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作者:武尔坎努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32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书名: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作者:武尔坎努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1

只是如何开口才能说服才是难点,至少理论底子要清,而且还不能出错,我刚‘借用’其子灵魂,立马就变得跟往常完全不一样,显然也不好,至少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免得大家都怀疑。看来现在还是需要熬一段时间,表面上一定要有一个打起十二分精神学习劲。

得了,那就先表现后开口。

一天就这样过去,夜幕降临,姬叶光,哦,不,马步霆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辨认药材,同时做好药材分类,药性特点的表述,更做到用手摸,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力度,不同的方位去感知一种药材在不同情况下的区别。

这一幕正好被回来的马代维看个正着,也从一开始的疑惑变得欣慰,看来儿子经过这场大病确实变了。原本这种枯燥的药材认知,他一定是想方设法逃离,到现在还在,而且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认知,且还利用上手、鼻、口的他是见都没见过。

这一刻他感到非常满足,这一刻也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孩子还是很有希望能继承衣钵,这一刻他做为丈夫和儿子也总算对得起妻子和父亲。

都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姬叶光的十二分努力,第一天就收到了满满的回报,父亲对他的看法也在这一天彻底改变。

接着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时间一下子过去了一个月。姬叶光认为时机差不多了,就提出来希望能够随诊,如果可以还请父亲先让儿子看,看了后父亲再斧正。

一个月的辛勤挥洒,马代维是看在眼里的,不管是药材、药性、药方等他都能有效应答,且不出错,但理论毕竟和实际不同,如果理论得不到实践的应用,就会成为空谈。

所以,马代维在权衡后认为儿子的想法不错,只是让儿子先珍又不是直接开方,这样既可以锻炼儿子面对病患的处理能力,也可以让他学到的东西用在病人上得到印证。

一举多得不说,而且还能随时检验是否已经学到并能随时应用的能力,可谓是最佳的学医方法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慢慢的适应了,没有诊错这样将来继承哪怕独自坐诊也不用担心,反而更能积累他的出诊经验。不像我被父亲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刚上手的时候就错乱百出,不仅没学到还让自己产生怀疑。嗯,儿子提出来的方法如果有效以后可以大力推广,带徒就应该是边学边带边提高。

第二天,人们就看到马代维的旁边站着马步霆,来看病的病人只要是不严重的都是先经马步霆的手,然后等着父亲看好后,先由马步霆说出病理再其父诊断。

病理的辩证是一门大学问,有时候同一个人通过‘望、闻、问、切’后得到的表象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诊法’是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根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和他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虽然只是简单的‘望、闻、问、切’,但是它却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

所以,辩证必须准确无误的认识到位才能对症下药,起到药效。当然,如果要完全认知人体,那还必须对人体构造有一定的了解,什么经络、器官等都是需要了解熟知的,要不然可能因为方位、四气等不同就会差之毫厘。而且有些药物可能本身没有毒性,但其他药物并用就产生毒素;也有可能量大量小也是问题所在。

中医,似乎在剂量上的用药,是决定疗效的主要因素。

在用量上是直接影响的,如果本来应该用大剂量来治疗的,不小心用了小量药物,可能因药量太小,效力不够,不能及时痊愈,以致贻误病情;或者本来应该用小剂量来治疗的,反而用大量药物,可能因用药过量,以致克伐人体的正气,都将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后果。

还有一张配方往往是多个药材,那么在剂量上如果不严格遵守,必然会出现你多我少,我少你多,这样通过再次配伍而成的处方,在药物上出现了偏差,它的功效和适应范围也就有所不同,有些甚至天差地别。

步霆,你要记住。在使用药物、确定剂量的时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药物的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还有,比如此方由六种药材配伍而成,还需煎制而成,那就要注意煎药时间、煎前浸泡、温度、器具以及用水。这些等你慢慢熟悉后再学习,现在你主要的精力要放在药材上,切忌急功近利。

只有把药材搞得搞明白了,才能说是入了中药的门槛。继而才能学习我们的医道,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艾灸、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所以,这里面中药是基础,也是基石,基石不稳一切白搭。我光做学徒认识药材就被你爷爷硬是苦逼了八年,我对你也没太多要求,不过必须要没有一个错误。你也别瞪眼,如果你能连续三次抽查都没有错误,那我就让你开始真正行医。

一听还有戏,也就不能多言了,老头子自己被逼了八年,怎么的也要为难你的,要不然心理上都不平衡。没办法,谁让我还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那就先熬吧,多学点也是好的。

现在说开方,肯定是天方夜谭,哪怕真是天才,父亲也不会放心,不过其中关系到是可以先行掌握。配伍成方需分析“君、臣、佐、使”,必须是针对性强、组方严谨、方义明确、重点突出、少而精悍。

还有中药不可恣意而用,需谨记“十八反”与“十九畏”、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