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科技影响全世界

作者:门前的枣树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 105 章 固态电池与造车

书名:我的科技影响全世界 作者:门前的枣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29

新能源汽车绝对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身为制造领域,肯定也是技术困难非常多的。

马天在实验室收集着资料,眼神肃穆。

谈到新能源汽车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纯电车了,但是新能源车可不止这一种,还有油电混动的、固态燃料电池比如氢能、甲烷等种类。

马天也是思考着该从哪种先研究起。

思前想后,马天还是决定从油电混动搞起做个过渡,因为怕纯电太超前而人们接受不了,还有一个就是充电桩建设来不及的问题。

至于固态燃料氢电池等等,马天的学识告诉他这是未来的技术突破方向,现在应该普及不了这种汽车,因为运输和存储成本太高了,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普及。

决定了要先搞油电混动,马天也是立刻行动起来,先准备自己突破电池这一块。

常规电池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等,各有优劣。

但是马天肯定不考虑他们了,他要自己研发新的电池出来,来解决续航和快充等问题。

马天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固态电池,所谓固态电池的就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与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与目前主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电解质。

固态电池是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

相比液态电池,有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安全性更高、低温不怕电量跳水、循环寿命更长以及对热管理的需求降低等优点。

当然,这么好的东西,自然研发难度也很大。

固态电池研发的难点第一个是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由原来的固-液接触变为固-固接触。

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枝晶的问题,容易造成应力堆积、电化学性能衰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裂缝的出现,裂缝一出现电池容量就会快速衰减,循环寿命自然就差了!

此外,固态电池也要求电极材料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成膜性能。

最后的难点还有封装,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都采用热熔胶封装技术,此种技术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不能直接用在固态电池上。

一旦由于封装结构失效而造成电池的低效或者回收使用,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效果。

了解这些知识,马天也开始在实验室进行新一轮的闭关,身为电子学、材料学、物理学等都点到Lv3的圆形战士。

马天说自己是世界第二的研究员,应该没人敢在他面前说第一。

唯一缺乏的是冥冥中的灵感!毕竟这涉及材料学,而材料学有时候又被称为抽奖学,中了就是大奖,没中就是谢谢惠顾。

但是马天有钱,他抽的次数可以亿点点多。

在实验室肝了一个月,马天也是终于“抽”到了一种很好的材料LiSiS!由锂金属作为阳极,硅纳米管和专有的硫晶体固体电解质组成。

在实验环境下,它的能量密度超过了三元锂电池的5倍,且很稳定!

再过了一个礼拜,马天带着自己的固态电池出关了,并且把它命名为“天明电池”。

相比液态电池,它不但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宽温度范围等优点,它的能量密度也达到了惊人的500Wh/Kg,单次充电续航超过1400千米,且支持快充,能在半个小时内充满电!

电池解决了,现在就是要造第一辆样车了。

马天直接来到小蓝车研发部门,破天荒叫来了苏锡华等人开会。

小蓝车研发部门最近在苏锡华这个工程和机械学博士的带领下,可是各式各样的自行车都造了出来。

有特意用来锻炼的负重自行车,可以两人一起骑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只在校园和郊区推广的双人自行车,还有为了上学和上班的轻便自行车。

甚至样子风格也大变,比如在校园,为了贴合女孩子审美,车把上有了比较萌的大眼睛。

反正现在共享单车就剩天宇星海一家独大了,不需要独立的风格了,这样尝试下也行。

一经推出,也是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苏锡华听到马天秘书的传话开会,也是放下手中的扳手,带着几个主要工程师来到了会议室,马天已经坐在了主位了。

“马总!”众人打了一个招呼,依次按顺序坐下。

马天先是打量了一圈人,也是直接说道:“这段时间你们把自己的工作交接出去,跟我去造车?”

“造车?马总,你说的是汽车吗?”苏锡华带头问道。

马天点了点头:“没错,就是汽车!”

听到马天的肯定回答,苏锡华也是内心激动起来,身为一个工程和机械双料博士,这段时间造自行车他早就造得无聊了,因为挑战难度太低。

本来过段时间他都准备设计完最后一批单车就离职的,没想到今天有这样一个好消息,他也是连忙问道:“好的,马总!”

“下去准备吧,应该还有一个礼拜的时间给你们准备,因为还有一些器材在路上没运过来!”马天说完这句话,就挥挥手结束了会议。

一个礼拜后,仪器设备全部到位,苏锡华等人也开始跟着马天造第一辆样车。

而苏锡华等人也开始第一次见证马天的科研能力,尤其是苏锡华差点就要跪了。

只见马天随便就把燃油车给拆了,然后一一给他们介绍各个电子器件的原理,发动机、点火系统、油门控制器等等,信手捏来。

马天是故意这样做的,他要像带郑石见他们一样,带苏锡华等人了解汽车机械。

不说把他们教成一个顶尖的汽车工程师,起码要对汽车了如执掌才行。

苏锡华看着学识渊博的马天,也是内心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马天的科研能力绝对是他在学术生涯见过最恐怖的一位,动手能力和知识夯实程度太恐怖了!

接下来的日子,苏锡华等人当起了学生,穿着前面带口袋的衬衫,随手还带了一根圆珠笔和一本本子记着笔记。

马天也是因材施教,一边说一边还让他们动手拆车来巩固知识。

差不多两个礼拜教学后,马天才带他们开始自己用器材、机械设备等造车身和组装。

首先,肯定是建模和设计车身了。

生产一辆车子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成本,安全,是否符合空气动力学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苏锡华等人也是才知道,他们居然造的不是普通的燃油汽车,而是油电混合的新能源汽车。

设计完了,然后就是造车四部曲:冲、焊、涂、总。

涂被马天给忽略,样车不要那么花里胡哨,能一脚油门跑起来就行。

一个月后,马天才带他们造出了第一辆连门都没有的自动挡新能源汽车。

“马总,让我先试车吧,伱身体这么宝贵,怎么能第一个试车呢?”苏锡华听到马天要第一个试车,也是连忙阻止道,他担心有风险。

“让开,我来吧!”马天拒绝。

“马总,你这么宝贵的身体,第一个试车的风险还是我们来吧!”苏锡华坚持。

“你是怀疑我们制造的车有问题还是对我的技术存疑?”马天皱眉道,这是自动挡的车又是经过悬空运行测试的,能有什么风险?他对自己的科研水平还是挺自信的。

再说了,就在园区里逛几圈,这么宽的马路又没有车,他怎么可能出事?

苏锡华听到这话不敢阻拦了,不过他坐到了副驾驶,同一起造车的几个同事也坐到了后排。

显然抱着共存亡的心态。

马天摇了摇头,轻笑出声:“坐稳了!”

然后一脚油门,车子就启动起来向外面厂区公路驶去。

“呜呜——”

看着车子加速、转弯都轻而易举后,后排的几个员工也是开心得欢呼起来。

第一辆样本车,差不多成了!

剩下的就是把该有的车门,座椅,安全气囊等什么安好做整车测试就行了。

这也看出做实物的艰难,不像互联网一样弄个服务器,搭个网站就能用,做实物要考虑很多东西,所需要的检测也多的过分。

马天把吉磊明和李润琪也喊了过来,要着手准备搭建生产车间和招人了。

两人看到马天已经研发的样品车,也是习以为然,他们已经习惯了马天夸张的研发能力。

听到马天搭建生产车间的要求,也是点点头记下。

吉磊明下去着手准备,李润琪看着马天汇报了这段时间的公司情况。

“马哥,公司稳扎稳打在运行,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

哦,对了,有一件事可能需要你注意一下,在你闭关造车的这段时间,大米的雷君开来找了你好几次,但是都被我以你在忙为借口拒了!

不过,雷君临走时让我告诉你,你有空了可以跟他说一下,他来拜访你!”

“雷君?”马天沉吟起来,猜测雷君来的意图,上次见雷君还是在小蓝车国赛线下吃饭,讨论融资小蓝车的事情。

“他是来找我问夏为手机上人脸识别和语音助手的事情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