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命大官人

作者:张朝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123章 抗洪方案

书名:天命大官人 作者:张朝杨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0:15

年老大,提起你们马帮,我首先想到的是崔烈崔师爷,他还好吗?”

陆远问。

年老大早已经猜到陆远会问崔烈,也备好了答案:“为了活命,已经逃到天涯海角去了,从此不会在江湖上以及陆大人的眼前出现了!”

“可惜可惜!”

陆运摇着头感慨。

年老大与木老根又是对视了一眼,随后从木老根的身上取出来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

“陆大人,我帮中弟子之前多得罪,为了表示歉意,特意备了一份薄礼!”

这次说话的是木老根,他的嗓音嘶哑低沉,像是在撕碎一块破布。

主簿刘平接了过去,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毛笔,笔身碧绿,乃是由翡翠雕琢而成,而在笔尖上方则是一段白玉。

这支笔精妙之处在于,翡翠白玉是一体雕琢而成,并非后期拼接。

材质已经是极品,翡翠白玉通体更是罕见。

之前的鸽蛋大小的珍珠的价值姑且不说,单单就是这一支玉笔,价值便在万两白银之上。

陆远扫了一眼玉笔,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你们太客气喽!”陆远想了想接着说,“我现在有一个难题啊,桥头河段防洪堤坝工程只剩下了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马帮兄弟这边有没有好主意?”

年老大皱了皱眉,说:“我看今年的气象,不太像是会爆发山洪的年份!”

陆远点了点头,随后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年老大为难起来。

桥头河段防洪工程他是知道,这是朝廷项目,这个工程他们马帮也关注过,毕竟他们搞的就是运输。

“这个问题说好解决也好解决!”一直话不多的木老根开口说话了。

“哦?”陆远有了兴趣,看向了木老根。

“桥头河段一旦爆发山洪,波及的是下游盟川、济川、汇川三大坝区,现在想要再修堤坝显然已经是来不及了,但如果在桥头河段防洪之处,修建大型蓄水池,或许能够很有的预防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山洪!”

木老根本人就是盟川镇人,这个方案也不是他想到的是,而是在他幼年时期,朝廷治理三川地区洪灾后,一位很有才学的大人提出的方案。

后来这个大人卷入那一场震惊中宋朝的叛乱案之中,从此便再没有提这个蓄水防洪的方案了。

陆远听了忍不住眼前一亮,对木老根说:“可否说得详细一些?”

“桥头河段是山洪冲击之地,想要再次修建防洪堤坝,耗时耗力见效不高,如果将防洪改为引洪,在首当其冲的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等地修建蓄水池,释放山洪之力,再修建多条引水河流……将山洪之水引到梅家庄后面的山箐暗洞之中,便可完成安全泄洪!”

陆远对桥头河下游村庄,土地非常熟悉,听到木老根如此说,心中渐渐有了画面。

“那要修多大的蓄水池?”陆远问。

“如果要永绝后患,那就得让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三庄之人尽数搬走,在这三庄之外修建大型水库。闲时蓄水,山洪之时泄水!”木老根回答。

“如此巨大的工程,只怕短短一个月之内是无法完成吧?”陆远继续问。

“只要说服三个庄子的人搬走,可以依托村庄修建防洪堤坝,将山洪放入这三个地区,然后分段引出,如果计划得当,我马帮可出五百劳力,四十天之内可见功效!”木老根接着说。

桥头河段下游首当其冲的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本就是低洼之处,每发大水必遭殃。

“那泄洪的山箐暗洞,能泄多少洪水?”陆远问。

“秋季爆发山洪的二分之一不会有问题,那是一条暗河,连接到程海湖!”木老根回答。

陆远和刘平对视了一眼,刘平忍不住好奇地问:“木老前辈,您是如何知道得如此详细?”

“四十年前,沧阳来了一个好县令,在任上十年一直致力于整治桥头河段防洪事宜,那个时候我在他手下当场,如果不是朝廷后来有了变故,这件事至少在三十年前就做成了!”

木老根瘦得像是一张弓,浑浊的眼中似乎充满了故事。

“如此之大的工程,只怕我们沧阳县衙无法作出决定!”主簿刘平说。

“这是你们衙门的事,我不过是提出一个建议!”木老根不屑的说。

陆远盯着木老根看着,“木老前辈,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方案来做,你可否全权负责这次防洪引流工程?”

“如果陆大人信得过,老朽乐意效劳,但……陆大人,我们之前说的西南粮库的运输工程?”

木老根趁机和陆远谈起条件。

陆远简单思考过后做出了决定:“只要防洪引流过程做成了,大粮仓修建运势就是不是问题!”

陆远仔细琢磨着木老根的方案,对一旁的县衙执事朱贵说:“朱贵,这两天都多和木老沟通,将这个方案写成一份文字材料给我!”

“木老也请你多在沧阳逗留几日,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我这边也会写信将情况汇报给八省巡抚易大人!只要方案可行,我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陆远很有信心。

只要确定方案可行,陆远甚至可以提前动工,反正身上有着大把的资金。

完成朝廷任务是其次,主要是彻底解决三川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

“大人,要让三个村庄的人搬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老大、木老根等人走后,主簿刘平立即就提出了其中的难处。

陆远点点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事在人为嘛,这三个村庄都是易遭洪灾的地区,他们在这里生活也很不容易!”

“大人,这件事您要跟师爷通通气!”刘平提醒陆远。

陆远这才想起,易正还给他专门派了一个师爷郑航。

陆远在沧阳拥有绝对的权威,在多数时候师爷郑航都是一个营生的状态。

一般县衙事务倒也不必让师爷郑航知道,但这次更改防洪工程的大事就一定要和师爷商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