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滕王阁前传

作者:西马女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30文会集序

书名:滕王阁前传 作者:西马女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李元婴打坐修养了一刻钟,脸色又好了不少,又摸出一颗药丸用温水化开搓脸,搓了半盏茶时间脸色如同平常一般,他才起身走向第二层院子。

其他人跟在后面一起去第二层院子。

站在门槛外面,李元婴望着院子里好一会儿,大部分士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低声与周围的人交谈,三三两两的士子站起身拿着纸张送到卢承庆与洪州宿老名士桌上,宿老们忙着翻阅品读士子们的文章,整个院子看上去忙忙碌碌的。

李元婴深吸两口气,迈步大踏步走进院子,走到卢承庆身边低声询问:“卢长史,文会进行的怎么样?”

“还有几个士子未完成,交上来的文章已经分类整理,由宿老品读批判。大约还需要半个时辰能弄完。”卢承庆瞄了一眼李元婴,简单汇报了一下文会情况,都督府大堂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到他这里来了。

李元婴点点头,端起茶碗喝了一碗热茶,最后的几位士子也都将自己的作品交上上来。李元婴大体浏览了一下所有作品,有词赋、有神话、有散文、有古体诗、还有新体诗,形式多种多样。

一旁的崔简看见出现在身边的郑嫚恍若在梦中,妻子去蜀中已有半年有余,乍见他欢喜的不行,跟墨白见过礼后,拉着郑嫚到人群后面诉说离别之苦。郑嫚神色复杂地回应丈夫,几次想把大堂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他,看他高兴都忍住了,想着让他多高兴一会儿。

“师父这是让你和大师兄去做什么?”诉说完心中的离别之苦,崔简问郑嫚。

“回滕国祭奠祖先,顺道帮一下小师弟。”郑嫚强颜欢笑。

“小师弟?”崔简一愣。墨家巨子纪律严密,组织森严,结婚后关于墨家的一些信息崔简从不主动去打听,今天听到妻子主动提出他还是很惊讶。

“李元婴,巨子的关门弟子。”郑嫚有些无奈。

“岂不是我是他姐夫?”崔简忽然高兴起来。

“他是得喊你一声姐夫。”郑嫚心里嘀咕道,等会他还要抓你这个姐夫呢!忍不住瞥了一眼人群中的李元婴。

李元婴轻轻咳嗽几声,站起身:“各位士子,此次文会宴举行的很成功,全场276位士子,作品有358篇,有的士子贡献了多篇作品,作品的形式也多样,不一而足,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洪州人杰地灵的主题好,灵韵的洪州大地哺育出数不清的人杰。现在趁各位宿老品评作品的同时,我与诸位理顺一下洪州名士以及因为地灵吸引来的人杰,我们只用一句话形容。”

“大善。”

“端是如此。”

……

下面的士子们纷纷称赞。

“我抛砖引玉为大家开个头,诸葛武侯青衣江石笔定洪州。”李元婴笑笑朗声说出诸葛亮在洪州的事迹。

“好,都督好典故,诸葛玄经略洪州,诸葛武侯治理彭蠡泽留神迹。我说洪崖先生断竹定音律。”一士子闻言即刻起身称赞。

“大善,乐祖神迹无数,我说洪雅丹成遗五井,今叶师上法下善于五井处炼丹,来日必成佳话。”又一士子站起身躬身说道。

李元婴闻言心中一动,道门神人叶法善此刻在洪崖炼丹?这是有人在向他传递信息?还是就事论事儿?李元婴观察那个士子神态并无异常,不像是有人授意为之,再细细观察发现那个士子文武双修,竟然是个化神境高手,李元婴心中犯起了嘀咕。这时又有其他士子发言,他只好暂时作罢。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洪州士子列举洪州辖内人杰地灵的典故多达上百个。卢承庆来到李元婴身旁低声说道:“都督,文会作品品评完毕,词赋、神话、散文、古体诗、新体诗各选出十篇最佳者加以公开宣读,并以嘉奖。”

李元婴点点头,文会举行的不错,士子们的读书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文会的另一个目的虽经波折也完美收官:“各位,大家的作品已经品评完毕,宿老们以文体形式不同各自选出最佳者十篇,与君共赏,适逢年底,都督奖励最佳者一篇一个鹿腿回家过年,其他人一人一个羊腿回家过年,期望各位士子能过个好年。”

“嗡!”全场一阵轰动,一个腿对于富裕家庭不算稀罕之物,可对家境贫寒的士子家可是全家能过个肥年。

洪州宿老们看待李元婴都像是在看善财童子,上百个腿发出去可是不小的花销,读书人虽然彼此之间以文雅之物惠赠,可是到了年关,读书人也想过个好年。这个李元婴这一下正好为洪州的读书人,尤其是家境一般往下的读书人解决了年关吃肉问题。

第一位宿老站出来,他公布的是新体诗最佳者十篇。前九篇一一品评,并给与了极高的赞誉,而后拿出最后一个诗篇,也就是此次新体诗的第一名,是一篇写景赞诗,《南浦飞云》:

《南浦飞云》

章江滚滚桃,抚河依依柳。

江河交错处,雁惊飞云来。

此诗歌写的是洪州盛景的南浦飞云,南浦驿站地处章江与抚河交汇处,桃树与柳树交相杂植,试想秋高气爽之日,北雁惊寒结队南飞,白云流逝绵绵而去,雁飞云走,相互交织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洪州曾有画师做《广润门秋日白云惊雁》一画,画得就是站在南浦驿站回望广润门,广润门上云雁交织的美景,洪州名士对画评价颇高,后又有数人持数金高价再求画,不得以画师连画数副,一时风头无两。此次则是换了一个角度——写诗。两者异曲同工。

这首诗在新体诗十篇最佳者中拔得头筹,在宿老诵读声中,洪州士子叫好声不断。写作者脸上喜气洋洋,甚是得意。

接下来是古体诗的十篇最佳者。

一个时辰后所有文章都以宣读完。李元婴再次走到前面:“各位士子,今天的文会宴圆满结束,届时都督府将会派专人分册汇编成集,诸位每人一集,以纪念此次集会。”

“大都督为文集作序吧!”士子中有人高呼一声。

文会进行到此可以圆满结束了,士子们奔走一天、其他在场的人忙乎一天也都累了,李元婴受伤硬撑到此刻已经颇为劳累,所有人都想着尽早结束,回家休息。可是这么一嗓子,整个院子的气氛明显一滞,目光都看向吆喝的人。

“大都督是弘文馆士子,我想弘文馆士子出手定然不俗,我并无恶意。”那个吆喝的被众人看的不好意思,挠挠头,神色有些尴尬地说道。

众人大笑。这位仁兄也是有趣之人,众人只是看他未作言语就和盘托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

“能为集册作序者必然是洪州最为德高望重,我李元婴初来乍到,当不得此责。”李元婴微微一笑。他从该人身上没有感觉到恶意,于是便推脱道。

“大都督敢为天下先,为士子谋出入,心系天下,定有旷世胸怀,请都督为集册作序。”那个士子上前紧走两步,躬身施礼。

“请大都督为集册作序。”又有几个士子站出来请命。

“额,这……”李元婴一阵无语,明显这群人是狂热的崇拜者,他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文会上一阵激愤昂扬的演讲,调动起士子的读书入仕之心,更加收获一众小弟,小弟们一激动给他增加了任务。

写序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平时,他并不打怵,花上两天时间研究一下文集,根据文集特色作序,奈何今天要他现场作序,再加上他受伤身体疲惫,现在的他快有些吃不消了。

“噗嗤。”人群后面的郑嫚笑出声来,心底暗骂李元婴,叫你再嘚瑟,把自己装进去了吧。

墨白看看李元婴,回头瞅了瞅郑嫚,摇摇头,示意她不要捣乱,他看出李元婴有些不对头来了,心下颇为他担心。

“既然各位一致要求我作序,我当仁不让,洪州的宿老对不住了,李某献丑了。”李元婴扭头回到座位处,闭目养神,一盏茶的功夫,李元婴进入一种恍恍惚的状态,猛然睁开眼,双目射出精光,提笔在手:

永辉三年,岁在壬子,后十月末,会于洪州都督府,文会宴请。士子咸集,群英荟萃。宴罢移居二院,李都督元婴陈词,革命三五,重启旧习,巩固新制,新旧交织,哺育士子。垫足远望,群贤环踞,感洪州地灵;阅往昔峥嵘岁月,人才辈出,叹豫章人杰。

是日也,天高气爽,暖阳高照,具醺醺然。纵横言西北铁蹄踏冰河。俯仰语长安跨马游朱雀,所以游目聘怀,足以天下之时事,信可谈也。

洪州新郡,立中国之中央,西北望长安,东南会蕃州;据江流腹地,西扼蜀地益州,东控吴越扬州,水陆皆备,山水相依,灵气具升,人杰聚集;伶伦据洪崖,断竹定律,凿井炼丹;凤凰舞萧山,神仙眷侣,箫音缭绕;诸葛武侯游青衣江,石笔定乾坤;许旌阳踏浪而来,诛恶蛟,疏河道,兴水利;俱是风流人物。

忆往昔,儒林群贤,荟萃百事:澹台子携三百子至豫章,大兴教化,广布德行;陈藩榻上徐孺子,千里负食祭黄琼;唐郎中辞官归乡,教授常百人;雷仲公拒脏金,持节巡国废污吏;陶靖节猛志逸四海;周士达文韬武略,平湘罗,克江汉。余与诸公希翼洪州诸子,承前志,兴来行,状四海,布德泽。

故诸子兴怀,凭吊先贤,后之览今,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是分门别类,集册成集,聊以自勉。

书写完毕,卢承庆上前观望,等待墨迹干涸的时间,他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一遍,整篇文章无一字修改,无一处涂墨,笔走游龙,一气呵成,文章说不上多么优秀可人,但立意明确,逻辑清晰,行文简单明了,文中对洪州士子登堂入室的殷切期望溢于言表。完全可以说是序跋中上佳作。

卢承庆请宿老名士之首为诸位士子诵读序文,诵读完毕该宿老不吝言辞,大加称赞,言说字字珠玑,情真意切。诸位士子闻言也是纷纷称赞,弘文馆士子这个称呼实至名归。终于在一片嘈杂声中,文会宴终于结束,士子三三两两结伴离场,李元婴卢承庆将宿老名士送走。

当最后一名宿老离开后,李元婴一个猛转身,目光不善地看着崔简:“来人,将司功参军崔简拿下,即可押入死牢。”

崔简当场就让愣在当地,本想着事情好容易结束,可以休息,妻子归家,夫妻团聚,李元婴竟然要抓他:“为什么?大都督,我要知道为什么?”

立刻有人上前控制崔简。

郑嫚站在一旁颇为尴尬,想上前拉他,又想制止李元婴,她是左右为难。

卢承庆也是在懵在当场,不知道发生什么。

李元婴不给他解释,扭身离开,廖兰赶紧跟上,墨白瞅了一眼郑嫚,也转身跟上李元婴。等出了二院,李元婴张嘴喷出一口黑血,整个人往前扑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