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三八章

书名: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5-07 10:30

赵大鹅于是就告别了郭氏,回到了赵家老宅。

照例先把刚刚没吃完的一张饼,喂给小宝吃。随后进屋,用开水,烫了一袋方便面喂了大宝。

后来赵大鹅总觉得小宝没吃饱,但是家里也没那么多吃的,就又用热水,烫了一些玉米面面,给小宝吃。

小宝吃了几口,便也安静的趴着。赵大鹅蹲在那,摸着狗子,小宝也会特别懒散的蹭一蹭赵大鹅。

赵大鹅挺喜欢小宝的,这狗子特别乖巧。前世……唉……不太想想起前世的事情了。

总之,赵大鹅觉得狗子特别通人性,比人要好一些。

赵大鹅和狗子玩了一会,便起身去了老宅西屋,敲了敲窗户,却发现赵铁刚不在屋。

赵永波趴在窗台上说道:“大姐,我爸好像出去帮工去了。”

赵大鹅愣了愣:“去铁柱子家去了?”

赵永波点点头。

赵大鹅也无奈,虽然赵铁刚可能和赵铁柱家不太好,而且今天他们家里木匠做寿材呢,应该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可能赵铁刚和别人差不多,都去赵铁柱家里混饭吃了。

反正甭管干活不干活,这饭赵铁柱家里还是要管的。

而且还能喝点酒。

相对来说挺舒服的。

毕竟现在赵铁刚手里也没有钱,家里加起来就只有赵大鹅给买的那么点酒,喝点少点,出去混几顿,还是不错的。

村里的闲人懒汉,到了冬天没活的时候,有时候就会特别刻意的去假装帮别人干活去,其实冬天的时候天气短,白天八九点才天亮,晚上四点多天就黑了,一天一共才八九个小时是有太阳的。再加上一日三餐的时间,与其说是帮工,不如说是混吃混喝。活没干多少,但是饭没少吃,酒也没少喝。

赵铁刚其实也学的是瓦匠,不过还不太熟。

就算赵铁刚现在瓦匠熟了,他也不是木匠。去赵铁柱家里,也就是看看热闹,其实啥也干不了。

但是现在就是赵铁柱家里难受的时候,谁让他们家不下葬了,那大家就得去看看……

赵大鹅看赵铁刚没在家,便让赵永波老实在家呆着,那也别去,省的出去玩丢了,还得找他。

赵永波问道:“大姐,我听见有卖糖葫芦的声音,你听见没?”

赵大鹅蹙眉,还真听见有卖糖葫芦的了。

“来,出来。大姐领你买好吃的去。”

赵大鹅这么一说,赵永波便屁颠屁颠的跑了出来。

他穿了一个小的花格子小棉袄,里边是一个红色的小毛衣,一双鞋趿拉着,鞋带还开了。

赵大鹅白了赵永波一眼:“把鞋带系上。”

赵永波弯下腰把鞋带系上了。

赵大鹅又拿出来点卫生纸递给赵永波:“小弟呀,你说两三天没看见你,你是咋把自己造成这样的?耳朵都冻了?”

赵永波嘿嘿一笑:“这两天和他们去滑冰了……掉河套里边了。”

赵大鹅倒也不太担心,毕竟东台子村下边那个河套,只是有水,离能把人淹死了,多少差点水位。

那边盛水期的时候,也就半米深就不错了。冬天水位也就十公分,勉强为结冰创造了点条件罢了。

河套边上都是大柳树,全是一丈粗细的。一群孩子天天去那边玩。

“把鼻涕给整干净了。要不不给你买糖葫芦吃。”赵大鹅训斥道。

赵永波听话的用卫生纸擦了擦,干净了之后,这才跟着赵大鹅往外边走。

刚到院子中间,王桂香就在后边喊着:“大孙子呀,你爸爸没在家,你干啥去?”

“我和我大姐玩去。”

“丢了咋整?”

“丢了算你的……”

王桂香:“额……”

随后赵大鹅和赵永波就上了街上。

老宅这条街下边,那个卖糖葫芦的,用一个大的高粱秸秆捆成的……好像叫糖葫芦架。具体赵大鹅也不知道叫啥,虽然吃了一辈子糖葫芦,还真不知道那玩意叫啥。

反正就是用高粱秸秆,弄的干干净净的,中间夹着一个木头棍子,外边用铁丝给毂上。上边插着糖葫芦,就开始卖。

卖糖葫芦的推个自行车,前边放着糖葫芦架子,后边还放着两个面袋子。面袋子里边装着糯米棒,很长很长的那种糯米棒。

“糖葫芦,糖葫芦……”卖糖葫芦的还正在喊着。

旁边也有人在买。

今年也不知道咋滴了,卖糖葫芦的这还是第一次过来。

赵永波想下去,赵大鹅拉住了他说道:“在门口等着就行。下边都是别人家的小孩儿了,等会你吃着糖葫芦了,别人家小孩儿没吃到,到时候不得哭闹呀。等明个你再出去滑冰,你就容易被他们打,知道不?”

“知道了。”赵永波听话的回答。

小孩子之间的打架,其实有时候就不知道什么理由……

也许就是因为一根糖葫芦,就能打起来。

不一会儿,卖糖葫芦的上来了。

赵大鹅瞅了一眼,是个不认识的人,岁数约莫三十多岁,微胖,穿着军大衣,戴着厚帽子,但是仍旧冻的满脸通红的。

“糖葫芦多少钱?”赵大鹅开口问道。

“这层没核儿的,五毛钱一串。下边那些有核儿的,三毛钱一串。”卖糖葫芦的指着糖葫芦架子上的糖葫芦说道。

“多要的话,能便宜不?”

“要多少?”

“我想来上边没核的,来二十串,多少钱?”

卖糖葫芦的想了想:“我合你四毛钱一串,咋样?”

赵大鹅摇摇头:“不咋样。我都要二十串了,你还合四毛钱?两毛五,我就给你五块钱,行不行?”

卖糖葫芦的还真真没见过这么讲价的:“下边的合你两毛五行,但是上边的五毛钱一个,你这对半砍价了呀。赔钱呀,这能挣多少钱呀?不行不行。”

“不行拉倒。我不要了。”赵大鹅拉着赵永波就要走。

赵永波还站着不动弹,赵大鹅掐了赵永波一下,赵永波才转过头就走,心里却不开心:这就不买了?那我出来买个什么寂寞?好歹给我买一串呀。

“三,二,一……”赵大鹅低声说道。

果然赵大鹅的一刚刚说完,卖糖葫芦的,就叫住了赵大鹅,一脸不情愿的说道:“别走呀,你这小丫头。行,五块钱给你二十串。”

赵大鹅嘿嘿一笑,把钱递给卖糖葫芦的。

随后对赵永波说道:“小弟,你自己挑,挑糖多的好吃。”

赵永波瞬间就来了兴致,用小手指着:“这个,这个……还有那个……”

赵永波刚刚还以为不买了呢,没想到转头这卖糖葫芦的就同意了,可是他刚刚明明说赔钱的来着?难道赔钱也卖?

不一会儿,卖糖葫芦的把二十串糖葫芦给取了下来,包在塑料袋里,递给了赵永波。

赵永波直接挑出来糖最多的,先给了赵大鹅,之后自己拿了一串,就咬了一口:“啊……”

糖葫芦冻着呢,咬不动……

赵大鹅嘿嘿一笑。

“对了,以前我记得卖糖葫芦的是个老头来着,你俩一家的不?”

卖糖葫芦的中年男人说道:“那是我爸,我爸闹病了。唉……”

赵大鹅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不好意思呀,我就随便问问。”

“没事没事。”

“好了,你忙你的,我回家了。”

赵大鹅让赵永波拎着一大袋子糖葫芦,进了老宅。

“大姐真好,大姐以后我啥都听你的……”赵永波奉承的说道。

赵大鹅拍了拍赵永波的脑袋:小屁孩儿,真会溜须拍马。

到了后边,赵大鹅看了看自己那头青牛。牛槽子里边空空如也……

赵大鹅转而说道:“小弟,去给青牛整点草吃。”

青牛一般都是赵廷绪帮着经管着,喂牛又不用很累,一天扔青牛一捆玉米秸秆,之后喂两次水,有时候太冷,就喂一次也就够了。

赵永波听赵大鹅吩咐,噔噔噔的先跑到屋里,把糖葫芦放在了茶盘子里,就是放茶壶的铜盘子。

之后跑出来,从东边的栅栏旁边扛着一捆玉米秸秆,就放到了牛槽子里边,让青牛吃草。

赵大鹅看了看青牛的状态:“嗯嗯,估摸个把月就生了。改天应该让牛活动活动,溜达溜达。到时候能顺产。”

不过青牛一向看着老老实实的,像个老实巴交的家伙,但是其实脾气不太好,只要把绳子解开,那就开始一路狂奔,追都追不上。

应该把绳子,也就是栓牛的绳子稍微长一些,这样可能就好了。

“小弟呀,你说大姐给你买了糖葫芦,你是不是也应该干点活?”

赵永波点点头:“大姐让我干啥,我干啥。”

赵永波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他一天天的吃喝,都指望着赵大鹅突发善心呢。自然是乖巧听话的不得了。

“看谁家有谷秸,偷几捆来。”

“大姐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谷秸,就是谷子的秸秆,相对来说,营养成分含量,自然要比玉米秸秆好很多的。

牛一般不太挑吃的,也就是大马兰草和高粱秸秆不吃,其他的都吃。常规就是喂玉米秸秆,有条件的话,喂点谷子秸秆。

这个时代也没有牛羊饲料,冬天也就是多抓一把玉米面面给青牛吃,要不天气太冷,牛也扛不住。

饲料这种东西,是到了后世最后三两年,才有的牛羊饲料。赵大鹅以前还给别人养殖场喂过。

牛羊饲料和猪饲料是不同的。

因为特别是牛,它是反刍动物。吃饲料会严重影响牛的反刍行为。而且比如猪饲料里边,常规都会以促进猪消化蛋白质的赖氨酸和谷氨酸为主,但是牛吃了就反刍不了了。

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最终在猪饲料的基础上,牛羊饲料把饲料里边的铜元素给剔除出去了,加入了镁元素。

因为铜对猪没什么事,但是牛吃了就会让胃受不了。而且因为猪爱生病,加一些抗生素什么的,牛羊的加上益生菌,不能加抗生素。

这是后世研究了很多年,才研究出来的。自从牛羊饲料研究出来之后,国内的肉牛养殖,才迎来了巅峰,之后养的太多,赔的稀里哗啦的。

没有饲料的情况下,多吃点谷秸,牛消化更好,但是不能吃太多,吃多了,也会影响反刍。

“别让人抓着,万一抓着你就说拿一捆烧火的时候,引火用。”赵大鹅嘱咐道。

赵永波说自己知道了。

赵大鹅于是又去后院看看,把乱七八糟的树枝什么的给收拾好,这才出来。

眼瞅着要中午了,刚到院子外边,却发现赵大鹅从上边过来了。

一般来说,从赵大鹅家后院去赵廷明家里,是更近的。但是下边有个邻居,只留了那么半米宽的路,人能走,但是不太好走。

一般赵廷明都从前院前边的路回家。

赵大鹅知道他去赵铁柱家里了,但是这急匆匆的,都中午了,要回家?

难道,忙活一上午,没管饭?

“大爷爷,你这是要回家了?铁柱子他们家中午不管饭吗?”

赵廷明心里有事,所以还真没看见赵大鹅就在跟前,等听到赵大鹅说话,才缓过神来,他叹了口气说道:“这一天,事太多了。县里来了一个捕猎队,之后到了乡里。乡里说让咱们村负责,争取早点把山上那几只laidai呀,给打死了。”

这倒是也很合理,毕竟出事的是东台子村,捕猎队过来,自然也就是来东台子村了。

村里负责接待,倒问题不太大。毕竟谁也不知道这laidai几天能抓着,那这几个人的吃喝拉撒什么,就需要有人管了。

实话实说,赵廷明还真不愿意管……毕竟县里来的,吃的喝的都得是好的,别的不说,顿顿得整几个菜吧。问题是东台子村村里穷的叮当响,经费一毛没有,饥荒白条一大堆。

就这种情况下,要管饭的话,就得自掏腰包了。问题,赵廷明还拒绝不了。谁让出事的地方就是东台子村来着?

而且还得派几个人跟着上山去,当个向导什么的,还得花钱,还得管饭。反正钱一定少花不了,至于啥时候能把laidai找到,打死了,这个不确定因素又太大了。

人家laidai也不是傻子,站着那里不动弹,让人打。

搞不好,laidai上次袭击了赵铁柱家,都不一定跑到哪里去了。

赵廷明是愁的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