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黜龙

作者:榴弹怕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五章 荷戈行(19)

书名:黜龙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4

进入大河与济水尽头的登州境内后,黜龙军其实并未大动干戈,所谓只是荷戈踏靴,但却硬生生产生了一种侵略如火的强势感。

这主要是进展太快了,临淄、益都、北海,都是一等一的大城、名城,驻守的部队、头领也都是两支河北义军的大人物,如徐平朗,之前是跟单通海齐名的黑道大豪,如崔元逊,清河崔氏出身,而且俩人修为都快摸到凝丹了,却连人带城只如纸糊的一般被黜龙军给摧枯拉朽的碾过去了。

再加上数不清的逃兵,真真假假的谣言,登州要是不慌就怪了。

而人只要一慌,什么丑态、愚态,都将显露出来,破绽也都百出。

可即便如此,张行得知王厚率领两万余知世军老底子出城往北海而来后还是有些蒙圈……他想了很久都想不通,王厚为什么要自投罗网?

这位知世郎是觉得自己能打赢还是怎么样?

便是自己给安排了内应,也没理由这么给力吧?

七月廿日,上午时分,抵达北海的张行得到前方具体军报,晚间便收到了唐百仁的详细汇报……他这时候才确信,王厚是真的出来了,而且带着某种完全不可思议的侥幸心态来面对黜龙军。唐百仁自己出主意的时候都还只想着让王厚派一位大将出来分薄一下兵力,却没想到这位知世郎居然敢真的来,而且是近乎调集了登州州城周边的大部分核心战力。

七月廿一,做好心理建设的张行不等后方部队汇集,便匆匆下令北海此地的两万余众继续东向,并在中午时分,于行军路途上遭遇到了王厚的使者。

对方赶到的很及时,或者说,这批使者不得不迅速迎上,因为张行和黜龙军距离前面的潍水只有七八里了……一旦过去,黜龙军与暂时畏缩在潍水东侧不敢再前进的知世军之间便再无缓冲。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缓冲,单纯心理上的安全感。

“知世郎什么条件?”

张行勒马在道旁,只在红底“黜”字旗下开门见山。

对方来人大约十余骑,此时只有一名为首者被允许独自打马上前,却一面行礼一面又去看身侧行军不停的黜龙军,待张行开口,复又强压不安赶紧来应:

“不瞒张大龙头,不光是知世军,登州三家义军都希望以和为贵。”

“怎么和?说清楚。”张行言辞干脆,丝毫不停,而且似乎并不在意登州三家义军是否进退一致。

“希望黜龙帮的诸位暂停进军,不要让义军之间自相残杀。”来使明显有些慌了。“否则,只会让朝廷官军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知世郎的意思是,我们黜龙帮停下来?”张行追问不及。

“是。”来使愈发慌乱,却又没觉得哪里不对,赶紧应声。

“那他王厚要做什么?还有你们知世军又将如何做?登州又如何做?”张行依旧认真。“我们停下来,停在哪儿?为什么停下来?停下来军资谁供应?登州的局面最终要怎么分划?我们杀了徐平朗和崔元逊,那两家居然连个说法都无吗?”

来使彻底无声,甚至有些茫然。

“你叫什么名字?”张行叹了口气,反问回来。

“我叫房敬伯……”

“清河房氏?”

“早迁出来好几代了,除了少数走得近的,本家那里基本没什么联系了……”

“在知世军中做什么位置?”

“以前知世军最盛的时候,也就是跟张须果交战前做过九当家,后来兵败,流落到琅琊龟山,组建过龟山军……”

“我记得你了。”张行一时恍然,复又看向一侧一声不吭的雄伯南。“因为唐百仁跑掉和泗水县那个头领被杀,直接逃往登州那个……本来不必杀的那个龟山军大头领,对不对?”

雄伯南点点头。

“所以,房头领。”张行认真盯着对方来问。“登州三大义军居然只是让我们平白无故停下来不动吗?”

房敬伯沉默片刻,但报上姓名的他终于还是更改了态度:“恕在下直言,我家大当家只是觉得这个局面他得做点事情,怎么做,做什么,恐怕未必清楚,眼下也只是想着止战罢了,至于登州那两家,也只是有个默契,想看着我们大当家做事而已。”

很显然,这位虽然没有直接说实话,但态度已经很有意思了。

而张行也满意的点点头:“其实我们黜龙帮也想止战……但是我们有几个条件。”

房敬伯精神一振,有的说就不错了。

“很简单,第一,知世军退出登州,我们可以将琅琊郡南半部莒县周边划给知世军;第二,知世郎本人担任黜龙帮头领;第三,知世军不得超过三千兵马规模;第四;知世军可以在莒县自行其是,但不得欺压百姓,不得擅自出兵,如有违背大义法度者,黜龙帮有权逮捕、审判;第五,知世军撤离登州时,要将所有辖区、多余部众、钱财、粮食、军械移交给我们。”

张行脱口而出,俨然早有准备。

“这样,知世军跟黜龙帮便能以和为贵,避免相互残杀了……至于说渤海军与平原军,那就是高士通和孙宣致两位的事情了,我们自家去跟他们谈。”

房敬伯听到一半,就已经完全懵住,听到最后,更是心下冰凉。

而张大龙头说完之后,更是追问不停,丝毫不给对方多余时间:“房头领以为如何?”

“若是拿这个条件回去,依着我们大当家的脾气,怕是要当众拎起马鞭来抽我。”房敬伯有一说一。

“我是问伱以为如何?”张行盯着对方笑了一下。“你房头领个人觉得,我们黜龙帮这么给你们知世军开条件,行不行?接受不接受?”

“知世郎对我恩重如山。”使者赶紧强调。

“你想多了。”张行说着,复又瞥向了身侧依旧穿着六合靴扛着长戈行军不停的大部队。“我是在认真问你房敬伯房头领,你觉得这个结果能接受吗?普通知世军的人能接受吗?想清楚,公公道道的说。”

房敬伯随着对方看向了长长且一直不停的军列,一时头皮发麻,但深呼吸数次后还是诚恳来答:“要是问我,我觉得不是不行……这世道,能留一条活路,就挺不错了……但知世郎自家怕是有些难以接受。”

“那就行了。”张行叹了口气,终于说了实话。“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你也应该听出来了……那就是这东境的事情,从东郡到登州,全得黜龙帮说了算,全得我们做主,只要你们老老实实无条件投降,看在同属义军一脉和登州义军数量的面子上,我们肯定会一层层降低处罚的标准,尽量给各家一条宽大的活路。”

“若是这般当然更好了。”房敬伯愈发苦笑不及。“但是张龙头,义军是义军、头领是头领,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如我这样的,只想苟且于乱世的,既然知道黜龙帮战力惊人、一家独大,便只想活命;可有野心的,有能耐的,又会是什么想法呢?尤其是几位大头领,他们肯定是不甘心的。”

“都说了,这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不用你来操心。”张行当即在马上宽慰。

房敬伯只是苦笑:“我回去便要被鞭笞。”

“我跟你一起回去。”张行立即再言。“他便不好打你了。”

“这肯定不会打了,可一起回去……一起回去?!”房敬伯忽然愣住。

实际上,非只是房敬伯,雄伯南以下,周围几个黜龙帮的大小头领也纷纷怔住。

“没错,我随你一起去见知世郎。”张行平静以对。“当面告诉他我们黜龙帮的要求,说清楚,我们黜龙帮就是要做主,抗魏大业也要我们黜龙帮来抗,届时要战要和,都随他意……”

“可……”

“你看。”张行忽然指向了一侧大军。“我明白告诉阁下,我们进军是一刻不会停的,所以部队半个时辰后就要开始过河,而如果知世郎不答应,过河后我们便要直接发起进攻的,今日下午,或战或和,就要把这件事情解决……时间很紧迫,为了避免义军相互残杀,咱们就不要耽搁了。”

房敬伯沉默片刻,复又来问:“张公的安全谁来保证呢?倚天剑白女侠和紫面天王一起来吗?我们不是没有凝丹高手,而且还在大军中……可白女侠与紫面天王若来,反倒是我们不敢应了。”

“就不让这两位随行,我也算是勉强凝丹,再带五十骑亲卫装样子就足够了。”张行扭头与身侧雄伯南等人轻松来笑。“况且,诸位几位大头领在后,都督诸军过河,本身就是安全的最大保障,无所谓跟不跟上。”

白有思不在,雄伯南当仁不让:“龙头放心,但有我在,便是稍有距离,也必定能支援妥当,必然保龙头全身进退。”

本就是亲卫的王雄诞、贾闰士自然立即勒马,无声表态。

便是因为行军,正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另一位大头领单通海此时也打起精神,认真以对:“张龙头放心向前,后面不会有半点拖沓。”

张行点点头,复又来看使者:“既如此,房兄带路吧!”

房敬伯一声不吭,调转马头,往东而去,张行也点了王雄诞,却不是单纯带领亲卫,而是以修行者随员为主,外加部分精锐军官和亲卫,凑了五十骑出来。

众人并未着重甲,少部分是皮甲,也有不少人是布衣,五十骑轻驰越众,恰如当年白衣破敌一般,迅速便抵达潍水,却见到此地居然还有一座浮桥——知世军来到对岸居然并没有任何看管和处置。

张行等人自然不愿意耽搁,直接便要上桥渡河。

而一直到此时,那位九当家方才又勉强提起勇气说了句话:“张龙头,在下虽然自不量力,但既然过河,必然倾力保你平安。”

张行微微一怔,旋即大笑:“说的好!正要仰仗阁下恩义!”

房敬伯也愣了一下,然后如释重负,便带头踏上浮桥。

正如张行一开始始终难以相信王厚亲自出城来送一样,披着红披风的王厚也始终难以相信张大龙头居然只率五十骑渡河来见自己。而这位知世郎之前的种种惊疑、不安和迷惑,在亲眼见到那面红底“黜”字大旗来到自己跟下时非但没有消除,反而达到了一种极致。

他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不知道怎么办,对方却似乎目标明确。

正午阳光下,红底“黜”字旗帜下那人早已经在九当家的带领下径直来到马前,然后在周围头领、军官、军士的目瞪口呆中,也是在知世郎自己的目瞪口呆中直接伸出了双手……好像很有礼貌的样子。

王厚茫茫然,大概是觉得如果不回应的话不免显得没有礼貌,所以也伸出双手来。

没错,潍水东岸,一双来自北地农人,一双来自东境铁匠,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就是这些大略的条件。”

张行既握住对方双手,便恳切来对,乃是将之前条件毫不客气的重述了一遍,并追加了说明。“而且我不瞒知世郎,现在,我们黜龙帮的军队应该已经到潍水跟前了,如我所料不差,他们应该正在着甲、应该正要拿掉矛头的护套;等一渡河,他们就会立即结阵,然后按照战场的规制往此处进发而来……

“那么,如果阁下愿意接受这个条件,就什么都不要做,只是与我在这里并马而立便可,等到大军抵达,咱们更可以一起合兵往登州城下而去。届时,什么事情不能成呢?

“而如果阁下不愿意接受,那就请现在动手,你有两万大军,拽着我硬砍,也能将我在此处火并掉了,然后再挥师迎上……至于我本人只当是自取其辱,自送了性命的蠢货便是,反正不耽误黜龙帮横扫东境。”

王厚花了很长时间方才回过神来,却是面色涨的通红,偏偏又不敢强行抽手,最后过了许久方才言语道:“可是条件也太苛刻了!一县之地,一个头领,怎么安置那么多兄弟呢?”

张行当即摇头:“恕我直言,知世军十万之众,不能当张须果一万,而张须果全军覆没于我军……我们又怎么可能将知世军尽数平等接纳呢?而且我刚刚已经说了,三千名额,换言之,其余人我们来处置。”

王厚怔了征,想了想,他很想问一句,这不是公然火并吗?但对方轻身在自己大军跟前,这话似乎又有点不对劲,而且说出来这话,岂不是便没了回头路吗?

犹疑、愤怒和沮丧间,房敬伯在旁也鼓起勇气来劝:“大当家,咱们委实不是黜龙军对手,这才是实话,而张公亲自过来,反而是天赐良机,千万不要自误。”

王厚便欲再说,但脑中委实一片混沌,既不敢战,又不甘心,想发怒,却心知黜龙军大队马上就到;想服软,但这个条件比他想象的实在是苛刻的多。

场面居然一时僵住。

与此同时,张行丝毫不急,场面僵住正好,因为时间平白流失,对他只会有益。

不过,又过了一会,情势还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一面是哨骑不断自西面潍水方向过来,俨然是彼处黜龙军开始大举渡河;另一面,大概是听闻到黜龙帮大龙头张行亲自过来……所以,许多原本分布在各处领军的知世军头领军官忽然间纷纷往此处聚集,想要看一看端倪,认一认张大龙头。

而且很快,就因为共同的疑虑和恐慌形成了某种骚动,这也进一步引发了王厚本人及其亲卫的躁动,弄得王雄诞等人同样颇为紧张。

“张龙头!大当家!”

果然,片刻后,有人终于忍耐不住了,就趁着张行握手,专在他身后的位置放声来问。“有人说黜龙帮统一了东境就要杀掉其余所有义军首领,还有人说只杀河北人,对东境人既往不咎,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都是真,都是假。”张行抢在要开口的王厚之前放声回应,同时双手握住身前人不动。“黜龙帮下定决心统一东境是真,谁拦着便要铲除谁也是真……但这是因为全天下的义军就属我们黜龙帮最能打,最讲规矩,最能救护百姓,东境的官军也是我们亲手覆灭的,这个责任我们不担着,难道要交给其他人吗?说句不好听的,谁敢越过我们黜龙帮担这个责任?!谁能拦住我们?大军就在潍水,谁敢去拦?!”

周围轰然一片,议论更加操切。

而张行则稍微用上了一点真气手段,继续扬声来讲:“至于说,拿下东境后如何处置诸位……我明白的说,是要看之前有没有屠城、劫掠百姓的!有的话,无论如何都要惩戒!但至于说要不要杀人,怎么杀,却是按罪责轻重来的!”

话到此处,周围愈加沸腾,很显然,这些头领、军官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听到这里,不免惶急、愤怒、惊恐交加一处,以至于议论纷纷,甚至有些骚动。

但张大龙头丝毫不慌,只是继续动用真气,准备讲解下去……他是真不慌,最坏能怎么样?

当然,没必要弄到最坏就是了。

可也就是此时,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忽然出现了:“张公!那是之前,现在我们知世军出城来迎你,我们大当家跟你握手言欢,难道还要这般处置我们吗?”

此言一出,周围声音明显安静了一个层次,披着红披风的王厚抓住机会,再度清了下嗓子,便欲言语,但刚要说什么,却又卡壳,似乎是忽然才想起来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一般,不由扭头看向张行。

而张行之前便循声扭头看去,早就一眼看到满脸涨红的唐百仁,此时窥见机会,更是当场笑问:“问话的是哪个好汉?大丈夫当面相对,难道还怕报上姓名吗?”

唐百仁如释重负,赶紧大声报上姓名:“龟山唐百仁见过张公!”

且说,唐百仁刚刚过来,见到张行直接揽住了王厚双手,便觉得空落落的……毕竟,他此番做间,在黜龙帮大势跟这位大龙头的亲力亲为面前,不说显得毫无成绩,最起码也是乏善可陈,不免有些担心会耽搁自己将来进步,所以才努力抓到机会,终于又稍微起了点作用。

“我晓得你,你是个被我们处罚劫掠之众从鲁郡吓跑的。”张行面不改色。“你问的也极好,我也就直言不讳了……首先,知世郎与知世军首义之功天下公认,如今知世郎既然亲自出城来了,又遣了房头领去寻我坦诚以对,我们本就乐意看在这两位的面子上再进一步放宽对下面人的处置。不过,这只是人情小道,不是大的规矩所在!”

“什么是大规矩?”唐百仁迫不及待。

“真要讲规矩,还是要看诸位好汉今日表现。”张行从容以对,声音愈发宏亮。“举例来说,如果知世军此番出城,果真的是来迎接我们黜龙军往登州去的,那就应当算是阵前起义,而不算做投降……既阵前起义,所有人就可以进一步统一赦免,具体到什么地步,我可以明白的说,只要没有屠城屠村杀戮无辜,那么劫掠的罪过可以用战功、府库、士卒来冲抵,最起码可以保证活命,白身礼送出境……这是最差的,如果本就没有大恶,便给一些人黜龙帮头领的位置,也是无妨的。”

唐百仁精神大振,便要继续来对词。

孰料,听了张行讲述,周围大部分头领军官便已经如释重负,许多人当众欢呼雀跃起来,甚至有人忙不迭转回军中,相互告知。

而且,也不知道是如何传的,军中各处,居然有人开始迷迷瞪瞪直接转向,乃是调转马头、兵锋,指向了东面登州州城方向。

这样的部队还越来越多。

唐百仁见状,也毫不犹豫扔下了此地,转身去带领自己兵马鼓动其他人跟自己一样掉头往东进发去了。

而此时,王厚依然被张行抓在手里。

军队呼啦啦转向,远处潍水方向,正午阳光下更是开始出现一道道烟尘,而且接连不断,渐渐成列。与此同时,明显是察觉到这里的异动,小股骑兵也开始往此处过来,几道流光也忽的在半空中若隐若现。

张行朝王雄诞使了个眼色,后者早早遣人去迎上做说明,而周围知世军也无人阻拦。

见到大势将定,张行便开始用强了——他松开一只手,只奋力拽着王厚一手,尝试一起掉头向东,周围知世军还是无人阻拦,房敬伯甚至挡在了王厚另一侧,腾出了两匹马一起转马的空间。

王厚被拽的无奈,但心中始终不甘,也终于硬了一回,却是用松开的那只手握住缰绳,努力压住胯下战马,认真来问:

“张龙头,我如今掉头,怎么说也该给半个郡,一个大头领吧?”

张行想了一想,看了一眼东面几乎已经完全掉头的知世军,又看了一眼西面几乎已经出现在视野中的自家大军,却是当场拽着对方一只手来笑:

“这事吧,得按规矩来,我们黜龙帮的大头领是选上来的!当然,我本人是没有意见的,知世郎三个字,外加阁下这大半个时辰没有动半点真气,足以当得起一个大头领。至于地盘,我做主,再加一个东莞县!”

王厚闻言怔了一时,然后忽然泄气。

张行见状直接再一拽,那边房敬伯赶紧下马,亲自从大当家手里取过坐骑的缰绳,却是终于将王厚的马头转了一圈,对向了登州州城。

午后阳光下,秋风微起,烟尘更大。

PS:大家晚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