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5章 勿失其志

书名: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诸葛亮也在一旁补充道:“陛下,法度乃国家之根本,当以公正、严明为要。在制定法度时,应广泛征求民意,确保法律既能维护社会秩序,又能体现人民意志。”

刘伯温则进一步细化:“法度之外,还需设立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和考核,防止贪腐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

鲁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科举制度乃选拔人才之良策。当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文举外,还可设立武举、商举等,以吸引各类人才。”

诸葛亮则强调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科举制度的核心在于公正。当设立严格的考试制度,确保选拔过程公开透明,避免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

刘伯温却是话锋一转,道:“陛下,当加强中央集权,明确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确保政令能够及时传达至各地。此外,还应加强官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范蠡则从经济角度提出了看法:“内部治理不仅关乎政治,还与经济密切相关。应当加强财政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同时,鼓励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为内部治理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时,诸葛亮轻抚羽扇,缓缓开口:“陛下,臣以为,武朝之治,还需注重平衡。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刚柔并济,方能长治久安。此外,我们还应重视教育,培养百姓的忠君爱国之情。”

刘伯温接过话茬:“陛下,诸葛亮所言极是,在此基础上,臣斗胆提出一个原则。”

“‘以民为本,法治为先,德治为辅,教育为基’。此原则贯穿武朝治理的始终,无论是制定政策、选拔人才,还是处理政务,都应以此为准则。”

.........

就这样,秦川只说了一句话,就微微颔首,沉默不语。

不是他不想说话,实在是他插不上话。

这五人坐在一起,就这样唠了足足三个时辰,终于定制出了一个适合武朝的国策。

而这个国策,秦川看来看去,有些愣住了。

一个武朝原则,这...不愧是历史上的顶级名将,在策略,真的绝了!

.......

送走李斯、范蠡、鲁肃、刘伯温等人后,秦川的书房内只剩下了他与诸葛亮两人。

张让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太和汤”。

他恭敬地将托盘置于桌上,然后退到一旁,静候秦川的吩咐。

秦川看着眼前的“太和汤”,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无奈的笑意。

他心中暗想:“这太和汤,名字倒是雅致,实则不过是白开水罢了。”

他转头看向诸葛亮,发现对方也正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秦川轻轻一笑,打破了沉默:“孔明先生,你如何看待这‘太和汤’?是否觉得其名不副实?”

诸葛亮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所言差矣。”

“‘太和汤’之名,虽源自白开水之实,但水乃万物之源,生命之本,其性平和,能容万物而不争。”

“正如陛下治理国家,需以平和之心,包容万物,方能成就太和之治。”

秦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

他端起碗,轻轻吹了一口气,然后小啜一口,感受着那温热的水流滑过喉咙的感觉,很舒适。

“孔明先生所言极是。”

秦川放下碗,没忍住内心的好奇道:“孔明,那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锁,八阵图,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诸葛亮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羽扇,带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韵味。

他微笑着回答道:“千机意无尽,万象皆玄枢。”

“此言非虚,世间万物,皆有其理,皆含其机。吾所创之物,皆源自对天地自然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心物性的细致观察。”

“木牛流马,乃是为了解决蜀道之难,运输粮草之困。吾观山川地势,悟出以木为骨,以轮为足,借助地势之利,便可轻松行走于崎岖山路之间。此乃顺应自然,化繁为简之道。”

“诸葛连弩,则是为增强军队远程打击能力而创。吾见单弩之力有限,遂思如何使其连续发射,以增威力。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连弩,一弩多发,势不可当。此乃创新求变,精益求精之心。”

“孔明锁,非为锁物之用,实为益智之具。吾设计此锁,旨在启迪人心,锻炼思维。其结构精妙,非智者不能解。此乃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之趣。”

“至于八阵图,则是吾兵法与阵法之集大成者。吾观天地之变化,悟出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之理。八阵图变化无穷,可攻可守,进退自如。此乃洞察先机,运筹帷幄之智。”

诸葛亮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一种超凡脱俗的自信与从容。

他继续说道:“其实,你我都不属于这个时空吧。”

秦川听到这话,愣住了。

他看着诸葛亮,有些呆滞地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诸葛亮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羽扇,一脸温和笑意道:“千机万象,总有端倪。”

“我且问你,你所在的时空,华夏可有一统?百姓可有安居乐业?”

秦川看着他,突然笑道:“嗯!统一了,而且比你所在的时空,还要大!百姓生活得也很好,甚至,东风也能随时被我们借到了。”

诸葛亮脸上多了一些释怀。

秦川不知道丞相的这抹释怀是在释怀五丈原的那一场雨,还是在释怀白帝城的托孤之诺。

亦或者是,无法克复中原的遗憾。

但只是看见诸葛亮已经轻摇羽扇,对着自己温和一笑。

随后便向着殿外而去。

在快要到门口时,诸葛亮才开口说道。

那声音,传到秦川的耳中,他的眼眶一下就红了。

“承蒙后世之爱,亮由是感激,华夏之路慢慢其远,尔辈勉力行之,勿失其志,勿忘其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