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帝天下

作者:骏尔琼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7章 渐入秦世情

书名:秦帝天下 作者:骏尔琼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渐入秦世情

沈风停下了脚步,那女子的侧颜映入眼帘,眉目如画,却又带着几分冷峻,与这喧闹的街市格格不入。他心中一动,示意侍卫稍等,自己却朝那女子走去。

“姑娘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沈风温声问道。

那女子转过身,清澈的眸子打量着沈风,语气清冷:“你是何人?”

“在下赵风,只是一介商人罢了,见姑娘独自一人,神色郁郁,故而上前询问一二。”沈风面色不变,语气谦和。

女子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我是在想,这天下百姓何时才能脱离苦海……”

“哦?姑娘为何有此感叹?”沈风来了兴趣,这女子的见解倒是与他想到一块去了。

女子轻叹一声,说道:“我走过不少地方,见过太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百姓,他们辛苦劳作,却只能勉强糊口,而那些贪官污吏却坐享其成,这天下,何时才能改变?”

沈风心中暗暗点头,这女子心怀百姓,实属难得,他问道:“依姑娘之见,这天下该如何改变?”

女子目光灼灼地看着沈风,说道:“当今圣上推行新政,减轻赋税,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却遭到不少权贵的阻挠,百姓们不明真相,也被蒙蔽其中,若是长此以往,改革必将失败,百姓也将永无宁日。”

沈风心中一惊,这女子竟对朝政之事如此了解,他试探地问道:“敢问姑娘高姓大名?”

“小女子姓木,名楠月。”木楠月语气平静,却掩盖不住眼中的忧虑,“我虽是一介女流,但也希望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做些实事。”

“木姑娘深明大义,令人钦佩。”沈风赞叹道,“我亦希望能为这天下百姓出一份力,不知姑娘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木楠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深深地看了沈风一眼,说道:“你真的愿意为了百姓,不惜一切代价吗?”

沈风坚定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变革的道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不会退缩。

木楠月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说道:“好,我相信你。”

就这样,沈风在咸阳城中,偶然结识了木楠月,并得到了她的支持。木楠月利用自己在民间的声望,开始为沈风的改革计划进行宣传,百姓们逐渐了解到新政的真正目的,也开始对沈风有所改观。

与此同时,沈风深知,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仅仅依靠改革还不够,他还需要强大的力量来保驾护航。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掌握秦国的军事力量,才能在未来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人,传蒙恬将军、王翦将军觐见……”沈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要开始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了。

蒙恬和王翦抵达宫殿时,都对沈风突如其来的召见感到疑惑。尤其是王翦,老将军抚摸着胡须,心中暗自揣测这位年轻的王上究竟意欲何为。沈风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学习秦朝军事文化和礼仪的愿望。

“两位将军都是我大秦的栋梁,朕年少,对军中之事知之甚少,希望两位将军不吝赐教。”沈风语气诚恳,姿态放得很低。

蒙恬性格直爽,当即抱拳道:“王上不必如此,末将定当知无不言。”王翦也点头表示赞同。

就这样,沈风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跟着蒙恬学习秦军的阵法和兵法,与王翦探讨兵家经典,虚心求教,从不摆帝王架子。他甚至亲自参与士兵的训练,与他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疾苦。

起初,士兵们对这位年轻的王上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被沈风的真诚和能力所折服。他们发现,沈风不仅熟知兵法,而且身手不凡,甚至能在比试中赢过一些老兵。士兵们开始发自内心地尊敬这位与他们同甘共苦的王上,军中对沈风的拥戴之声也越来越高。

这一切,自然逃不过赵高和李斯的耳目。他们原本对沈风的一系列改革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小孩子心血来潮,掀不起什么大浪。但随着民间舆论的变化,他们开始感到不安。

“这小子究竟使了什么妖术,怎么突然之间就赢得了民心?”赵高尖细的嗓音中透着一丝阴狠。

李斯面色凝重,他比赵高更早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派人去民间打探过了,百姓们对王上的新政赞不绝口,还说……”李斯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说什么?”赵高追问道。

“还说王上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真命天子。”李斯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

“什么真命天子,荒谬!”赵高气急败坏地吼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给我查,一定要查清楚是谁在散播这些谣言!”

很快,他们就将目标锁定在了木楠月的身上。这个出身名门,却心系百姓的奇女子,成为了他们眼中钉。

“看来,我们得想办法除掉这个木楠月,才能断了王上的左膀右臂……”赵高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李斯沉默不语,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深夜,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沈风处理完政务,正准备休息,木楠月却突然求见。

“这么晚了,木姑娘还有何事?”沈风有些惊讶。

“王上,我有件事要告诉你……”木楠月语气带着一丝神秘,“关于如何彻底赢得民心,以及……”

“关于如何彻底赢得民心,以及……如何瓦解赵高一党的势力。”木楠月语气沉稳,却掷地有声。

沈风心头一震,示意木楠月继续说下去。

“民心所向,便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上连番新政虽是大善之举,却难免触碰某些人的利益,以致流言四起。若想彻底安定民心,需得……”木楠月顿了顿,“需得借天意。”

“借天意?”沈风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举办祭天大典?”

“正是,”木楠月点头,“自古以来,帝王皆以天命所归自居。王上若能举行一场浩大的祭天仪式,昭告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必能更加深入人心。百姓信服,则流言不攻自破。”

沈风思索片刻,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他来自未来,自然不信奉什么天命,但在这个时代,“天意”却是统治者手中的一把利器。

“好,就依木姑娘所言,明日便开始着手准备祭天大典!”沈风果断决定。

七日后,咸阳城南郊的祭天台上,彩旗招展,鼓乐齐鸣。沈风身着庄重的冕服,一步一步登上高台,在万众瞩目下,完成了祭天的所有仪式。

他朗声宣读祭文,声音洪亮,字字铿锵,表达了祈求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接着,他又当众宣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百姓们山呼万岁,声震云霄。沈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赵高和李斯站在人群中,脸色铁青。他们原本想趁机发难,但沈风今天的表现无可挑剔,祭天仪式也进行得异常顺利,他们根本找不到任何破绽。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他……”李斯低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忌惮。赵高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沈风,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夜幕降临,沈风回到寝宫。他揉了揉疲惫的眉心,心中却毫无睡意。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王上,夜深了,早些休息吧。”木楠月端着一杯参茶走了进来,轻声说道。

“木姑娘也早些休息吧,今日之事,多谢你了。”沈风接过参茶,微笑着说道。

“王上不必客气,这都是臣女应该做的。”木楠月微微欠身,正准备退下,沈风却突然叫住了她。

“木姑娘,你有没有想过……”

“木姑娘,你有没有想过,仅仅依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想要真正改变秦国,是否太过势单力薄了?”沈风放下参茶,目光灼灼地看向木楠月。

木楠月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沈风这是在担心改革的阻力。她沉思片刻,答道:“王上所言极是,改革触动的是旧势力的利益,他们必定会想方设法地阻挠。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朕正有此意。”沈风点头道,“蒙恬将军忠君爱国,王翦老将军经验丰富,他们都是秦国的栋梁之才。而木姑娘你,心思缜密,深谙人心,更是不可多得的智囊。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

沈风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力量,木楠月能感受到他内心熊熊燃烧的雄心壮志,心中也不禁泛起阵阵涟漪。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风频繁召见蒙恬、王翦等人,商讨改革事宜。他发现,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并非都是头脑简单的武夫,他们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也深知改革的必要性。在沈风的带领下,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目标一致、团结稳固的改革团体。

然而,就在沈风以为局势逐渐好转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来自边关的密信。信中说,国外势力开始对秦国的改革产生警惕,并且有迹象表明他们将对秦国采取行动。

“看来,改革的步伐还是太快了,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啊……”沈风看着手中的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

“报——”就在这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启禀王上,蒙恬将军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沈风心头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连忙说道:“快宣!”

蒙恬步履匆匆地走进大殿,单膝跪地,沉声道:“王上,臣收到紧急军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