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作者:武尔坎努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99章 太极生两仪触发奖励

书名: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作者:武尔坎努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1

邵雍安贫乐道,心胸开阔。刚搬到洛阳的时候,住在茅草屋,风雨无遮,靠打柴卖米奉养老人维持生计。早上焚香安坐,傍晚小酌三四杯,微醺即止,兴致来的时候就吟诗为乐,过的那叫一个闲适的隐居桃源生活。

传闻邵雍对天地运化、阴阳消长,远而古今世道的变化,微而飞鸟走兽及草木之性情,都能深明其理,曲造其幽,而“知虑绝人,遇事能前知”。

邵雍以图书、象数之学显于世,极精于《易》数。只听,

“天之象数则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则不可得而测也。自然而然者,天也,唯圣人能索之。效法者,人也,若时行时止,虽人也亦天也。”

今天,我们借着象数理论来理解八卦,我将之称为先天图。我的理论不同于“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我将这些理解为先天是我们对自然本然的天道规律,而后天才是我们利用自然规律的运用。

首先,我们了解下何为河图、洛书。一二三四五五行生数,“生”表示产生;六七八九十是五行成数,“成”表示完成。其意为五行相生相成,相始相终的关系。

其中,河图十数相加,则为五十五,称为天地之数。天为阳,表现为单数,一三五七九相加为二十五。地为阴,表现为偶数,二四六八十相加为三十。这就是河图的结构。

河图以白圈为天为阳,黑点为地为阴,其数字奇偶相,并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其图式结构分布为:一与六共宗居方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八同道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为友居西方,因地四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而洛书,是由四十五个黑白点组成的图式。白点表示奇数,黑点表示偶数。把这些黑白点转换成数字,就是一至九的数字排列,也就是九宫图。

姬叶光一下子明白了河图和洛书的构造,原来就是后世的津津乐道的1-9数的九宫图。当然,差别在于前者被赋予了‘天地’内涵,而后者纯粹是数字构造成行、列、斜三者相加和15。

姬叶光还发现,早期的阴阳家不讲八卦,而《易传》不讲五行。也许从这之后两者就开始有效融合了……

突然,又听到邵雍一句,“我并不赞成通常所说的河图、洛书说。”说完后,就开始讲自己的理解。

他放弃了河图、洛书是天地之正数的说法,也不把八卦与河图、洛书联系起来,也不采用《周易・系辞》中的极数以定象的说法。他根据《周易・系辞》中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建立了八卦起源理论。

按照这样的理论,就像一棵大树(或水网),从根到树干,从树干到树叶,越来越细,越来越密,越来越庞杂。连续推下去,是顺推,可以有无穷变化、千姿百态;向上追溯,是逆推,最后复归于一,复归于太极。

这样一来就完美的解释了八卦,这也让姬叶光一下子对八卦豁然开朗,原来八卦是这样形成的。“太极生两仪”就是太极生出阴阳两爻,然后阳爻与阴爻各自相交,一阴一阳生下去,就成了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象,这四象再一阴一阳地生下去,就得出八卦。

一下子让他想起了183关时的天干地支篇中十天干、十二地支、卦数、五行、八宫等。这是不是就是关联所在,一切都是皆有安排?

叮,任务触发,奖励一个碎片。

咦,莫非猜想正确触发了?不过这不给出任务指引,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准确性如何,就光一句任务触发和碎片奖励,好蛋疼。

不管了,就朝刚才想的将阴阳五行和易数、八卦、方位还有占卜,莫非下一个关联点会是星占、风水、相人等术,这些不都是为了能够利用已知推演未知从而趋利避害。

叮,任务触发,奖励一个碎片。

咦,看来还真的是这个方向,那是不是就代表着前面那一关的透露是对这一关的提示,如果当时记住学会了,那这一关是不是就简单了?

第三课,周敦颐,莫非是《爱莲说》的那个,犹记得那句‘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1而不妖’,记忆犹新,记忆犹新!

其实周敦颐还做过《太极图说》,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太极图说》的起点是“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其终点则是“主静立人极”的封建伦理观。当然终点与我们无关,正如他在课上所讲,“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因。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

在太极之上安上一个“无极”,构成了一个“无极而太极”的新概念,无非是吸收了道家“有生于无”的思想。

既然太极是从无极而来的“一”,那么动静互根,各自作为对方根源,因为动极而静,静极而动。正是因为有了动静,便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阴阳五行的交合,便有了男女,有了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

莫非,这就是修真的源头?

叮,任务触发,奖励一个碎片。

看来阴阳五行扩展后很多概念都有了,也就有了万事万物,更为出彩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世界随之产生了,这些都是五行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想当然的就是阴阳作用,再向上就是太极,太极而上则返璞归真到无极。必然上升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那就是求仙之道,也许这就是享有118岁的“白云先生”陈抟的《无极图》由来。

渐渐地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宇宙生成、变化过程的宇宙生成模式诞生并扩充延续。有的‘人’走在了前列,那批人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准确的说是修真者。而有的人还在走,并在求证中慢慢成长,这批人是人也不是人。

也许,太极图成能为至宝,这就是原因之一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