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战国之东帝

作者:腊月青梅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九章 礼法治国

书名:战国之东帝 作者:腊月青梅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荀况闻言,变得严肃起来。

他知道齐王问的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说百姓的爵位,还包括现在齐国贵族的爵位,甚至还包括田氏宗亲的爵位。

齐国以孝治国,而且田氏宗亲的实力在齐国非常强大,不能简单的对付。

想着,荀况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大王,秦国以法制人,而我与秦国截然不同。我齐国推崇孝道,故,臣以为齐国欲制人,所有的齐人,包括百姓,官员,甚至贵族,就需要以礼法制人。”

“礼法?”田冀一怔。

前面在制定爵位这一块,他自己也是有深思熟虑的,不需要荀子提醒,就能进行推广。

但是,关于削爵位,是他一直苦思而不得的大难题。

如今天下战事频繁,战场上立功的人非常多。就好比不久前的破燕之战,田单便率军杀燕军六万余人了。

这一场战争下来,最起码有两三万人立功。

齐国百姓超过百万户,以一百万户百姓计算,伍长就有二十万。二十万的数量看上去多,但是,仅仅只是一场战争,就多出两三万个伍长及以上爵位这,已经超过全国伍长总数的十分之一了。

如此,日积月累下来,齐国的伍长或者是说等同伍长爵位的人,会越积越多,迟早有一天会将齐国挤爆的。

对于爵位泛滥这种事情,他知道有三种解决办法,其一便是继承限制。

比如秦国那边,贵族子弟没有军功便不能继承父辈的爵位,有军功便可以继承,比如较出名的秦将王离,继承的就是王翦武成侯的爵位。但,秦国那边还是有部分无功贵族子弟是没有继承爵位的。

不过,因为秦人好战,贵族子弟立功继承爵位还是非常多的,所以秦国又想出了第二种办法来限制爵位膨胀。

那就是通过严酷的法律来解决爵位太多的问题。秦国之法,动辄以爵抵罪,动辄免爵为民,甚至历史上连大名鼎鼎的武安君白起都因为不从王命而免爵为士伍,连功勋卓著的白起都不能免俗,更别提其他人了。

而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后世的汉朝,汉朝虽然也无法解决爵位泛滥的问题,但是,汉朝却可以让爵位贬值。

汉高祖刘邦时,汉朝的低级爵位还是有应有的待遇的,但是,其后,汉朝历代皇帝大肆分封王室子弟,外戚子弟,或者一高兴就大规模赐爵。

再后来,汉室眼看爵位泛滥,干脆就泛滥到底,搞出捐献爵位,甚至直接宣布五大夫之下的八个爵位准许民间自由交易,并且没有相应的待遇······

这样,大量的商人豪强给自己搞了一个爵位。然后,爵位烂大街,低级爵位就彻底不值钱了,变成没人正眼看的头衔。

而对于这三种办法,其实第一种无功不能继承爵位的法律,各国皆有。就比如后世很出名的触龙说赵太后,就反应了这个问题。各国之中,除了实封的封君以外,其他的贵族,在继承父辈爵位上,都是有代价的(楚国···)。

但问题是,贵族想要立功,远比平民容易,所以他们继承爵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包括法律最严的秦国在内,都是如此。

所以,现在的天下各国中,齐国的田氏宗亲,魏国的贵族,韩国的公族,赵国王室子弟燕国的贵族,楚国的王室子弟、公族、贵族、封君等等,都是顽疾。

至于第二种设立严苛的法律···齐人富裕而散慢,若是他这么搞,那他必定会成为恶名昭彰的暴君,轻则被内外勾结而死,重则直接国人暴动被弑。

而汉朝那一种,现在齐国正需要爵位激励百姓群臣,若是那么搞,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如何削减爵位、建立合适的免爵制度,避免爵位激增泛滥,这是关键之处,也是保持齐国活力的重要手段。

想着,田冀双眼紧紧的看着荀子。

此时,荀子见齐王看过来,拱手道:“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天子穿红色的衣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衣袍、戴礼帽,大夫穿裨衣、戴礼帽,士人戴白鹿皮做的帽子,穿白色褶子裙···这就是礼的一种表现。

故,臣的意思是,请大王以礼为基础,制定新的法律。然后,通过计算各级贵族的俸禄,为国中贵族制定相应的礼法,规定各级贵族及其家人应该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饰物,享用的食物规格,居住的房屋大小,居家的仆从,外出的亲卫,出行的车马,嫁女的嫁妆,娶妻的聘礼,父母陪葬的规格等等礼节。

就好比一个拥有万户食邑的顶级贵族,那么他每年得到的俸禄就是二十五万石粮食,折合为一千两百余金。然后,大王制定的礼法,需要他每年在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上,就消耗他一千金···”

田冀听到这,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每年的衣食住行就花费这么多,这是不是太多了。

这···

想着,田冀连忙打断道:“先生,若是一个贵族俸禄是一千两百金,光是每年的日常开销就需要一千金,这是不是太奢侈了。”

荀况点头道:“大王,正是要奢侈!如果大王觉得一千金太多,也可以规定为九百金,不过不能鼓励贵族也节俭。”

“嗯?不能鼓励贵族节俭?”田冀一怔,诧异的看着荀况道:“先生,寡人似乎听说先生在学宫之中,常常提倡节俭,为何在寡人面前就推崇奢侈?”

荀况闻言,开口道:“大王,臣之所以提倡节俭,这是针对于百姓而言,百姓收入较低,自然需要节俭才能富裕,才能抵抗灾难战事。况且,齐国富裕,齐国斗富之风流行,上至君侯,下至百姓,都是如此。

故而臣以为对于齐国需要提倡节俭。

而现在,大王询问爵位一事,臣窃以为大王欲以爵位吸引百姓,就必须要扩大爵位的待遇与权势。一旦贵族的权势加重,就必定会积聚财物。

如此,齐国的财富必将向国中大大小小的贵族聚集。可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财富都是有定数的,一个人多了,那么必定就有人少了,财富向贵族聚集,那贫困的就必然是百姓。

万乘之国出现万金之家,千乘之国出现千金之家,百里之地,出现百金之家,这都是国家的危害。而且,一旦财富被储藏在贵族豪商家中,那么国家与百姓就会出现困顿。国家百姓皆贫困,那国家必然就会灭亡。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让财富流通起来。

可是如何让被储藏的财富流通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