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帝天下

作者:骏尔琼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21章 情深化锦章

书名:秦帝天下 作者:骏尔琼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情深化锦章

“启禀陛下,项羽大军在边境集结,人数众多,似乎在筹备大规模进攻!”斥候单膝跪地,语气急促。

沈风和木楠月对视一眼,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涌现出一股凛然战意。“知道了,继续密切监视项羽军队的动向,有任何情况立刻来报。”沈风沉着冷静地下令。

斥候领命而去,沈风和木楠月继续站在城墙上,夜风吹动着他们的衣衫,猎猎作响。

“看来,我们短暂的宁静要被打破了。”木楠月望着远方,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项羽不会甘心失败,我们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沈风握紧了木楠月的手,“不过,这一次,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会再让他轻易得逞!”

为了更好地辅佐沈风,木楠月开始学习兵法和军事知识。沈风自然成了她最好的老师,他耐心讲解兵书战策,传授排兵布阵之法,木楠月也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很快便能举一反三,提出独到的见解。

“你看,如果我们在这里设下埋伏,待敌军进入包围圈,再以骑兵突袭,你觉得如何?”木楠月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谷,向沈风分析。

沈风看着眼前这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心中充满了爱慕和敬佩。“楠月,你真是天生的军事奇才,这段时间你的进步很大。”他笑着说道,“不过,实战情况复杂多变,纸上谈兵终究有限,只有经过真正的战场历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者。”

“嗯,我明白。”木楠月认真地点点头,“我会继续努力,绝不会让你失望。”

两人在书房中研习兵法,探讨战局,常常忘记了时间。有时,沈风会握着木楠月的手,一笔一划地教她书写古代兵法要诀;有时,他们会因不同的战略见解而争论不休,但最终都会相视一笑,在彼此眼中看到更深的爱意和默契。

日复一日,在共同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沈风和木楠月之间的感情也越发深厚。他们不再只是君臣,也不仅仅是恋人,更像是彼此最坚定的战友,共同肩负起守护大秦的重任。

然而,就在这时,蒙恬急匆匆地走进书房,神色凝重。“陛下,项羽的军队已经开始向我们这边推进,而且……”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措辞。

“而且什么?”沈风问道,语气中透着一丝凝重。

“而且,他们的士兵……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有何不同?”沈风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木楠月也放下了手中的竹简,美眸中透出一丝担忧之色。

蒙恬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斥候回报,项羽军队中出现了一批力大无穷、悍不畏死的士兵,他们刀枪不入,不知疲倦,甚至能徒手撕裂我军士兵的盔甲!我怀疑……”他顿了顿,似乎不太确定,“我怀疑,项羽可能找到了某种邪术,用来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沈风和木楠月闻言,脸色皆是一变。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场战争将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陛下,臣以为,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蒙恬抱拳建议道,“臣建议,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精壮士兵,进行特殊训练,传授他们以一敌百的战法,同时,也要研制新的武器装备,以对抗项羽的邪术!”

沈风略作沉吟,点头道:“蒙将军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尽快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臣领旨!”蒙恬领命而去,大殿内只剩下沈风和木楠月二人。

“看来,这场战争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沈风望着殿外,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木楠月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当沈风颁布诏书,准备征调全国资源,全力备战之时,朝堂之上却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陛下,万万不可啊!”以丞相李斯为首的一众文官纷纷跪倒在地,高声反对,“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若是再将大量资源投入军备,只怕会激起民变啊!”

“是啊,陛下!”一些贵族也站出来附和道,“我等世代享受荣华富贵,如今正是需要陛下恩泽的时候,岂能为了区区一个项羽,就让我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放肆!”沈风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怒斥道:“如今项羽大军压境,国家危在旦夕,尔等不思为国分忧,却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简直是鼠目寸光,贪生怕死之辈!”

“陛下息怒啊!”李斯等人吓得瑟瑟发抖,却依然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我等并非贪生怕死,只是……”

“只是什么?”沈风怒目圆睁,逼问道。

“只是……”李斯等人支支吾吾,不敢再说下去。他们心中清楚,沈风已经下定决心要与项羽决一死战,他们再怎么劝谏也是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木楠月缓缓站起身来,她的目光扫过那些瑟缩的贵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诸位大人似乎忘了,”木楠月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如同玉石相击,在大殿中回荡,“如今坐拥天下的,是陛下,而不是项羽!若是秦国亡了,你们的荣华富贵,又能维持多久?”

她的话语如同尖刀一般,刺破了那些贵族们虚伪的面具。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贪婪和恐惧交织的光芒。

“我意已决,”沈风的声音不容置疑,“凡是支持朕的,朕必将重重有赏!若是有人胆敢阻挠……”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寒光一闪,剑锋直指那些瑟瑟发抖的贵族,“休怪朕不念旧情!”

木楠月走到沈风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目光扫过那些贵族,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我相信,诸位都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该如何选择。”

在沈风和木楠月的威逼利诱之下,大部分贵族选择了妥协,表示愿意支持沈风对抗项羽。但仍有一些顽固分子,他们对沈风的统治心怀不满,暗中与项羽勾结,企图趁乱推翻沈风的统治。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项羽,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国国内的矛盾。他得知沈风正在筹备军备,准备与他决一死战,心中不禁冷笑一声。

“沈风啊沈风,你以为你真的能够战胜我吗?”项羽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你太低估我了,也低估了人心!”

他深知,一个国家内部的矛盾,往往比外部的敌人更加可怕。只要能够利用好秦国国内的矛盾,他就有把握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将沈风拉下马!

于是,项羽决定提前发动进攻,给沈风一个措手不及!他派遣麾下大将龙且率领十万精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向秦国边境袭来!

秦国边境守军虽然早有准备,但面对项羽大军的猛烈攻击,依然压力剧增。一封封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往咸阳,令沈风和木楠月寝食难安。

“看来,项羽是打算速战速决了。”沈风看着手中的战报,眉头紧锁。

“陛下,让我带兵去吧!”蒙恬单膝跪地,请战心切,“臣愿率领大军,将项羽贼子赶回江东!”

沈风沉思片刻,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战的地步。他抬头看向木楠月,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

“楠月,朕……”

“我明白。”木楠月轻轻抚摸着沈风的脸庞,柔声道,“你去吧,这里有我。”

“朕很快就会回来。”沈风紧紧握住木楠月的手,语气坚定,“等我回来,我们就……”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深情凝视着木楠月,眼神中包含了千言万语,却最终化作了一个深情的拥抱……

沈风深吸一口气,放开了木楠月,目光坚定地说道:“楠月,等我回来,我们就一同巡游天下,看遍这万里河山!”

木楠月眼中闪烁着泪光,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一个香囊递给了沈风,“这是我亲手缝制的,里面放了些安神的香料,你带着它,就好像我一直陪在你身边。”

沈风接过香囊,紧紧地握在手中,一股淡淡的幽香传来,让他烦躁的心瞬间平静了许多。他转身翻身上马,对蒙恬说道:“出发!”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地朝边境进发。沈风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木楠月依然站在城楼上,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却依然挺拔如松。

他知道,木楠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坚强,但内心深处一定充满了担忧和不舍。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一次出征,凶险万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回来,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实现与木楠月之间的约定。

就在沈风心事重重地赶路时,一名斥候骑着快马飞奔而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京城传来消息,丞相李斯之子,李由,勾结项羽,意图谋反!”

“什么?!”沈风闻言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李斯,他的儿子竟然会背叛自己!

“他们现在何处?”沈风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沉声问道。

“据可靠消息,李由已经集结了一批死士,潜伏在咸阳城中,准备等陛下您离开后,便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项羽大军入城!”斥候跪在地上,语气急促地说道。

沈风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缰绳,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腹背受敌!一边是来势汹汹的项羽大军,一边是潜伏在京城的叛军,他该如何抉择?

蒙恬见沈风沉默不语,心中也明白此刻的局势万分危急,他上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事不宜迟,当立即派兵回援咸阳,剿灭叛贼!”

沈风摇了摇头,他知道,现在若是分兵回援咸阳,必然会削弱前线的力量,给了项羽可乘之机。可是,若是放任李由的叛乱不管,一旦咸阳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沈风左右为难之际,他突然想起了木楠月临行前的话语:“我相信你,就像你相信我一样。”

是啊,自己怎么能忘了木楠月呢?她足智多谋,一定能够帮助自己稳定住后方的局势!

想到这里,沈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翻身下马,对蒙恬说道:“蒙将军,你率领大军继续前进,务必抵挡住项羽的进攻!我另有安排!”

蒙恬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领命而去。

沈风目送着大军远去,转身对身边的侍卫说道:“传令下去,火速赶往最近的驿站,朕有要事要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