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作者:发刀片的家伙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三百零五章 蔡邕的弟子们

书名: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作者:发刀片的家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3

阮禹阮元瑜,师承蔡邕,他的文思敏捷,被蔡邕称之为奇才。

因为在蔡邕身上学习了书法和音律,写得一手好文章,从而闻名于天下。

历史上的曹操知道阮瑀的名声,想要征辟阮瑀为自己效力,然而阮瑀有着一身文人傲骨,不肯在曹操帐下效力,甚至为了躲避曹操的召见还逃入深山老林里。

不过他似乎小看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望,曹操的一把火直接将他从山林之中逼出来,被迫答应曹操的征兆召。

阮瑀所作表章书记十分出色,受到了曹操的器重,当时曹魏势力檄文大多数是有他和另外一位建安七子陈琳拟写。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正是阮瑀的名作,可谓是征讨檄文的典范,文笔之间暗藏兵锋。

姓名阮瑀字元瑜

职业文臣战争系

身份蔡邕弟子

等级59

勇武3434

统帅3131

智谋8484

政略7272

魅力75

气运10

个人特性

1名师高徒蓝:出身名师,怀揣名气,容易受到君主的追捧

2精通音律蓝:奏乐时容易调动听众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判断

3诗人蓝:有感而发,小概率随性写出诗词,提升领地对文臣类人才的吸引

4建安七子紫: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应玚和刘桢并称为建安七子。每多一人在同一势力时,阮瑀的文章渲染力5,技能威力5

5文笔精炼紫:书写文章时一气呵成,不需要增添删改。所写的征讨檄文会对敌方势力造成士气上的打击,降低敌方部队的战斗力。

技能笔走龙蛇s级、琴歌s级、驾出北郭门行s级、炳炳烺烺s级

心法阮元禹集

装备无

特殊兵种无

正如李济所想,阮瑀的大多数特性都是跟文章音律有关,有关于政务方面简直没有,纯粹只是一个文人骚客。

这只能说是有其师必有其徒,想想卢植教出来的徒弟都是什么刘备、公孙瓒这样的统帅类人才,而蔡邕教导出来的学生大多数跟诗词类相关,出众者才有封侯拜相的能力。

既然知道阮瑀擅长文章这一类方面了,李济直接提出相关问题,“日前渤海太守发表的讨董檄文,不知元瑜可曾看过”

“知晓一二。”

阮瑀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那么元瑜如何评价这篇檄文,亦或者说是元瑜觉得这篇檄文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

阮瑀微微抿起了嘴,他没想到李济提出的问题毫无逻辑可以追查。

虽说渤海太守袁绍公告于天下,要召集诸侯讨伐董卓,这一件事俨然成为最火热的时政,李济提问这件事的相关问题并不奇怪,但按照他的猜测,应当是询问他如何看待这件事才对,而不是对檄文的看法。

这有点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味道,让人有些困惑。

阮瑀抬起了眉头,想要观察面前的几位考官的脸色,发现他们的脸色如常,显然对李济的问题没有异议。

“难道是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对于阮瑀的才能如何,自然是身为老师的蔡邕最熟悉,唯有他知道自己擅长文章而非政务。

但不管怎么样,无论是不是自己老师在暗箱操作,阮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反正这个问题他最擅长。

只见阮瑀清了清嗓子,自信满满地说道:“渤海太守的讨董檄文文笔老辣,瑀觉得可称为典范。董卓自称为汉家忠臣,但所行之事却无忠臣迹象可言,撰写檄文的人借此大肆抨击董卓,令董卓置于位弱之地,让天下士大夫为之一恶。”

“如果元瑜草写一篇讨董檄文的话,不知能够超越此文”

“此文玉珠在前,而后的檄文岂会有超过的道理,瑀不觉得能够胜过之。”

阮瑀可不敢乱说话,直截了当地说自己不行。

李济点了点头,随后撇了一眼蔡邕,发现这个大儒闭目养神,看上去没有出声的意思。

事实上他想要借助自己的名声为自己的弟子谋取高位,李济也不会答应。

而后李济朝着王猛看了一眼,接到李济眼神示意的王猛站了出来,将阮瑀的安排朗声说了出来:“陈留人阮瑀文思敏捷,文章精炼,我主深知其才。特任命阮瑀为主记贾诩下属,撰写文书,同时令阮瑀入国子监学习。”

“多谢主公。”

阮瑀行礼谢道,同时松了一口气。

主记一般负责的是文书记事,需要官员练就一手好文章,恰好阮瑀擅长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尽其才能了。

而且还不用处理什么政务,闲暇之余可以在一旁摸鱼,他也能趁着这些时间吟诗作对,做一个文人骚客。

并且他还能进入国子监里进修,接受卢植跟蔡邕两个大儒的交道,虽说他是蔡邕的弟子。

阮瑀的任命解决完之后,他也很有眼力地退至一旁,将剩余的三位考生让了出来。

“你可是顾雍顾元叹”

李济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上下打量起面前这个风度翩翩却又沉默寡言的世家子弟。

日前他可是在刘繇的宴会上见到过对方,顾雍还主动向自己打了招呼。

在那次宴会上李济还亲自邀请他参加科举考试,只不过当时的顾雍没有正面回答李济,让李济以为对方不想参加科举。

可没想到顾雍在这里出现,让他着实有些意外了。

“连吴郡四大世家的子弟都出来走动了,看样子他们要向有潜力的诸侯投下赌注了。”

李济微微眯起了眼睛。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要想延续自己家族的传承,当代家主一定会根据当时的情景来做出投注。

最典型的就是琅琊诸葛家的龙虎狗,分别投注在那时候最鼎盛的三大势力,很显然他们投注十分正确,靠着诸葛诞在曹魏的地位,成功将家族延续下去,直至唐朝时代。

在此之前还有颖川荀家,分别投资了袁绍跟曹操两个北方大诸侯,荀彧跟荀攸两叔侄成功帮助曹操一统北方,维持颖川荀氏的名门望族。

而作为活跃在魏晋时期的吴郡四大世家,他们虽然因为地缘的关系难以投资在最强大的曹魏身上,但他们的一系列操作下成功让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最顶级的世家之一,朝堂之内到处都是他们的世家子弟。

这样看来顾雍突然出现在这里,应该是他背后的吴郡顾氏看重自己,想要在自己身上投资一番。

只不过除了顾氏之外,其余三个世家似乎没有动作,仍然在壁上作观,冷眼相待。

吴郡四大姓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顾雍、陆逊、朱桓和张温。

其中顾雍和陆逊的能力最强,一个是东吴丞相,另外一个是东吴大都督。

姓名顾雍字元叹

职业文臣战争系

身份吴郡吴县人

等级37

勇武4348

统帅4040

智谋8088

政略8293

魅力77

气运10

个人特性

1素业蓝:

2吴郡四大姓蓝:出自世家豪强,领地内的民心上升,小幅度压制其他世家子弟的野心

3魏晋八君子紫:与贾诩、贾逵、张既、程昱、王浑、刘惔、庾翼称为魏晋个势力,顾雍的技能威力10

4社稷之臣紫:领地内的资源产出速度20,小概率出现特产和特殊矿脉

5公正无私紫:领地内的贪污腐败现象下降,民心上升,每年税收5

6赞国经纶金:辅佐君主政务时,领地内的发展速度上升,资源产出量40,行政效率上升,政通人和

7随能所任金:每每能够将官员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官员的野心值下降,关系上升至融洽,不容易出现矛盾,领地的行政效率50

金:沉默寡言,但却能言出必中,顾雍一说话就能够说到点子上。每当君主询问顾雍时,若顾雍说话回答了,顾雍的四维数据暂时性1,随着会议结束而回落一次会议至多提升三次

技能沉默不语s级、慧眼识珠s级、明目s级、铁面s级

心法顾氏心法

装备无

特殊兵种无

吴郡“顾、陆、朱、张”四姓,萌生于东汉,崛起于东吴,鼎盛于东晋,中衰于刘宋,又中兴于齐梁,终衰于梁陈。

作为顾氏最顶尖的顾雍,从小就展现出非人般的才能,少年时期跟随当世大儒蔡邕学习书法跟音律。

因为他的才能出众,深受蔡邕的喜爱,于是乎被蔡邕赠之以名,让顾雍的名与蔡邕的名同音。除此之外,蔡邕还为顾雍取字元叹,可见蔡邕对顾雍的喜爱。

顾雍在东吴效力之后,很快就被孙权看重,待到东吴第一任丞相孙邵病逝后,立马被孙权任命为新一任丞相,这一做就是整整十九年。

在这十九年里顾雍精励图治,效仿汉初时候的治国方法,任用的官员必定是称职合适的,可见他眼光十分精准。

除了顾雍的能力之外,他的性格也是孙权器重的原因之一。

顾雍常常访问民间,收集意见,秘密上疏给孙权。如果被孙权采纳的话,顾雍就会将功劳推给孙权,自己绝对不占任何一点。如果没有被采纳的话,顾雍就会将这个东西烂在肚子里,绝不向其他人提及。

这样一个既有才能,又能够守口如瓶的臣子,试问哪个君主不喜他。

不过这其中或许有顾雍的性格影响。

顾雍不像是其他人那样善于交流,始终保持着沉默寡言的状态,能不多说就不多说。

再加上他公正无私的一面,让不少文臣武将有意识地疏离他。

一次宴会上顾雍既不喝酒,又不出言交谈,始终板着一副黑脸对着其他人,这让不少人不敢放飞自我,害怕被顾雍抓到鸡脚。

就连孙权这样亲口说道:“顾元叹在这里,我们恐怕都不能尽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郭嘉的吊儿郎当,贾诩的狡猾如狐,王猛的爱好搞事,戏志才的稳稳当当。

李济见惯了人,自然不会觉得顾雍有什么性格缺陷。

“吴郡顾氏子弟,顾雍顾元叹见过李太守。”

顾雍风度翩翩地行礼,言行举止之中暗藏着世家的风范,拥有儒雅随和的气质。

不愧是四大姓出来的世家弟子,跟那些小世家出来的纨绔子弟简直不同,即便骨子里有对平民百姓的藐视,但眼神中没有任何流露。

“没想到又是伯渊的弟子。”

卢植轻笑一声。

而蔡邕板着脸说道:“元叹虽然是我的弟子,但他早就学有所成,完成出师礼节。他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他只不过是一个考生罢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蔡邕的眼神时常闪过欣慰的感情。

顾雍的才情在他教导的弟子当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即便他再怎么铁面无私,也不可能会随意放弃自己教导出来的弟子。

更何况还是这么优秀的一个弟子。

“元叹,董卓扰乱朝纲”

李济正欲向顾雍考核,这时候张世杰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大呼着:“不好了,情况紧急,需要主公定夺”

“何事”

李济皱了皱眉头,今日可是科举考试当中最重要的殿试,他已经交代命令下去让自己的部将非大事外不可惊扰此处,可谁知巡查在外的张世杰居然会在这时候闯了进来,而且还是毫无礼节。

即便心里有些不爽,李济还是强压制住怒火,将张世杰招了过来。

张世杰快步来到李济身旁,贴耳轻声说道:“吴郡太守盛宪发兵与严白虎交战在白虎山一带,被严白虎埋下的伏兵击败,损失数万兵马。如今还被严白虎围困在乌程县里,被迫向我军求援。”

“盛宪连一个严白虎都解决不了,而且还被反客为主,困守在县城了”

李济大吃一惊。

先前盛宪发兵攻打严白虎之际,曾经还向他求援一支兵马,只不过他忙于科举考试和讨董准备,并没有答应对方,只是让张世杰巡查在钱塘江一带的县城,以防意外。

可没想到盛宪率领的官兵被严白虎击败,而且一口气损失了数万人,只能说盛宪不太行。

李济想要宣布殿试推后进行,却被王猛拉住了手臂。

“主公,之前你不是觉得他们伯仲之间吗,不如我们借着这个难题来考察他们,谁的答案最好,谁就是这一届的文举状元。”

王猛拉住李济轻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