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八章不叹别离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二先是惊愕,对这种热情有些不知所措。在家里的时候,他跟老四的关系说不上好。

但毕竟是手足兄弟,一奶同胞,五六年没见,所以才有他这趟轻装疾行,就为了看看自己这个许久未见的老弟,还有就是想要知道目前四弟在江淮攒下了多少家底,能够对接下来的征战起提供多少资源。

李二身后的武士们也是有些诧异,因为他们一开始被拦在门外,全都憋着气呢。

想着二郎这兄弟还挺大的谱,我们这么远跟着二郎来见你,就被你拒之门外了?

却没想到,下一刻人家兄弟鞋都没穿就出来迎他二哥了,害我们这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韩全在后面把靴子和袍子拿过来,李元徽这才穿上靴子,胡乱把袍子披上。

“让二哥见笑了。”

李二看见已经是司空、扬州牧、大将军的四弟,相比也是难得漏出这么毛躁的状态吧?

当即也笑了几声,“哈哈哈,四弟。”

兄弟两人并肩入城,李二进了城之后,不禁的连连点头,对关内士卒营房的状态,和军容风纪等有了很直观的印象。

有些军队,在没上战场之前,你看下他的营房和行军队列,就能看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不是说内务搞得高,战斗力就一定强,而是营房内务以及队列都关系到一支军队的纪律。

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自然战斗力不会差。

李二从取道三关来往淮南,一路上路过了寿春合肥两个战略要地,还在合肥休息了一夜,也见识了合肥的防务和驻军水平,随后跟随水师来到东关,更是印象深刻。

“四弟治军的本事,已经颇有名将之风了。”

“二哥说笑了,我这就是胡折腾,没有二哥的胆气和将略,就只能在军规军纪,和这些防御工事上下下功夫。”

说着话的功夫,兄弟两人来到了南面的关墙。

李二看着关外的魏军联营,也是眉头微皱。“原以为江东无人,不过观此连营,这曹元静果真不可小觑,他在此立营,整个淮南都不得安生啊。”

李四点头道:“二哥说的不错,他在这里扎营,我如鲠在喉,不得轻动,不过还是有些好消息的,昨日吕钦回报,豫章郡已入我手,我令吕钦在鄱阳湖内练治水师,所以昨也多喝了几杯,以至于二哥伱来的时候,尚未醒呢”

“哈哈哈,”李二闻言笑了笑,然后道:“酒要少吃,事要多知,切莫饮酒误事。”

李四点点头:“二哥说的我记住了。不过二哥你可有什么破敌之法?”

李二很严肃的摇了摇头,然后道:“曹元静如此立营,不管是正兵奇兵,想要退敌都得攻他的营垒,濡须一带和对岸的芜湖都在他手里,相比不用担心运粮的问题,所以想要破敌,没什么取巧之法,只有在大江水战之中赢下江东水师,封锁大江断其粮道你不是让吕钦在鄱阳湖大练水师?破敌之法你应该想到了才对?”

李四道:“话是这么说,但我觉得我这法子,有点笨啊,又耗时费力”

李二却摇了摇头:“四弟,你用兵尚正,本就暗合用兵之道,面对曹元静这种对手,本就没什么奇谋妙计,江东深沟高壑,营垒坚固,而四弟你凭关据险,更要沉得住气,秦赵长平鏖战三年,最后也是断了赵军的粮道,才能逼得赵军进行决战,你既然已经有了成算,莫不如放心大胆去做该急的不该是你啊。”

李四闻言笑了笑,“二哥言之有理。”

不一会的功夫,张坚、朱德裕两人听说李二郎到了也纷纷过来见面。

张坚和朱德裕都是跟李二在长安结识的,几人在上元夜也算有过共事之谊,见面之后纷纷叙旧。

让李二有些惊奇的是,老朱和张坚,这两个当初他就看着像是雄才的,果然成了老四的得力臂助。

李二在东关待了几日,整日的就是跟李元徽看地形地势,和军队驻防情况。此外就是跟李四麾下的一众将领攀谈交流。

对于常雁衡、罗士襄、张镇恶等一众猛将的骁勇也展现出极大的喜爱。

而江淮众将对于大将军之兄长,名震天下的李二凤,这样一位战神一样的人物也是多了几分敬重。更是对其展现的气度风范所折服。

当然,这不是说众人就要改头换面,投效李二凤的意思,纯粹是英雄惜英雄般的互相欣赏。

毕竟李二凤在他们看来固然是英武果决,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但宽厚仁德,坚韧不拔的李元徽同样有英杰之姿。兄弟两人算得上各有千秋。

虽然只论用兵,李四的名气,看似没有其兄长的骁勇善战一万无前的锐气。

但其勤于用事,稳如泰山的风格也同样让天下英雄不敢小觑。且一步一个脚印,地盘越打越大,兵马钱粮越打越多。

虽不及李二七战七捷酣畅淋漓,但在很多人看来,李四已经颇有些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既视感。

几日之后,李二要回了。本来就是心血来潮看望一下兄弟,荆州那边也还有一堆事等着他。

“二哥何不再小住几日,我们兄弟过年未见,这刚一见面就要分别了。”

渡口出,李四和李二并肩而行,颇有些惆怅的说道。

李二笑道:“哈哈哈,大丈夫志在四方,四弟你如今也主政一方,何必作此态?等到这场仗打完了,你定要回趟长安,父亲也时常惦记你。”

李四道:“如今江夏、南阳、豫章诸郡已经克复,等到此间战事结束,我定然会前往长安拜见父亲和诸位兄长。”

李二点点头:“话是如此说,但四郎你还是要小心行事,不可操之过急。”

李四嗯了一声,“我记得了。”随后拱手道:“二哥,一路平安。”

李二笑了笑,然后拍了拍李四的肩膀,登上船之后一摆手。

“走了。”

等到大船远去之后,李四才长叹一声,然后转向往关城方向步行走去。

身后跟着一同来送行的老朱和张坚,这两人还以为李四是因为跟兄长作别才哀叹。

本想着劝慰几句,但两人偏偏都不是巧思之人,也就没张口说什么。

李元徽真正哀叹的事情,并非别离。

眼下李家正处在飞黄腾达的关键时期,现在还好,李家诸位兄弟还处在齐心协力,共兴家业的阶段。

但随着众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的是。他们每个人都会聚拢起一批谋士武将,形成一个个的利益集团。

最后就算兄弟们顾念旧情,不忍手足相残,但各自的背后的利益集团也会推着他们向前走。

去争,去抢,去夺。

为了那把现在还不属于老李家的椅子。

没有撤退可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