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科技影响全世界

作者:门前的枣树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 249 章 超低轨道卫星,惊骇世界航空专家

书名:我的科技影响全世界 作者:门前的枣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29

马斯克的SpaceX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可回收火箭的,而他身为boss,哪怕现在不是技术人员,依然对可回收技术拍摄的画面十分了解。

现在直播间左边屏幕拍摄的画面,像极了他们实验“猎鹰”回收时,那个拍摄的场景。

马斯克表情从来没有过的肃穆,他直勾勾看着左边屏幕,右手不可察觉得在颤抖。

而还有很多国家的顶尖航空专家,也是看着左边的直播屏幕,呆坐在原位。

他们虽然没有实现过可回收技术的经验,但是不妨碍他们管中窥豹,再加上SpaceX之前发布的可回收火箭视频,他们一对比,就发现两者视角惊人的相像。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宇星海这次发射的火箭也可能采用了可回收技术!

“鹰酱的航空领先地位,可能今天要被改写了。”一位大毛国的专家开口道。

直播还在继续,虽然国内对直播间突然的分屏有些意外,但是不妨碍他们继续观看,只要没爆炸黑屏,就不妨碍他们继续狂欢、继续舞。

现在屏幕左边是火箭回收推进器的视角,右边是剩余火箭飞上太空的视角,它将再飞行20千米,来到130千米的高空把卫星放出去。

显然,肯定是右边屏幕先完成任务,很快观看的观众们也注意到,右边屏幕来到了太空,并且像天女散花一样,发射出了12枚卫星出去了。

12枚卫星,在内部小型助推火箭的帮助下,像12个飞舞翅膀的蝴蝶,飞回自己的轨道,展开太阳能电子板双翼,开始了自己的运行。

这是右边屏幕的最后一幕,也是让国内直播间观众第三次欢呼的一幕。

看到这,大家都知道卫星圆满发射成功了,直播间的观众们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祝贺的弹幕,在直播间疯狂得刷屏着,而在现场一起观看的湘市人民,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跟国足进了世界杯似的,全场宣起了热烈的“海洋”。

与之相反的,国外关注的一群老外们,则是一个个垂头丧气,破口大骂。

“八嘎,为什么他们又成功了?”

“阿西八,马天是我们国家的人,为什么还不回归我们的国家,思密达~”

“我的发,上帝一定是在开玩笑,像马天这样的恶魔,就应该被掉下来的火箭砸死!”

……

当然,还有一群航空专家们惊骇得看着右边屏幕的最后一幕。

“史密斯,给我回放一下录像!”

“奥斯夫基,你应该录频了吧,把刚刚最后的一幕回放一下!”

或许非专业的人只看卫星有没有成功发射出去,但是专业的人却是看到了其中更深的东西。

比如,这个火箭怎么带了12枚卫星!而这12枚卫星的飞行高度是不是标错了?

“这不可能,unbelievable,为什么马天的卫星能飞这么低?”

“四阔以,马天真的是一个可怕的科学家!”

“卧槽,马天怎么做到的?这也太牛了!”

专业的人,反复回放着直播间右边屏幕的最后一幕。

对于他们而言,从屏幕中,根据12颗卫星先后发射的位置以及偏离角度,就能大致揣摩出12颗卫星会到达什么轨道,所属什么卫星行列。

比如,鹰酱的航空专家们很快就分析出,马天的12颗卫星,大概是将处在130至150千米的超低轨道。

或许大家觉得,卫星高度越低,可能技术越简单。

但是事实情况却是,在超低轨道,也就是200千米以下运行卫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大家知道,地球有一个大气层,大气层90%的质量在30km以下,30km以上则逐渐稀薄,并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急剧下降。

由于卫星必须以7.9km/s的第一宇宙速度飞行,才能维持在地球上空,所以就注定了,卫星的飞行不能受到很大的干扰。

如果卫星在超低轨道飞行,那就意味着将要面临更厚的空气,众所周知,空气越厚,卫星经过摩擦的阻力系数就越高,则损坏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卫星至少要在200km以上的高空飞行的原因,因为空气影响较小,卫星更稳定。

而在120km至200km的超低轨道飞行,则需要考虑空气摩擦的影响,越低,则越困难,技术含量越大。

早在2015年,很多国家就意识到了低轨道卫星的优势了。

根据测算,如果卫星从650千米的轨道高度下降至160千米而保持稳定飞行,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雷达频射功率需求会降低64倍,通信频射功率会降低16倍,并且光学孔径直径需求也会降低四倍。

也就是说,超低轨道的卫星,只要能正常运转,它的通讯效率或是侦察效率,都是远远大于高轨道卫星。

现在很多卫星还是处在200km以上高轨道飞行,不是不想去低轨道,而是做不到。

如今,天宇星海却是轻而易举做到了,还是非常低的130至150km,这不得不令关注的全世界航空专家们惊掉一地下巴。

“马天怎么做到的?还是只打算飞不久就坠下来?”

“不应该啊,马天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吧?”

“我不信马天能实现130公里的轨道持久飞行!”

紧接着,一群专家们也开始对马天这一发射卫星的高度表示了质疑,他们非常不相信马天能做到在这么低的高空飞行。

鹰酱已经用自己的低空飞行卫星开始捕捉下面的天宇星海卫星位置来求证了。

而直播还没有结束,左边屏幕的底部火箭推进器视角依旧是亮着。

马斯克也是一直盯着,眼睛都没眨一下,连右边屏幕发射超低轨道卫星都没关注。

在他的视野中,左边屏幕的视角开始越来越低,并且肉眼可见得可以看到大陆的情况了。

马斯克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快来了,这个阶段,回收的火箭要启动反推进装置进行最后的精准定位着陆了。

让他绝望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视角中,底部开始冒起了红色火焰,而进步之城的样子越来越清晰。

右边本来已经黑掉的屏幕,也开始给了一个第三视角,看着天空中本来已经发射出去的火箭底部来到了进步之城上方,并稳稳降落在最初始发射的地方。

“完了!”马斯克瘫倒在自己座位,右手不经意得放在自己左胸口,他怎么感觉自己的心有点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