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0章 桓温灭蜀(一)

书名: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第50章 桓温灭蜀一

晋室东渡,虽然是偏安一隅,但当时的叛乱之人,不过是胡、蜀二寇尔。胡人强大蜀寇较弱,庾氏兄弟志在先平胡再灭蜀。他们只是在咸康五年339遣一偏师讨伐蜀地的李氏建立的成汉政权,抓住了他们的荆州刺史及巴郡太守罢了。

桓温则与庾氏兄弟一心为国相反,他想的更多的则是自己手中拥有的权势。然而在那个时代,想要拥有巨大的权势,要么是门阀子弟,要么是通过军功获取。对于桓温而言,虽然他是驸马,但是他不是王谢大门阀的子弟,所以想要有更大的权势只能是像前辈们一样,通过军功获取了。这时他把目标对准了软柿子的蜀地李氏的成汉,所以平定胡人的计谋,改变为先伐平蜀地。

李氏的诸位子弟,本来就不能把他们列为乱世奸雄的角色,只是因为他们是首先建立割据政权的人罢了。然而当时海内大乱,唯独蜀地偏安而无事,所以前来归附的人都追随着前来。

李雄为人性格宽厚,能减少酷刑遵循律法。他的赋税:男子每年稻谷三斛,女子则是男子的一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事情少劳役也少,因此在他治理国家期间百姓富足,夜不闭户,也没有盗贼前来偷盗。他的多项举措都是为了让百姓能够修养生息。然而李雄的意图是为了开疆拓土,收缴上来的赋税用在国事上的也不多。他手下的诸位将领每次进献金银珠宝,大多是为了能从他那求得一官半职。成汉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该有的威仪,官员也没有俸禄,作战行军也没有号令,真要用兵是也没有成建制的部队。战胜敌人时自己人也是互相争抢,打败仗后也没有友军救援。他们攻破城池后,优先以俘获人口为重,所以手下的士卒也难有所作为。原因就是李氏本来就不知道治理国家,加上他们身处偏僻的地区,所以他没有规模只能如此罢了。

李氏的骨肉相争其实从李雄、李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李雄立兄长李荡的儿子李班为太子,李骧劝谏他不可,李雄没有听。李骧回到家后流泪道“国家之乱从此时开始了。”

咸和八年333,李雄驾崩,李班即位。他以李骧的儿子李寿录尚书事,辅佐朝政。第二年,李班就被李雄的儿子李越杀害在了殡宫。他因为自己的弟弟李期是李雄的妻子任氏所养,所以让位给了他。李期即位后诛杀了李班的弟弟李都并让李寿讨伐位于涪地的李都的弟弟李玝,李玝放弃城池投降了东晋。

李期让李越为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李期掌握国家大权后,对外任命景骞为尚书令,姚华、田褒为尚书,宫内宠信宦官许涪等人。同时他还在国内滥施刑罚,诬陷尚书仆射李载谋反,后下狱而死。

咸康二年336,东晋朝廷遣司马勋前往汉中招纳长安的后赵势力。李期在这时遣李寿趁机攻打他们,于是留下守、宰于蜀地,大军进攻南郑。李雄的儿子李霸、李保都无病而亡,时人都传是他们被李期鸩杀的。于是大臣人人畏惧李期,无人安宁。

李期多次诛杀蛮夷,抄没他们的资产和妇女以充实后宫。这就导致国家内外都对他敌视,道路上的行人都对他侧目而视。

李寿代替李玝驻守涪地,李期计划偷袭他。不久他就鸩杀了李寿的养弟李攸。李寿见李期对自己步步紧逼,于是他立马率领步骑一万杀回成都,杀了李越及他的尚书令景骞。矫称太后任氏的诏令废了李期,幽禁在别宫。后李期自缢而死。李寿本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原则,连带着李雄的儿子一并杀害了。当初巴西的龚壮与乡人谯秀齐名。他的父亲、叔叔都被李特杀了。李寿聘请谯秀为自己的宾客,他也多次聘请龚壮,龚壮虽热不出山,但是还是多次前往拜见李寿。李寿每次向他询问自保之术,龚壮其实是想要借他之手替自己报父、叔之仇。于是他向李寿献策以蜀地称藩于东晋,李寿同意了。

龚壮暗中于长史略阳罗恒、巴西解思明共同谋划推李登为主,然后偷袭攻克成都。罗恒、解思明、王利登劝李寿自称益州牧、成都王,然后称藩于东晋。而任调与司马蔡兴、侍中李艳及张烈登则劝李寿自立为帝。于是李寿一番思量下来决定僭越即皇帝位。李寿以安车束帛为礼,聘请龚壮为太师。龚壮还是推辞不就,只是身穿白衣束带以师友的身份与李寿相交。

有人告发广汉太守李乾与大臣勾结想要废了李寿。李寿立马命令他的儿子李广与大臣在前殿立下盟约,并把李乾改任为汉嘉太守。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