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1979:开局猎杀野猪,救知青

作者:云中白鹤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三章 传呼机开整

书名:重生1979:开局猎杀野猪,救知青 作者:云中白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16

柳东东一拍桌子,眼神坚定:“师弟,这个生意,咱干!”

陈峰咧嘴一笑,爽快回应:“大师姐,你一句话,我陈峰还能说个不?咱们同门师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全力支持!”

赵师兄这时候插话进来,信心满满:“一个星期,代码我给你搞定。不过,生产这块儿,咱们咋整?”

陈峰一愣,眉头微挑:“你是说,代码自己写,传呼机也要自己造?”

赵师兄翻了个白眼:“不然你以为呢?”

陈峰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牛!真牛!能搞即时通信,有想法。那我问你啊,如果我想要个特别的机子,发个特殊指令,对方立马能收到,这种能不能搞?”

赵师兄沉吟片刻:“只限一人对一人。”

“对,就是跟一个人双向通讯,比如加个特殊按钮啥的。”陈峰补充道。

赵师兄一拍胸脯:“简单,我给你整!”

陈峰满意一笑,点头:“成!那生产的事,我来搞定。咱们这算合伙了,没意见吧?”

几天后,柳东东和赵师兄带着新鲜出炉的代码,把陈峰叫到了系里。

陈峰现在也是计算机专业里头的技术骨干,代码一扫,心里就有了数。

他心里暗想,这东西,看似复杂,其实门道在于思路,编程不是难事,难的是那第一个灵光一闪的人。

看完代码,陈峰二话不说,开始筹备开厂事宜。

这事儿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租场地、买设备,他以前在电子厂混过的,门儿清。

场地搞定,接下来就是设备了。电路板生产需要的蚀刻机、钻孔机、电镀设备,一样不少。还有电子元器件的贴装、焊接、调试设备,以及外壳的注塑成型机,陈峰一一列好清单,准备采购。

传呼机的技术要求对他来说,那真是不值一提。

前世那会儿,陈峰跟人搭伙在莞市干过电子厂,专搞些贴牌出口的小家电,那时的合作搭档就是靠传呼机起家的。

所以这套生产流程,他熟得简直信手拈来,比开酒厂还溜。

这回他刚琢磨着租地儿重启炉灶,不知怎的,消息就传到了计算机专业的迟教授和尚院长耳朵里。

这天,尚院长把他召到办公室,迟教授也在。

陈峰一进门,迟教授就迫不及待地问:“听说你们几个小子想创业?”

陈峰一笑,答道:“是啊,一哥们儿从特区带回个项目,赵师兄一眼就盯上了,大师姐也心动了,我这做师弟的,能不支持吗?”

迟教授点头称赞:“那我肯定得挺你们啊,你们都是计算机系的顶梁柱,我的得意门生,一起创业,我这教授能不站台吗?”

说完,他转向尚院长,“院长,您说是不?”

尚院长哈哈一笑,调侃道:“老迟啊,你这是给我下套呢?不过嘛,学校当然支持。换个人,我还得掂量掂量,小陈嘛,没问题!学校还有块地儿,你们拿去用,挂个校办企业的牌子,税收能减免不少。以后产学研项目、资金申请,都好说话。你们觉得咋样?”

陈峰一听,心里乐开了花。

宁海大学校办企业的名头,那可是金字招牌,能带来的好处多了去了。

此外还能减少很多的麻烦,宁海大学是部委直属,有了大学做后台,地方上找他们麻烦的,都要掂量掂量了。

他连忙表态:“校长,您这么支持,我们哪能不给学校长脸?将来赚了钱,管理费一定交足!”

尚校长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那敢情好,你们看着办吧。”

其实管理费那点小钱,尚校长真没放在眼里。

毕竟陈峰的金边公司都已经给学校建了教师楼,那可是实打实的贡献。

一个小电子厂的管理费能有多少钱?

他这其实也算是投桃报李,毕竟教师小区让尚校长在整个教育系统都出尽了风头!

场地的事儿算是落了听,就在学校停车场溜达几步远的那栋老厂房,早年间学校还拿它炼钢呢,五几年那会儿的事儿了,后来就荒废了,一直闲置着。

这下好了,陈峰他们给接手了。

看了一下场地条件其实还不错,只是荒芜地有点厉害,但是面积是足够的,无非就是在盖一个厂房的框架,快得很!

盖厂房买设备,忙活了一个多月,宁大电子通讯器材厂就这么开张了。

设备啥的,都是陈峰自掏腰包置办的,所以他手里股份最多,接着是柳东东和赵师兄这俩搭档,宁海大学也意思意思掺了点股,不多,就是个名头。

可工厂真开起来,陈峰心里还真挺想念包国强的。

管个厂子,事儿多着呢,包国强一去深市,他这边就忙死了。

大师姐和赵师兄,技术上是把好手,管理、开厂这些门道,俩人是一抹黑,再说他们还得忙操作系统那头,分身乏术。

没辙,陈峰只好把许蔚从金山酒厂给拽过来了。

没想到,许蔚一来,给他个大大的惊喜,这姑娘是真有两把刷子,十里洋场的商业世家,底子就是不一样。

她来没几天,厂里里外外就给她捋得井井有条。

陈峰被解放了出来。

接着就是招人,许蔚打算从国营厂挖墙脚,开的条件那叫一个诱人。

这年头,大部分人月工资也就几十块,国营厂的高级工程师也不例外。

许蔚倒好,直接喊出一个月五百,年底还双薪,这消息一登报,轰动一片。

还真别说,真让她给挖到了宝贝。

一个是飞机元件厂退休的工程师,马振东;另一个是电子仪表研究所的胡鞍山。

这两位一来,传呼机生产的技术难题算是解决了,剩下就是招点普工,培训培训,流水线就能跑起来。

那被挖的俩单位,心里自然不乐意,但这时候宁海大学校办企业的光环就起作用了。

要是换个民营企业,人家早闹翻天了。可这是宁海大学啊,想想算了。

你看人家老师住的房子,再去跟宁海大学较劲,回头自己员工先不干了。的嘞,不闹了!

不光没闹,那俩国企的领导还主动给尚校长打电话,说是支持宁海大学,给你们送人才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