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烹程万里

作者:空谷流韵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章 山河故人

书名:烹程万里 作者:空谷流韵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9

穆宁秋看向冯啸,见她肩膀上套着襻缚,亦是一副张罗忙碌的模样,眉眼间的神韵,却不似市井小贩。

他抑制住刹那的联想,只温言答道:“在下,是从北地来收南货的小商。”

刚说完,身后就传来一声“咦”。

穆宁秋转头看去,竟是个与他所穿胡服式样颜色颇为一致、岁数也相仿的男子。

男子盯着穆宁秋,诧异道:“你也是我们平康院的?怎地没见过你。妈妈既已让你来取酱鸭,为何又催我来跑一趟?”

穆宁秋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刚与这樊大娘打个照面,对方就麻溜地塞过来一屉鸭子,让拿走。

原来是将他错认为别家的仆役。

平康院、掌班妈妈……嗯,青楼无疑了。

樊姑妈则尴尬了区区两三息,就面色如常。

她惯来奉行的是,别个闹的笑话是笑话,自己闹的笑话,那叫佳话。

今日便是趣事一桩,眼前这玉面小郎君,分明一张中原汉人的面孔,却穿身短打扮的胡服,若说是往来胡商的伙计,怎地又离了主家、一个人来市肆闲逛。好巧不巧,那身胡服,也与平康院出来的,一个款型儿。

樊哙于是笑眯眯地看着穆宁秋:“小客官莫恼,是我忙得糊涂,认错人了。你瞧,他东家给他们穿的,和你是一样的衣裳。这平康院也是,就喜欢别出心裁,从妈妈到花魁娘子,再到龟公,都穿胡服……”

“姑母!”冯啸终于忍不住打断樊哙。

真是越解释,越冒犯。

穆宁秋挤出一丝宽和笑容,道声“无妨”,将竹屉交给那位真龟公。

龟公此际也明白过来,只因见穆宁秋也不是啥锦衣玉带打扮的贵人,便懒得再搭理他,而是冲着樊哙道:“樊大娘,还得劳烦你,现下就随我去趟平康院。花魁娘子她,画了幅钱江叠嶂图,明日请几位贵客来赏画宴饮,娘子想在宴席上,用酱货照着那幅画,做个拼盘出来。怎么个拼法,得你这行家去与她商量。”

平康院是“哙活鸭”的老主顾了。

樊哙与掌班妈妈素来熟稔,立时不见外地抱怨道:“我顶烦花魁娘子这种酸溜溜的做派,拿吃食附庸风雅搞什么书画拼盘。酱鸭酱肉嘛,就要趁热吃,香煞人的油香,才能和鸭肉猪肉融在一道。若是做成摆设,先叫老爷们品评一通,再热的天,鸭油猪油也凝住了,还有甚吃头?”

龟公嗤道:“左右不会短了你银钱,怎地话那么多。”

樊哙无奈地摇摇头,解了襻缚与围裙,踏出店来,复又给穆宁秋一个殷勤的笑容,方交待冯啸道:“给这位客官,切一盘双拼尝尝,酱鸭用腿肉,酱肉用三肥七瘦的。多送一碗虾米鲜汤,不算钱。”

姑妈随平康院的龟公走远后,冯啸对穆宁秋歉然道:“里边都坐满了,好在暑气还没起来,风头是凉的,我给郎君在树荫下支个座,可好?”

穆宁秋点头。

他微垂向地的双眸,待冯啸转身去张罗木桌木椅时,才又抬起。

他掂量着分寸,目光在竹篱花叶与往来食客间往复移动后,瞧着再无人关注他了,方投向冯啸的身影。

这女子,喊樊大娘“姑母”?那会不会……

应该不会,客栈的婶子不是说,樊都尉去县主府做了上门女婿?堂堂县主的孙女,怎会在市井食肆打下手?

想来,是樊家的其他亲戚吧。

正辗转思量间,冯啸左膀子夹着木桌、右手提着竹椅回转来,利落地将家伙事在穆宁秋跟前支好。

“郎君请坐。”

话音刚落,只听竹篱那头,骤然响起鹅叫犬吠。

穆宁秋还没反应过来,冯啸已经呼喝着奔过去。

原来是她的爱宠,大白鹅冯不饿,温良恭俭让了几天,此刻见到樊哙的看家狗阿贵,居然带回邻居的母狗啃起垃圾筐里的鸭骨头来,立马又上演全武行,扑上去将一对恩爱狗,猛扇大耳刮子。

冯啸杀入乱军中,准确地揪住大白鹅的脖颈,把它拖到店铺一侧,指着廊下吊着的死不瞑目的酱鸭们,训斥道:“冯不饿,你再不老实,我就把你酱了,大卸八块,蒸得肥油滋滋地冒,端给客官们下酒!”

冯不饿深知,识时务者为俊鹅,面对自己赏饭吃的主人,登时收了气焰,不作半分挣扎。

俊鹅只略略扭过脖子,看向一旁的穆宁秋,颇有睥睨之色,仿佛在问:“你这吃货,刚来的吧?在瞧老娘挨训的好戏?”

穆宁秋还是头一回见到,南国这种大鹅的彪悍劲头,竟是不输草原上的猎鹰,而且和西羌贵族们的鹰一样,有名有姓的。

“它,它叫冯不饿?”穆宁秋问道。

冯啸并不抵触与眼前这位好脾气的小胡商攀谈几句,遂撒手放鹅后,莞尔道:“对,跟我姓冯,不饿肚子的‘不饿’。”

穆宁秋道:“哦,此名甚是有趣。听闻,大越前朝有文武两位名臣,骆无忌与范去病,还有一位大儒,谷非烟。”

冯啸的性子,颇为离经叛道,她给大白鹅起名“不饿”,正是凑趣那些确有功绩、但被朝堂捧成天神、不许半分质疑的人物。

此际听到穆宁秋的反应,委实刹那惊喜,但毕竟与对方萍水相逢而已,旋即只淡淡恭维道:“郎君汉话说得真好,懂得也多。”

穆宁秋语气谦和:“在下的祖辈,乃河西的汉人,家里一直说汉话。我们小买卖人,南来行商贩货,自也要晓得大越的风土人情。”

顿一顿,终是忍不住追问道:“娘子姓冯?客栈指引在下来贵店一尝美味时,提及店家乃冯县主的亲戚,娘子可是从冯府来?”

冯啸既与父亲樊勇一样,并不被四邻敬而远之,自也不觉得需要掩饰身份,当着本地食客们的面,管樊哙都是“姑母姑母”地叫着。

她遂坦然对穆宁秋道:“我是县主的孙儿,这几日来姑母店里帮忙。郎君稍候,酱鸭酱肉,应是蒸熟了,我去端来。”

不过片刻,穆宁秋面前的小桌上,就摆好了一大盘酱色赤红、油脂如玉的鸭肉与猪肉拼盘,并一碟小豌豆笋丁焖饭,一碗野菜虾皮汤。

美食入眼,浓香扑鼻,冯啸的介绍也娓娓道来,穆宁秋却好像觉得,这些音画与气味,都离自己很远。

樊大娘的侄女,县主府的孙女……那她,真就是樊都尉的女儿无疑了。

看她十八九岁的年纪,当初自己的父亲,被樊都尉执行军法时,她应该,还未出生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