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汉献帝:丞相,朕真不会法术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3章 两派和睦,兄友弟恭,袁绍放心吧!(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穿越汉献帝:丞相,朕真不会法术 作者:大罗罗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7

许县城内,原本的颍川侯府现在已经换了招牌,气势恢宏的大门的门楼上,第一次挂上了“大将军府”的牌匾!

这块牌匾可不是随便挂挂的,袁绍今儿让人挂出这牌子,其实就是要试探一下他手下那群冀州派、幽州派豪族的态度。

如果这帮冀州、幽州的“黄老爷”一跳八丈高,对于袁绍“迁都”许县的苗头表示坚决拒绝,那他就得“三思而后迁”迁肯定是要迁的!

就如淳于琼分析的那样,这“都”,袁绍是必须要迁的!他只有迁到许县,背靠汝南,才有可能一手拉住颍川士族,一手控着汝南的土地、人口,才能建立起忠于汝南袁氏家族的袁氏部曲。

这袁氏天下,才能形势大好!

如果冀州、幽州的“黄老爷”还算好说话,不激烈反对迁都,而是要和袁绍谈条件,那袁绍也愿意和这边冀州人、幽州人好好谈一谈。

毕竟这个天下还没完全打下来!

天下世家的敌人刘协,还好端端的在雒阳坐朝堂呢!所以无论冀州士族和幽州士族还需要袁绍这个士族们的大将军领着他们继续把士族天下打到底!

而袁绍也同样需要冀州世家、幽州世家出力出钱帮助打刘协那个仙帝!

所以袁绍和田丰、审配、阎柔、鲜于银这帮人还是可以谈的。

至于颍川士族,不用说,一定是百分之百支持他袁绍的!

刚刚喝了一大碗符水的袁绍,这会儿心情舒畅,看着底下向自己行礼的幕府重臣们也顺眼了不少。

“大将军,臣等刚才入府的时候发现府门上的牌匾换成了大将军府不知是何意思?大将军是不是想将幕府迁到许县?”

幕府重臣行礼完毕后,冀州派的首领田丰就第一個提出了“更换门牌”的问题。不过他并不是气势汹汹发问的,而是面带微笑向袁绍提问的。

“元皓,你误会了,”袁绍笑道,“孤不是要迁幕府于许县,孤只是要在许县建立一个行大将军府这样孤就能在必要的时候坐镇许县,指挥黄河以南的军务了。”

袁绍多少还是有些心虚,不敢大明大方承认自己就是想迁都,而是来了个折中,分两步走,先在许县设立一个行大将军府,然后再找机会把“行”字拿掉。

听见袁绍提出设立“行大将军府”,田丰直接笑起来了:“大将军果然是臣等之表率!只是大将军坐镇许县时,邺城由谁来镇守?大将军的冀州牧,又该由谁代理?”

什么?

田丰不反对?

有古怪!

袁绍马上就起疑心了。不是他有疑心病,而是控制“首都”对于一个士族派系来说太重要了!

颍川派对于之前的曹操为什么重要?还不是因为曹操势力之前的两个“首都”颍川和荥阳,都在颍川派的掌握之中!而荆州的南郡士族也是因为刘表将治所摆在了南郡的襄阳,才让他们变得非常重要。袁绍之前的“首都”在冀州,所以冀州派就是袁绍麾下最强大的士族派系。

而刘协的都城雒阳、长安周围因为被董卓、李傕、郭氾等人反复蹂躏,所以没有强有力的士族派系,这才让刘协可以扶植“汉武卒”为其所用,他的命运也不在世家大族掌握之中。

“元皓,”袁绍问,“你觉得谁可以在孤离开邺城时代管幕府和冀州?”

“当然是三公子了!”田丰立即推荐了三公子袁尚。

“显思”袁绍面带犹豫。

他当然不想传位给袁尚了。他现在中意的继承人是长子袁谭!袁谭打下青州、徐州,又迎回垂拱天子刘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袁谭和颍川派关系很好,由袁谭即位,定都许县,肯定是最稳的。

不过袁绍也不打算自己出面驳田丰的面子,于是他就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手下的颍川派。

“大将军!”

看到袁绍投过来的眼神,颍川派的首领荀谌马上发声道:“臣也觉得三公子可以在大将军坐镇许县时留守邺城臣建议让三公子出任魏郡太守!”

什么?袁绍大惊。

颍川派和冀州派怎么又一致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是什么状况?

身为主公,手底下至少得有两个派别互相狗咬狗啊,底下人怎么能团结一致呢?他们团结一致了,袁老大就要如坐针毡了!

“大将军,”袁绍的老心腹淳于琼又接着说话了,“如果你北上邺城主持河北军务了,豫州和许县,又该由谁来镇守?”

袁绍压根就没打算返回邺城,所以也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下被淳于琼给问住了,正打算临时现琢磨的时候,郭图就发话了:“大将军,大公子德才兼备,又有攻取青州、徐州之功,最适合在大将军北上时镇守许县和豫州臣建议由大公子出任豫州牧!”

“豫州牧?”袁绍愣了下。

州牧的地位高于刺史!现在袁绍阵营当中,只有他是州牧,袁谭、袁熙、高干都是刺史。

如果袁谭这次被提升到许县所在的豫州的州牧那就等于宣布了袁谭是袁绍的继承人!

虽然袁绍的确想立袁谭,但是现在就明确这个事儿,是不是早了一些?

想到这里袁绍又把目光投向了河北派那边。

“大将军,”河北派的审配道,“臣以为大公子可以胜任豫州牧一职!”

怎么回事?你们又一致了?

袁绍顿时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河北派、河南派居然不吵架了!

袁谭、袁尚好像也不争继承人了!

这什么意思?

河北、河南两派和睦,袁谭、袁尚兄友弟恭?

那袁绍这个当主公和当爹的,是不是可以安心去了?这还没到时候呢!刘协那个乌鸦嘴给他袁绍算出来的寿数还有两年多近三年呢!

袁绍深吸口气,又眯着眼睛感觉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然后才沉着声问:“那么青州刺史一职该由谁来接任?”

“田元皓可以出任青州刺史!”审配大声道,“另外,沮鸿志可以出任兖州刺史!”

河北派要拿下两席刺史!

袁绍又扭头看向颍川派的人们。

“大将军,”淳于琼道,“臣以为田元皓、沮鸿志一定可以为大将军管好兖、青二州。另外,徐州刺史一职可以给孙伯符,扬州刺史一职可以给荀公达。”

很显然在州牧职位分配上,河北、河南两派已经在私底下交换过意见了。

河北派拿下兖州、青州,河南派拿下扬州,同时再让河南派支持的大公子袁谭当豫州牧当然了,荀攸现在并没有投降袁绍,他只是曹操推荐,刘协委派的扬州牧。

另外,孙策也给个徐州牧,以换取他在表面上臣服袁氏幕府。

这安排,就是一个周到!

袁绍你就说服不服吧?反正不服也没用,大家都一致决定了,袁绍要不服的话,那刘协给他算的命恐怕就要不准了

袁绍“服”的脸都青了但是河北、河南两派都说好了,很可能袁谭、袁尚都在私底下交换过意见了,他这个当主公的,当爹的,还能不答应?不答应就是不忠不孝了。

而且,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

幕府之内,派系和睦,兄友弟恭,上下一心,固若金汤他袁绍就算今天死了,袁氏幕府,也不会就此垮台!

袁绍铁青着脸笑道:“好,好,诸位所议,皆深合吾意!这样吧,孤立即小令委任吾儿谭为豫州牧同时遥领平原令,吾儿尚为魏郡太守兼邺令委任孙伯符为徐州刺史、荀公达为扬州刺史,田元皓为青州刺史,沮鸿志为兖州刺史诸位以为如何?”

“大将军英明!”

底下的河北派、河南派这下完全满意了,一起向袁绍行礼喊“英明”了这么一个又忠又孝的主公,他能不英明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