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叫我大善人

作者:亭台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29章 战马啼悲

书名:叫我大善人 作者:亭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4

凌晨,北海府济州人,祖籍陇西成纪,年十八。德顺三年冬,肃清泰山匪患。四年初,灭高句丽水军,斩首万余,立京观。商贾出身,经营粮道,好善乐施,义薄云天。

当今天下,有名气的人多的是,干出大事的也不少,年少有为的人更是如过江之鲫。

但是像凌晨这么矛盾的家伙,着实少见。

“杀人如麻”,“乐善好施”。慈悲和残酷这两个属性是怎么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还是一个不到弱冠的少年人!

先不管传的好与坏,反正凌晨是名动天下了。以不到千人的杂牌,干番百倍于己的正规军,确实值得注意,万一他哪天带着人来干你了呢?

凌晨和文若,被世人赞誉为北海府的州府双壁。甚至有位太仆少卿认为,在当今大魏的年轻一辈中,能和晋国名将萧遥抗衡的,只有这两个人。

对,就是上次宇文信南征那会,团灭河洛府军的萧遥。

但让一众慕名而来拜访的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少年英雄,并不像传闻中那么仗义,甚至连见他一面都要收钱!收了还不是立刻见面,而是要等到什么“粉丝感谢祭”的时候才能看到人。

好端端的会面,讲的什么“祭”?

也不嫌晦气!

看来盛名之下,果然其实难副。

和凌晨相比,文若的名声就好得多,他那位一口一个兄长的好贤弟,在幽州战场上一枪一个小朋友,把叛军和草原蛮子以及高句丽人当糖葫芦串着玩。

没有了北海府的后顾之忧,北伐大军卯足了劲跟三方联军死磕,最终于幽州城下大破敌军,一举占领了蓟门府全境,元敬跟着高句丽败军逃往已经割让出去的辽东府,梁王宇文拓威震天下!

南北两处大胜,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大魏人民对新皇和太后的信心更足了,加上春耕时紧,人们都辛勤的忙碌了起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但是,这一切都跟辽东府的百姓无关。

魏军能够攻下蓟门府,有很多原因和理由。征战需要的物资粮食,可以通过冀州府、云中府送过来;蓟门府本地军民也有心归附朝廷,能随时和朝廷军队建立联系;朝廷为了北方安全,也必须占领蓟门府,不然草原骑兵可就要长驱直入河北平原了。

可辽东府孤悬关外,又只有沿海一段狭长的平坦地带好走,北边到处都是胡马,粮食物资运输不便,还随时有可能被截。可以配合朝廷军队的辽东府兵早就被高句丽杀了个干干净净。

最重要的是,辽东府的战略价值没有蓟门府那么重要,朝廷新胜,刚刚稳固了国内时局,不敢再冒进了。

能拿下自然好,可一旦拿不下,又会重蹈宇文信的覆辙,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大胜之后,独孤拓就率领魏军班师回朝了。

不是他不想夺回辽东府,而是实力真的不允许。

消息传来,整个辽东府一片哀嚎!无数官民百姓盼着魏军打回来,将高句丽和阿伏干部的侵略者赶出辽土,奈何!奈何!

辽东州府,侯城,郊外。

一匹黑马在夜幕下狂奔,大风刮起,草木萧萧,只听到一声弓弦响,在黑夜的密林中溅起一阵火花!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少将军!少将军!”

听到有人呼喊,马上的少年将军勒住马头,周围数道身影凭空闪出,高举着火把,齐齐用不善的眼神看向来人,见是自己人,又警惕的散向四周。

那将军腰瘦肩宽,双腿健壮。右手勒缰,左手握着雕花宝弓,一身黑甲,胸前铜光护心镜,双肩狼首披风扣,背负牛皮羽箭筒,腰胯玄冰圆椭刀。深夜里,火光中,一双星目明亮如云。

“何事?”

“老爷……老爷他……”

见来人情急含泪,少年怒目圆睁,心中暗叫不好,连忙策马往侯城赶去。

古朴大气的宅院里,时不时的传来啜泣之声,少年面色焦急的快步飞奔至房间中,扑倒在床前,紧紧握着榻上之人干枯的手掌,泪水随之落下。

“爹!你怎么样了??”

塌上的中年男人面色枯黄,嘴唇干裂发白,气若游丝。听到少年呼唤,挣扎着扭过头,满脸欣慰的看着儿子,挤出一丝笑容。

“争儿……爹怕……怕是撑不到,撑不到……朝廷收复辽东的那天了……”

少年哀伤的大哭道:“不!爹,你一定要放宽心,我们一定能驱除鞑虏、重归大魏的!”

“咳咳……吾儿,不哭,要照顾好音儿,爹……爹对不起你江伯伯,你……一定要护好他的女儿……”

“我会的!我会的爹!”

“唉……人死后,什么都不重要了,咳咳……只是,只是没能看到天下一统的那天,若……若是日后,王师北定辽东,争儿,一定……一定要烧纸……告……诉……爹……”

少年早已泣不成声,以头撞床,喃喃称是。屋子里的女眷各个捂面啼哭,门外护卫更是两颊晶莹,泪湿须髯。

那中年人缓缓将另一只手伸向空中,挣扎着看向房顶,用力想要抓取什么,却抓不到,最终疲软的垂了下来。

“爹——!!”

辽东郡尉赵显,初随府尹江同,举兵叛乱。后与江同起兵抗命,拒高句丽,兵败投降,为高句丽辽东将军。大魏德顺四年三月初九,亡。

三日后,在赵显的葬礼上,其子赵争向前来吊唁的元敬行跪拜礼,向高句丽西王高繁行君臣叩礼,辽人皆唾之,弹冠相庆,贺贼死。

下葬后,在赵府谢宾晚宴上,辽东府的重要人物齐聚一堂。

一身黑衣,衣领上赤龙纹缠绕,面容憔悴,年纪轻轻,白发丛生,霞冠玉簪,颧骨凸起,额头皱纹暗生者,就是让整个大魏陷入战火,死伤数十万平民百姓和兵卒青壮的罪魁祸首——元敬。

在他身边,坐在首席的壮硕男子满脸胡茬,横肉微颤,头发整齐的梳向脑后,两鬓垂下来两缕浓发,以钴蓝宝石和红玛瑙结串扎束,行为粗鲁,举止野蛮。正是高句丽国平章事,辽东总管,西王——高繁。

“令尊当年为孤仗义举兵,南征讨贼,如今想来,犹如昨日。唉!不让贤弟切勿悲伤,当重拾思绪,为大王效力,助孤再夺天下才是。”

元敬拍着赵争的肩膀,叹着气安慰他,赵争抹了一把眼泪,低眉顺眼的说道:“陛下所言是极。”

正在二人言语之际,高繁冷哼一声,不咸不淡的问道:“赵争啊,本王听说,你这府上藏着不少美娇娘呢?就连江同那老匹夫的女儿也被你收在金屋,喊出来!给本王瞧瞧。”

赵争谦逊的欠身说道:“大王怎听那些风闻?我父子为大王效力,有些人巴不得离间你我,哄我二人主仆离心。大王明察秋毫,岂会听信小人谗言。”

高繁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赵争,用嘴撕咬了一块鹿肉,咀嚼着说道:“那是自然,你们父子忠心耿耿,就是藏了,本王也不会怪罪。”

赵争连忙起身拱手拜道:“争必继承父亲遗志,为大王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嗯~”高繁满意的点了点头,将肉往桌上一扔,用身旁一个侍女身上的衣服擦了擦手,将侍女吓的花容失色侯,他才哈哈大笑着走出门去了。

元敬走到赵争身边,二人一起看着高繁的背影,低声说道:“这厮如此无礼,竟在赵郡尉下葬之日放声大笑,不让,等着吧,孤迟早会给你爹一个交代!”

说罢,他背负起手,也在亲卫的护送下离开了赵家。

赵争低着头走回宴桌旁,坐了下来,用酒壶斟了一杯酒,举到嘴边,仔细端详了很久后,挥手洒在了地上。

“少将军!后院老爷的战马嘶鸣不止,不吃草料,属下换了上好的麦糠和冬草,依旧不进啊!”

赵争听得下人来报,沉默良久后,起身吩咐道:“将笼头马辔解了,把它放到北山山林里去吧。”

“是……”

寒月如钩,春庭落雪。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大魏这个封建王朝,农民地里的产出是关乎所有人命运的国之大事,有了粮才能有人,有了人才能有银子,才能有军队。

But,今年北海府一开年便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冬雪足而春雨稀,许多地里的种子因为土地干瘠没有出苗,把刚刚接替徐枣的新任郡丞给急坏了。

徐大胖子已经携全家老小去了京城,当然了,徐朗以留守祖业为由没跟去。至于他是真的心系祖坟,还是舍不得怜儿姑娘,那就不得而知了。

录事参军这个职位很忙,要参与州府大大小小的军事会议,包括但不限于士兵训练、物资发放、军饷统计、斗殴处理、调拨选拔、巡逻警备、慰问士兵家眷等等等等。

但凌晨不用去开这破会,因为他的直属上司是郡尉文宣,文宣这个大叔吧,虽然平日里不苟言笑,但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一直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也从不主动找他。

凌晨就喜欢这样的上司,只发工资,不问业绩。

他现在一门心思的投入到凌家庄和蓝天村的土地灌溉上,这两地的禾苗早就齐脚面高了,和北海府其他地区的豆粒大小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这人,真的是做生意的吗?懂兵事就算了,怎么对农事也如此熟稔?”

刘凝和凌晨站在凌家庄的平原田地里,望着满地绿油油的春色,并肩而立。

一身淡蓝色的裙袂,将刘凝本就淑雅的气质衬托的更加温婉知性,只是眉间的轻愁,不免让人心生怜意。

“我家庄子上的麦种出来的很少,眼看着就要三月底了,若是还不出苗,今年的收成怕是悬了……”

低头叹息一声,她又抬起头,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凌晨:“你是怎么让平川和山地上的田里都正常出苗的?教教我呗~”

凌晨双手负立,高深莫测的望着万里晴空:“多浇水就是了。”

“这我自然知道,可那么多地,如何能一直浇?再说你那蓝天村的山地,崎岖难行,你是怎么把水运上去的?我家山上的树苗,也需要灌溉。”

看到刘凝确实着急,凌晨也不逗她了,笑着说道:“好吧,不骗你了,其实我会求雨。”

“……”

听到这话,即使涵养如刘凝也绷不住了,低头就在地上用目光搜寻起来,看到一根干枯的树枝,径直走了过去。

“哎哎哎……别别,我说真的,没骗你,我真会求雨!”

凌晨连忙上前一把拉住刚要附身捡树枝的刘凝,言辞恳切的解释。

见对方还是用“我信你个鬼”的眼神看着自己,凌晨长叹一声,幽幽说道:

“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相处,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质疑跟误会,罢了!不装了!我年少时曾遍游仙家道场,像什么陇右崆峒、蜀中青城、江夏武当都去过,还在晋国会稽府的委羽山大有宫问道三年,区区求雨,小事一桩。”

刘凝盯着他看了半天,朝着他露出一个颇具威胁意味的笑脸:“那就请凌仙师为小女子庄上的百姓一展神通,济世救民吧~”

“咱俩这么铁的哥们,谈什么请字?一句话的事。”

刘凝本来以为凌晨只是言语上打趣,实际上是要像上次教授橘树种植那样传授她技巧,可当她看到凌晨在刘家庄的田地里摆好香花宝烛,真的穿上绣着八卦图的道袍后,整个人都亚麻呆住了。

老娘把全庄人拉过来,是跟你学习灌溉知识的,不是来看你跳大神的!!

呼~我不生气……

只是一会乡亲们要是忍不住揍你,我一介弱女子可拦不住!不上前补两脚,已经是作为朋友最大的义气了。

凌晨看着乌泱泱的刘家庄百姓们聚在一起注视着他,又见刘凝面带忧色,不由觉得好笑,他冲刘凝眨了眨眼睛,而后摘下束髻冠放在一旁,披头散发,拿起了桃木剑。

流云期未落,愁淡美人颦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