:任琳丽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79章 逐梦九霄,扬帆大海!

书名:三国英豪之霸业纵横 作者:任琳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5

并非他人所不能体会,实则周瑜曾置身于三国那个光华万丈的时代,在生命顶峰之际骤然隐退,这一切使得他对当前景象变幻莫测的变化深感困惑。

这是一个全新的修炼世界,陌生的修炼环境,昔日的劲敌竟成了并肩作战的道侣。这般颠覆性的转变令他在短时间内难以置信。纵然有系统的法则束缚与强行融入,但他相较于张辽这类纯粹的武道修士而言,无疑思考得更为深远。正如当初诸葛亮、贾诩等人初临此境时的心态一样,他们都背负着一个亟待解开的心灵枷锁。

自三年前降临这片名为罗斯的修行大陆以来,周云飞与诸葛亮、贾诩等人朝夕相处,彼此间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逐渐升华,超越了系统界限,凝结成了一种深厚的宿命羁绊。

然而,周瑜尚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建立如此深刻的牵绊,故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前,难免显得有些沮丧与迷茫。直至听到周云飞坚定的话语:“汝之心火未熄,壮志犹存!”周瑜方找回了自我本心。

看到周瑜眼中的迷雾消散,重焕自信光芒,周云飞欣慰一笑。他知道,真正的周瑜已然回归。

“公瑾,现今你可愿为我龙城挥洒修为,共卫疆土?”周云飞在见证周瑜恢复信念后,郑重发问。

周瑜顿时起身,单膝下跪道:“主公,公瑾愿倾尽全力,效忠主公,守护龙城,勇闯修为之路,为疆域抛洒满腔热血!”

周云飞即刻上前将周瑜扶起,“无须客气,让我们一同为了龙城,为了大汉天下,开创一方属于我辈修士的宏伟天地!”

再次坐下后,周云飞思虑片刻,转而向周瑜问道:“公瑾,对于浩渺海洋,你又有何独特见解?”

周瑜略作沉吟,眉头微拧。在三国时期,他身为大都督,统帅东吴全军,东吴以长江为界,拥有的水军规模即便是放眼全球也是首屈一指。他对水军并不陌生,但周云飞所提及的却远非寻常水军,而是那广袤无垠的大洋!

古人们对海洋抱持敬畏之情,这与其时的航海技术和对土地的深厚眷恋息息相关。华夏子孙天生偏爱陆地,那份对大地的深深依恋早已刻入骨髓。

数千载璀璨文明,只因一时疏忽,被来自海洋的强大敌人侵扰得支离破碎,尝遍耻辱,历尽痛苦……而这一切情感交织,唯有那些亲身经历过那段华夏最黑暗岁月的人,才能深刻领悟其间的辛酸与苦涩。

此种刻骨铭心之恨,每逢念及皆令人心头苦涩难当。

穿梭时空,降临于另一片修炼天地之后,周云飞望向龙城所属的修士们,他们皆是纯粹血脉的中土神州之民。

他发誓,在未来的任何一个纪元里,都不愿看到这些日夜辛劳耕耘于灵田之上的同胞,再度因海域掌控权的丧失而遭受苦难。

永恒无尽!绝不再现!

身为未来世界的来者,周云飞不愿让他们重温那曾经烙印心头的深切仇恨。

因此,即便是龙城初立之际,他便力排众议,着手构建了一支规模惊人的仙舰编队。

并且,他在历代不断推进仙舰技术的革新升级,那些被淘汰的旧式战舰甚至直接被拆解炼化。这一举措的巨大开销一度延缓了陆地防御力量的扩充。

对此,陆军总参谋庞统多次向周云飞进谏,希望能放缓海军建设的步伐,将陆军发展置于首要位置。

然而,周云飞并未采纳,坚定地保持着海军建设的速度。

他深知,“千年陆军,百年海军”的说法,正是对打造一支强大海军所需漫长岁月的真实写照。

倘若不及早建立健全的海洋通道,那么那承载着他的碧波宏愿――浩渺海军之梦,恐怕在他有生之年内都将遥不可及。

幸有系统的存在,使得海军建设迅速跃过了摸索与创新的初级阶段,一举达到了初步的海外远航水准。

如今看来,龙城舰队的凿空造舰技艺已然能达到唐朝时期神通工匠的精湛水平,实乃世间罕有的奇迹!

然而,周云飞并未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要铸造出更为威猛无敌的仙舰集群!要打造出一支足以荡涤天下海洋、屹立大洋之上永不止息的秩序之师!

为此,对于担任龙城海军总指挥官的人选,他始终未曾敲定。

即便是先前呼声极高、深受众人拥戴的秦明,周云飞也没有让他脱离最为契合自身才能的舰队司令之职。

直至命运之轮转动至周瑜面前时,周云飞心中便明了,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合适人选终于出现。

然而,要使周瑜成为一位合格的海军统帅,周云飞还需付出诸多努力。

首当其冲的是转变周瑜的认知观念。

古人的思维方式与他相比,终究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于信息获取方式的鸿沟。

后世因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林林总总的讯息皆可尽览,身为现代人的周云飞自然深受此开放式信息浪潮的洗礼。因此,在他看来,古人的思维有时过于拘泥保守,缺乏前瞻性与创新性。

但这并非表示古人不够聪颖,只不过周云飞立足的高度是累积了几千载时光的积淀,视野自然要比他们更加深远。

周云飞询问周瑜对于海洋有何见解,周瑜略作沉吟,一时未能给出答案。

然而,对于水军的重要地位,周瑜却有着深刻的认识。

“主公,公瑾以为水军需经严酷操练,形成兄弟般的情谊与团结,唯有如此,方能在瞬息万变的水域战场上克敌制胜,立稳根基。”周瑜思量良久,最终选择以水军的训练与凝聚为核心话题展开讨论……

周云飞轻轻摇头,“公瑾,此后我们不能再以‘水军’称呼他们,而是应称为‘海卫’,组建浩渺舰队,而非仅限于江河湖泽之师!”

周云飞的话语让周瑜一时愣住,随即立刻领悟到其深远之意。他的思维仍旧局限于内陆水域,而周云飞却已将目光投向无垠大洋,这便是二人视野的鸿沟。

周瑜充满敬意地注视着周云飞,深感诸葛亮评价其主公虽年纪尚轻,但志向非凡确非虚言。“海卫,乃是我龙城、大汉屹立世间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依赖陆师,就如同独脚之人难以行稳,更莫提奔腾驰骋。”周云飞将自己的蔚蓝宏愿倾诉给周瑜,言语间激情澎湃,激荡起周瑜内心的火焰。

“因此,我期望你能肩负起领导海卫的重任!”周云飞终于吐露心声。

周瑜苦笑一声,谦逊回应:“主公,公瑾一生所学恐难以担当此任。”

即便拥有绝对的信心,但他深知自身与龙城海卫之间的知识与观念差异巨大,犹如相隔数个纪元。因此,对于实现周云飞所述的蔚蓝愿景,周瑜自觉力有未逮,不禁流露出无奈之情。

“那就前往海卫学院学习求索,无人能尽善尽美,只有怀揣锐意进取之心,方能克服任何挑战!”周云飞语气坚决地对周瑜说道。

周瑜凝视着周云飞坚毅的目光,缓缓起身,以同样坚定的口吻回答:“末将遵令!”

自此,龙城海卫学院迎来了一位崭新学子,而这名学子,便是日后大汉皇朝威震四海的海军统帅,人称“海之不落星辰”。

得到周云飞的旨意后,周瑜并未观看接下来的三日军演,而是毅然离去了这个地方。

翌日清晨,周云飞望着周瑜跨上战马绝尘而去,口中低语:“去吧,为了大汉,去追寻你的蔚蓝梦想吧!”

一旁默然不语的布兰娜依旧保持着沉默,而旁边的高顺则随同周云飞的目光,望向遥远天际。

尽管高顺无法理解为何周云飞这位主公对海洋如此看重,但他作为陪伴周云飞最长久的将领,在某些时刻也能察觉到主公眼中饱含深重哀伤的神情。每当提及海洋与海卫时,周云飞眼中便会流露出这样的目光。

这样的目光令高顺心惊,他想不明白究竟经历了何种沧桑才能塑造出如此悲凉的情感。这并非单一的个人情感,更像是蕴含着世间万般苦楚的巨大哀痛。

然而,即使是这份苦涩,也让高顺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情感。

周云飞并未告知三国时代的人们,在他们的时空过去千年之后,伟大的华夏土地将会遭遇何等灾难与苦楚。但他始终铭记,在这个时空、这个世界上的华夏儿女,不能因未来的蓝色梦想的缺失而承受那些本可避免的苦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6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