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汉献帝:丞相,朕真不会法术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0章 这是个有限责任朝廷!(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穿越汉献帝:丞相,朕真不会法术 作者:大罗罗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7

开设面向劳苦大众子弟的学堂,在许多世家大族垄断的封建社会中,其实也是神棍的业务!

不过五斗米道现在没怎么开展这项业务,并不是不想,而是书籍太贵

“师尊有所不知,”张鲁赶忙解释道,“办学传道之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们米道也想广收门徒,悉心栽培,可无奈”

“阿姜,”刘协打断了张鲁的话,“把《三卷真经》的印刷版给你张师弟看!”

“师弟,请看。”张姜现在可以管自己原本的师尊叫师弟了,随后她又拿出一本早就准备好的印刷版的《三卷真经》纸质线装本,交给了张鲁。

印刷版的纸质线装本这玩意儿的进步意义可比炫酷的热气球大太多了!

虽然这本纸质的印刷线装扮的《三卷真经》无论从纸张质量和印刷技术上都是很差的,但是它真的很便宜,还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

“这是”张鲁还是第一次拿到纸质书籍呢!

这年头的纸质量不好,难以长久保存,所以很少有人会费那力气抄上一整本书——抄起来费劲,又保存不了太久,哪里有竹简和木牍好?

“这是用雕版印刷之术大量印刷出来的,”刘协道,“在印书的刻板做好后,雒阳理工藏经阁的外门弟子和工匠最多一天就能印出整整几百本《三卷真经》!”

“一天几百本?”

“这也太多了吧?一年岂不是能制作十多万本?”

张鲁和张卫都震惊了。

这年头书籍那可是世家大族的传家的“宝”,所谓“经史传家”其实就物理意义上的一卷卷竹简、木牍传家。现在捏在张鲁手中的《三卷真经》如果要抄在竹简、木牍上,那起码是一二十斤重,堆起来就是整整一桌子书!

这种书要制作十多万套,这可是个大工程,根本不是雒阳理工藏经阁的外门弟子和数量不多的工匠能完成的。

看到张鲁、张卫一脸不可思议,刘协则笑着解释道:“这雕版印刷术,就是把要印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画,先刻在木板上,要印刷的时候,先在刻好的木板上刷一层油墨,然后再把纸张铺上去,再拿个模子压一压,就印好了一个板子一天印個几百张轻轻松松,如果不是裁剪装订忙不过来,一天印个几千本都是有可能的!

能印的可不仅仅是《三卷真经》,诸子百家之书,还有雒阳理工所传授的算、理、化、医、农、牧、工等各科书籍,也都可以刻板刊印如何?有了足够的书,咱们仙道有可能广设学堂吗?”

“有可能,太有可能了!”张鲁大喜道,“不仅能广设学堂,还能大大加快仙道传之于四方的速度!”

张卫补充道:“不瞒天家,如今米道之中,大部分的祭酒都不认得几个大字,也没看过什么书,真要让他们讲经说法,根本就说不清楚。家兄也想让他们识得一些文字,但奈何书籍稀少金贵,教书的先生更是奇缺,也只能想想罢了。”

“哦,”刘协点点头,又问,“那你们带来雒阳的那些少年都认字吗?”

“大部分是不认字的,”张鲁回答道,“但都是臣等从三辅难民和汉中百姓之中挑选出来的,样貌端正,且聪明伶俐的少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不认字的少年,还聪明伶俐刘协心想:这不是那个“土鸡国”的苏丹近卫军吗?挺不错啊!这也是个平头百姓的上升通道不是?历史上的“土鸡”近卫军不仅从军,还有许多人当了苏丹的厨师和金库总管,还有许多人最后补了帝国官僚的缺!

相比那些奥斯曼贵族出身的官僚,这些少年近卫军出身的官僚应该素质更高,干劲更足,对苏丹也更加忠心吧?

想到这里,刘协顿时就眼前一亮。

而张鲁的话还在继续:“天家若觉得他们还堪教养,就让雒阳理工的外门弟子教他们读书写字,传他们《三卷真经》,教他们用兵打仗,这样他们将来就能为天家传播仙道于四方了!”

这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仙道骑士团”?刘协点点头,这思路也不错,和“土鸡”近卫军也不矛盾嘛!

而且还可以把这些“少年仙道学徒”变成仙道祭酒、大祭酒、治头大祭酒的重要来源

“好,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刘协点了点头,“阿姜,你回头去安排一下,把公祺带来的少年全部收入雒阳理工学院,可以新设一个少年班,先由外门弟子中的年长者去教授他们读书识字和武艺,等两年之后,再进行考核。其中优异者可入学院外门,由亲传弟子传授他们更加高明的仙术和兵法,成绩普通者,再送入普通的仙道学堂学习,三年后再考一次,看看能不能入雒阳理工外门,还不行的话,或由仙道总门安排,或入伍从军!”

说到这里,刘协又把目光转向了张鲁:“公祺,吾刚才提到了仙道总门这事儿你怎么看?仙道总门设在哪里合适?”

“师尊是仙道之主,雒阳理工又是传法圣地,这仙道总门当然要设在雒阳。”张鲁马上回答道。

“总门之下呢?”刘协又问。

“学生建议应当设立了法、地、财、侣四堂,分管仙道门内事务,”张鲁侃侃而道,“法堂,则是主管仙道门规之堂!族有族法,门有门规这道门之规,当然是师尊来定,弟子们来执行了。

地堂,则是为师尊监管天下各治的堂!如今的五斗米道只是在益州、三辅、凉州设立了二十四个治,将来咱们仙道之治,当遍及天下!这些仙道之治,都应该处于地堂的监管之下。

财堂,当然是为师尊管理仙道之财的!至于仙道的财,学生能想到的来路,就是向入道之人收米,为人治病痊愈后收米,治不好后办丧事收米具体怎么收?收来的米又怎么管理和分配,都应该置于财堂监管之下。而且各治还应该上缴一部分收入给总门,这部分上缴的财物,也应该由财堂来管。

至于侣堂,则是替师尊管仙道人事的。治头祭酒、大祭酒、祭酒都应该由侣堂委派、监督和考核”

张鲁提出的“仙道总门”和“法、地、财、侣四堂”,其实就是个仙道版的“小朝廷”。如果说,这个“小朝廷”和大汉朝廷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大汉朝廷是个“无限责任”朝廷,要对统辖地区负全责,搞不好就得完蛋,完蛋了还是无限责任,皇帝家没准就跟着陪葬。

而“仙道小朝廷”则是个“有限责任朝廷”,它不需要为任何地盘负全责,它只管有限的两块儿——一是管和“修仙、升天”有关的事情;二是为寒门素族、升斗小民向世家大族争一些利益。

如果管不好,那也是有限责任,大概率不会连带着仙帝一家一起完蛋,最多只是仙道的一部分会损失。

而只要“仙法”被不断证明是正确的,整个仙道就不存在完蛋的可能!而要证明“仙法”是错的,唔,后世有可能证明科学是错的,修仙是正确的吗?现在刘协是让他的“仙术”占领了科学的阵地了!

而且,这个“有限责任朝廷”在进入某一地时,是不必建立完全统治的,所以它是可以和当地统治者共存的,也可以成为当地统治者的助手——这个“当地统治者”不一定是土著君王,也可以是大汉的诸侯王。

由于仙道小朝廷是个“有限责任”的朝廷,所以它是可以先于大汉的天兵进入某地的。也可以在大汉天兵干完事儿,诸侯国建立后,再进去负责控制当地人民的思想。

总之,它可以干很多“无限责任朝廷”不能干,也干不了的事情,还不必承担太多的责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