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作者:发刀片的家伙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攻虎牢关

书名: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作者:发刀片的家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3

“景略他们已经将逆贼许贡枭首,估计现在这个时候,应该将吴郡剩余的县城攻占下来了。”躜

“不过景略自作主张,将吴县张氏这个世家大族给完全清算了,恐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吴郡不得安宁。”

还在虎牢关前摆烂的李济突然收到吴郡方面的消息,事关重大关乎势力日后的发展,于是乎立即召集麾下的主要部将和谋士。

虽然他们皆默认许贡时常会落败,可没想到对方如此不堪,结果虎牢关战事都没有结束,自己就被王猛给收拾掉了。

除了完成击败许贡的主线任务之外,王猛还呈上来一份人员名单,上面的名字都是王猛在这场战事中,收拢或俘虏的人才。

朱桓、顾徽,这些人大多出自于吴县四姓的大家族,在历史上是东吴势力的中流砥柱,能力不算很强,但也不算很差。

不过这其中有几个让李济十分在意的名字,三四岁的陆议、被俘虏的太史慈以及赵凡。

前者乃是东吴大名鼎鼎的都督陆逊,一把火烧得刘备精锐尽失,几乎掏空了蜀汉的大半国力,其子陆抗同样也是东吴后期的名将。躜

而太史慈跟赵凡,一个跟孙策打得难解难分,是东吴少有的武力门面,另外一个是传说中的曲阿小将,传闻能够独拒孙策的十二骑。

这十二骑强有周泰、程普、黄盖,弱的也有宋濂,加起来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从李济得到的消息来看,赵凡一人能够挡住刘辟、龚都、裴元绍、赵破奴以及四个骠骑军侯,在勇武方面自然差不了哪里去。

除了这些人之外,李济还注意到名单臣,在上次的宴会中见过对方,数据面板也不差,政治点也有80多。

如果李济能将这喜人都收为己用的话,能够极大地充实自己势力,并且能够快速地稳住吴郡这块新得的地盘。

不过呢吴县张氏的覆灭,倒是让李济觉得有些可惜。

虽然目前的张氏子弟中,唯有张允一人比较出彩,但张允的儿子张温,后辈张俨、张敦等人,都是在东吴势力中担任高官要职,能力还是不错。躜

然而此时候的他们都没有出生,结果就被王猛屠杀了家族,自然也没有这些人的历史。

“主公,依我之见,景略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在汉朝建立以前,吴郡可没有吴郡四姓的说法,只不过他们的祖辈在朝中担任要职,其族人受其庇荫,在此地落地生根,方才有四姓的出现。”

“如今张氏被除,不知多少世家虎视眈眈着,只要主公放出消息,势必吴郡绝大部分的世家豪强想要挤破脑袋当上新一姓。而且陆、顾、朱三家可不是善茬,他们也想吃上这个大饼。”

郭嘉拉扯着衣裳,浑身散发着酒气,醉眼朦胧地笑着说道。

李济点了点头,转而看向身旁的戏志才,说道:“志才,国子监一事向来有你跟德润负责,如今景略想要将那陆家小儿插进来,可会有什么不妥”

戏志才稍微沉思一番,随后拱手回答道:“那陆议不过是三四岁的孩童,即便再怎么聪慧,又如何完全瞒得过心思,只需要多加监察即可。”

“而且国子监乃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主要书院,让此人进入一方面能够拉拢陆氏,另一方面可培养此人,趁其年少的时候多加培养忠诚,日后定会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躜

闻言,李济随即点了点头,算是答应王猛的请求。

事实上,当他知道王猛要将陆逊拉到自己这边的时候,李济恨不得自己直接回去带走陆逊,将这个东吴都督拉到身边进行培养。

然而顾及当陆逊身后的家族,李济不能做出过多的倾斜偏向动作,以免被那陆纡抓到,持骄而纵。

因为之前颁布了科举考试,不少落榜的考试进入到国子监中备考,以此增加下一次的中举概率。

但这些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卢植和蔡邕的教导。

好在李济从自己的龙雀城中挖掘到了一个人才,此人年纪不过四五岁,却是在历史上留过名字的东吴将领,被人称为东吴歌王的留赞。

留赞的母亲正是李济一开始从山阴县挖过来的裁缝留王氏,不得不说这样的巧合让李济感到了不小的意外。躜

留赞、陆逊,这两人还只是孩童时期,与李济相差二十多岁,在未来的十几年中,估计也没有多大作用。

不过他们却可以成为李济下一代的中流砥柱,负责李济的后代继续征战华夏,收拢他们算是为自己的儿子打造班底了。

既然解决完许贡这个逆贼了,那就意味着自己后方再无后患之忧,李济接下来便可以将心思放在挡在面前的虎牢关了。

自打董卓西迁长安的消息传出来后,随着时间的发酵也变得越来越真实,无论是关外的诸侯还是镇守虎牢关的守军,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依照李济的判断,这个活动的两方阵营要想获得胜利,要么将诸侯阵营击溃,要么得到董卓成功迁都长安,这两个条件只要达成一个,系统就会自动判断胜利。

而董卓迁都的消息越传越真,李济估摸着再过一段时间系统将会判断诸侯阵营胜利,这就说明李济还剩下最后一段时间去刷功勋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李济作为其中一路诸侯,出力甚多,在活动中的表现自然不差,所以得到的功勋点足足三百五十多万,在诸侯阵营中排在第一,遥遥领先其他人。躜

就连在董卓阵营中排行第一的秦帆,因为董卓阵营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处于守势,他获得的功勋也比不过李济。

但是李济对此并不满足,因为他知道系统那里不知有多少好宝贝,想要兑换它们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级别的功勋,他这点功勋着实不太够看。

所以他要在最后这段时间里,继续冲击手头上的功勋,而他的主意放在了雄关虎牢关上。

这可是洛阳的门户,是董卓的第一道保护伞,要是将这等关隘拿下,不知道会奖励多少功勋。

而且董卓那边也有不少的名将谋士,如果能够抓上一两个为自己效力,也是好处多多。

有这样的心思可不是只是李济一个,像是丁霞、楚雄这些人玩家诸侯,一听到李济想要去拿下虎牢关,二话不说地表示赞同。

毕竟他们也需要功勋,哪怕挣争不了第一,争个第二也行啊。躜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代表交趾士燮的孙伟,陶谦背后的程商,与张扬合作的王聪,就连投靠公孙瓒的姚伦,接到李济的邀请后也愿意暂时抛下与丁霞的矛盾,一同进攻虎牢关。

除了这些人之外,李济当然没有忘记曹操、孙坚这些大汉忠臣诸侯,他们要么是热血青年,要么是与董卓有着深仇大恨,这两人一听到要去打虎牢关,便痛快地答应李济,跟随一起进攻。

这些诸侯以及大领主,都是拥有真正的实力,单拎出一个人,其麾下一定有历史演义名将充当门面。

可以说这些人才是诸侯联军的中流砥柱,是诸侯的精锐力量。

当然,李济公然搞小团体的动作自然瞒不过袁绍袁术两兄弟的耳目,这哥俩可以说是天下世家的代表,没有接到李济的邀请,跟打世家的脸面没有什么区别。

“李济那家伙根本没有将我这个盟主放在眼里,不仅拉拢了大批诸侯,就连孟德都受到了他的蛊惑。”

遭到自己好友的背刺,袁绍那叫一个气啊,要不是顾及自己的主公形象,恐怕现在在营帐中开始无能狂怒起来。躜

“主公你可是四世三公,出身汝南袁氏,那李济不过是一乡村野夫,哪里能够比得上你啊”

军师许攸立刻跟上袁绍的话术,直接愤愤不平地说道,大骂李济不是一个好东西。

不过他也挺佩服李济的人脉和手段。

在二十一路诸侯之中,李济不仅认识丁霞这样有实力的诸侯,还跟孙坚、曹操等人关系不浅。

这些诸侯的军事实力可比刘岱、孔融等人强横不少,李济拉拢他们到自己的势力,在联军的话语权直逼袁绍。

袁绍有些担心,要是某一日李济看他不爽,直接领着这些诸侯立起炉灶,建立另外一个诸侯阵营,那他这个盟主可以说名不副实了。

“主公,浩认为,李太守的目标应该不是我们,而是董卓的虎牢关。”躜

闭目养神的崔浩睁开了眼睛,随后开口说道。

不过他这个观点,立即遭到许攸审配两人的联手嘲讽。

“哈哈,伯渊的观点未免也太过于幼稚了。那李济狼子野心,岂会耗费如此大的力气去进攻虎牢关,这可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是就是,伯渊可别忘了,李济那厮曾经敲诈过我们,索要了大批粮食装备,如果他不是图谋我们,我审某人立即撞死在柱子上,以死谢罪。”

许攸审配你一言我一句,两人就像是在二人转表演,配合默契十足,直接让崔浩哑口无言。

这个北朝谋士见自己阵营中还在搞派系对立,无奈地叹一口气,只好闭上眼睛屏蔽耳目,不再理会两人。

而许攸审配见状,随即露出胜利者的笑容,得意忘形地相互看了对方一眼。躜

袁绍这边还在搞内斗的同一时间,李济召集自己拉拢的诸侯前来议事,商议进攻虎牢关的细节。

就在不久之前,虎牢关的方向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董卓将在几日后完成迁都长安的计划,同时还要做出火烧洛阳的逆天举措。

洛阳城可是东汉的都城,人口千万,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巨城,如果被一把火烧掉的话,不知要花费多少资源才能重现洛阳的繁荣。

别说李济等人了,就连袁绍袁术兄弟、刘岱这些汉室宗亲,一听到董卓要火烧洛阳,顿时急了起来,纷纷要求袁绍发兵进攻虎牢关。

开什么玩笑,洛阳城可是他们老刘家的门面,这一烧不就把他们老刘家的底裤都得烧没。

然而袁绍却采取许攸的建议,抱病不见刘岱他们,想要让李济等人先上,打得差不多之后再出面,将虎牢关这个成果收入自己囊下。

“董卓准备要火烧虎牢关,这就意味着这几天虎牢关的守军会逐渐减少,这是我们进攻虎牢关的最佳机会。”躜

“只要在董卓之前先一步拿下虎牢关,我们才能阻止董卓烧毁洛阳,避免这座巨城变为废墟。”

不管消息到底是不是真,李济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拿下虎牢关这座关隘。

如今董卓西迁长安的计划基本被暴露出来,这会对麾下的部队士气造成不少的影响,尤其是还处于一线的部队,他们更加不愿意在掉脑袋的地方待着。

虎牢关的主将还是徐荣,但是董卓配备给他的将领基本上被抽调了不少,仅仅剩下李傕、郭汜、张济三人。

这三人都是董卓从西凉之地带出来的嫡系将领,然而他们并没有被调回去抄掠洛阳,自然以为自己被董卓当做弃子,愈发无心念战。

不仅仅在将领数量少了不少,守军部队方面更是被抽调了七七直没有发动进攻,不然的话他们早就拿下虎牢关,直逼洛阳城下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济要拉拢其他诸侯的原因之一。躜

虽然兵力上也会减少不少,但面对士气低迷的董卓军,哪怕对方占据地利,也未必不能拿下虎牢关。

“虎牢关守将徐荣能力不错,我们在之前的攻城战中见识过此人的不凡,但此人来自辽东,并非董卓的嫡系将领,可以说他是董卓放在虎牢关的弃子。”

“而李傕、郭汜、张济三人来自西凉,早年便跟随董卓征战,他们四早晚一定会出现分歧。”

“我们分成数批,日夜强攻虎牢关,这些人一定无法顶住压力,势必寻找时机撤退虎牢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