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直播鉴宝:别叫我把头

作者:地摊上的拖鞋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1章 刚才我声音有点大了

书名:直播鉴宝:别叫我把头 作者:地摊上的拖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2

何涛的一番话,让陈总陷入了沉思。

原来,是这样的吗?

合着他之前骂的狗日的盗墓贼,其实把自己也骂进去了?

陈总怎么想都不能接受。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刚好这时候二伯端着茶水出来了,他赶紧迎了上去:

“二伯,你跟我过来一下。”

“好,等会儿啊。”陈二伯还不知道等下会发生什么,笑呵呵的递过一杯茶说:“来,你帮忙给门外那个女娃端杯茶过去。”

“我去给何老师端茶。”

“不用,茶先不急着喝,何老师现在估计也不会喝你泡的茶。”陈总直接打断道。

“你还是先给我解释解释。”

“为什么,我们家祖坟的牌坊,会在你这里?”

“牌坊?老五你在说什么啊,哪有牌坊?”陈二伯疑惑的答道。

“装,继续装,你当着我的面装就算了,何老师在这里,他都鉴定完了,你还在装什么啊?”

陈总真的有被气到,在何涛和他二伯之间来回的踱步,拳头都攥紧了,但是又没法直接发泄。

“好了,陈总你先冷静点,我来说吧。”

何涛主动站出来,拍拍陈总的肩膀让他休息一下,免得走来走去晃的人头晕:

“二伯,这块石头,你是从哪儿得来的?上面有字,还有花纹,看起来不简单。”

“这块……”陈二伯走到何涛手指的地方,歪着头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不记得了。”

“这些东西搬过来有点久了。”

“我老了,记性有点差,前几天又在门上撞了一下。”

“你还装失忆?!”陈总受不了,又站起来大声说道:“不行,这件事必须要说清楚,我要打电话给大伯,让他回家来治你……”

“老五你到底在说什么啊?怎么回来以后,傻不拉叽的,和于亚军一样了?”

“别急,陈总,咱们慢慢分析问题。”

何涛好说歹说,才让陈总重新安静下来。

至于陈家二伯,不记得了不要紧,他会一点大记忆恢复术。

“二伯,那你再看看这件东西。”

何涛走到旁边,指着墙边一截八边形的石柱说道:

“这么粗的柱子,你应该记得吧?”

“嗯嗯,这个我记得。”陈二伯点点头,指了一下陈总说:“这是从他家搬出来的。”

“你放屁!我家什么时候有这么根柱子了?”陈总立刻反驳道。

“就是从你家搬出来的,院墙角落那些坛子旁边,不信你可以问你爹。”

“好,你等着,我现在就拍照问我爹。”

“拍,你赶紧拍,傻不拉叽的……”

两叔侄针尖对麦芒,何涛在旁边静静的看戏。

等陈总拍完照了,他才轻轻咳嗽一声:

“咳咳,关于这个柱子,忘了说了,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石望柱,又叫华表。”

“完整的时候,应该是五米以上,这段应该是被人切割过了。”

“石望柱是干嘛的?”陈二伯虚心求教。

“放在墓室门口当标志物的,像旗杆一样。”何涛非常专业的解释道:“牌坊是神道的入口,望柱则是放在神道两边,用来指路的。”

“原本的作用,和咱们街上的路牌差不多,只不过后来基本就是用来装饰了。”

“呐,这一段,应该是华表的顶端部分,上面雕刻着祥云仙鹤,寓意长寿。”

“这个图案,在古代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能用这个东西的墓主人,起码也是三品了。”

“三品?那不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吗?”

陈二伯有些迟钝的问了一句,接着扭头看向自家侄子:

“老五,你爸什么时候,把咱们祖坟上的柱子,都给搬家去了?准备迁坟吗?怎么不说一声?”

“还在造谣,这明明就是你搬的。”陈总忿忿不平的说道:“等一下,我爸来消息了……”

“……”

陈总低头看了一眼手机,然后突然就没声了。

何涛等得挺无聊的,想走到对方跟前看一眼啥情况,但是陈总反应很快,啪的一下闪开了。

“怎么了,你爹怎么说?”陈二伯在旁边问道。

陈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好意思啊,二伯,刚才我声音有点大,没有吵到你吧?”

“何老师,这两件东西不用研究了,这个望柱,还有牌坊,以前都是我家里的东西。”

“现在放在我二伯这里也蛮好的。”

“具体的情况有点复杂,晚点,我爸打电话给二伯你解释。”

“行,那我等着他的电话。”陈二伯哼哼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何涛倒是挺好奇个中内情的,但陈总不说,他也不好意思追问。

一直到后来,无意中问起陈二伯,他才得知:

原来这些石雕、石刻,之前被县文物局收走了,陈总的老爹托人找关系,用另外几件的文物交换了出来。

把石柱直接放回墓前怕被别人偷,所以一直放在家里。

至于用什么文物换的,二伯也不清楚,但据说是“祖传”的青铜器,非常的珍贵。

不过这是后话了。

……

叔慈侄孝的大场面过后,何涛跟着陈总回县城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继续来探墓。

为了保证结果尽可能的准确,何涛特意让陈总帮忙,在县城里买了把洛阳铲。

打洛阳铲不光是为了看封土,有时候也能发现隐藏的盗洞,仅就探墓这件事而言,“下铲看看”基本上算最有性价比的方法。

几人从昨天发现于亚军的地方出发,一路向上。

沿途,何涛一直在尝试找石羊、石马,但什么都没找到。

一直走到一个明显的山坡,几人才在他的指挥下才停下来。

“这里地势不错,我下洛阳铲,看看地下到底怎么回事儿。”

何涛还是刚入行的时候,学过怎么打洛阳铲,这么久没干活,手法很生疏。

还好另外两个人啥也不是,就这,还觉得他厉害呢。

铲子打下去不到二十厘米,就好像顶到了什么东西,再怎么用力也插不进去了。

“肯定是找到墓了!”陈总看到这一幕,在旁边激动的喊道。

“没这么快,应该是祭台的台阶。”何涛摇摇头解释道:“墓室要是这么浅的话,等于让盗墓贼吃免费的自助餐,这里也应该早就被挖的不成样子了。”

“来,咱们继续往前。”

何涛往前走三步,再下铲。

依然是二十厘米左右的位置,就顶到了石头。

这验证了何涛之前分析的没问题,底下就是通向祭台的台阶,只不过被埋起来了,有可能是泥石流导致的。

陈总祖坟的规模,比想象的要大。

何涛这种三步一下铲的办法,测的非常准确。

就是太磨叽了。

陈总刚开始看得津津有味,时间一长,发现有点无聊。

偏偏女秘书在专心摄影,他不好干什么。

“何老师,你先探着,我去前面探探路。”

“嗯。”何涛敷衍的应了一声。

一个小时后,何涛终于找到了主祭台所在的地面。

“陈总,找到了。”

“陈总?哈喽?”

“人呢?诶?秘书怎么也不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