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作者:平行针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730章 战略纵深

书名: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作者:平行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3

王千书措辞片刻,再次开口道。

“庆言还让人带回了一成语,虽然我不懂,但是我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

皇甫枭露出不解神色,问道:“什么成语。”

王千书有些拗口的说道:“叫什么...战略纵深。”

“看他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种用兵的战术吧。”

闻言,皇甫枭摸了下巴,示意王千书继续说下去。

王千书又指了指洛泽郡的位置。

“叛军想要驱使流民到京都,只要给流民五顿饭,但是这个前提是在此之前已经找到一些东西充饥,才能凭借五天时间勉强赶到京都。”

“可一旦京都周边也被兼并清野,流民的前行的速度也会慢下来,可能不及开始的一半。”

“当他们来到京都之后,他们消耗的辎重得不到补充,也不能与大齐军队决战,那他们准备的粮草,真的够支撑他们南下追击吗。”

王千书说了这么多,皇甫枭的眼前跟着一亮。

“如此一来,我们再安排高手趁机烧了他们的粮草,军营中的粮草,再切断他们粮草补给,那叛军将会陷入彻底困境之中!”

王千书满意的点了点头,皇甫枭不愧是军事奇才,一点就透。

旋即,皇甫枭的手,在地图上滑动,朝着京都方向划去。

“一旦我们一边撤离京都,一边兼并清野,一方面流民对于不会得到补充,而他们想要养活那么多饥肠辘辘的灾民,势必要消耗更多的粮草。”

顺着,皇甫枭伸手滑向地图上另外周边四郡。

“如果他们要去别的郡聚拢流民,亦或者补充粮草,势必会耽误更多时间。”

“如果我们一直退到溪宁郡的话,驻守边关的军队支援过来的速度也很快。”

“相比较之前的安排,不但能够省下大量粮草,还能防止溪宁关因为兵力的缺失,导致大吴趁虚而入。”

说到这里,皇甫枭的目光愈发亮了起来。

“妙啊妙啊!这个庆言莫非还是个军事奇才不成?”

皇甫枭突然双眼一眯,不怀好意的看向王千书。

“这小子不错,不然的话给我吧,放在锦衣卫做些小偷小摸的事,实在是有些屈才了。”

王千书翻了翻白眼回了一个字。

“滚!”

被王千书怼了回来,皇甫枭的目光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思考起来。

“如此,一来一回距离寒冬过去的时间也愈发近了,一旦冰雪消融,百姓就想着春耕了。”

不管如何说,这都是农耕文明。

一旦到了春天到来,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播种,种田。

因为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如此一来,大齐这场灭国危机也将度过最艰难的时候。

他们要应对的,将是最精锐的叛军。

虽然到时候的胜负,还尚未可知。

皇甫枭现在说的,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他们能不能说服怀真帝同意这件事,还不未可知。

而两人的讨论,也是最理想化的状态,真正执行起来就两说了。

但是,就目前为止庆言的计划,绝对是对大齐最有利的。

很快,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在了皇甫枭的脑海之中。

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保证大吴不会与叛军一同联手,围杀大齐?

“你又如何能保证,大吴不会对我大齐出手?一旦腹背受敌,那大齐必将走向灭亡!”

王千书摇头:“我保证不了。”

听到王千书的话,皇甫枭刚想开口怒喷,王千书却话锋一转。

“但是......庆言可以保证。”

皇甫枭皱了皱眉:“他?他是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保证此等大事?”

“他?他有别人鞭长莫及之长处,虽然他去大齐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却很受器重。”

“怎么?他是入赘大吴皇家了?就算入赘,他说话也没人当回事。”皇甫枭冷声说道。

“那倒没有,他就是把古千杭和那沈朝的女儿勾搭到手了。”

听到王千书的话,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差点让他给直接喷了出来。

“啥?”

在确定王千书没说错后,皇甫枭这才试探着问道。

“当初让庆言去大吴是让他去破案的,而不是让他和亲的吧?”

毕竟,大吴最强的两名二品武者就是古千杭、沈朝两人。

现在王千书却说,庆言把两人女儿一起收入房中,这让皇甫枭怎么能不惊讶。

“这件事情,你就有所不知了。”

随即,王千书说一下当初单清婵与庆言的过往。

以及古思思是如何和庆言勾搭到一起的。

说着说着,王千书的牙都快咬碎了。

毕竟,王千书无论用什么样的枕头,都感觉自己做不到这么好的美梦。

但是,庆言却轻易做到了。

可即便王千书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皇甫枭心中还是有所担忧。

“可即便如此,在国家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吴皇帝真的会同意如此吗?”

“毕竟,他只是外人。”

这时,王千书却摇了摇头,沉吟道:“不,准确来说他是内人。”

当王千书看到皇甫枭奇怪的眼神的时候,王千书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王千书呸了一句,这才接着说道。

“准确来说,庆言是大吴人士,他只是在大齐长大而已。”

“还有这种事?”

这件事情也不能怪皇甫枭。

回到大齐的时间满打满算也才月余,在大齐饱受折磨,他光是养伤都养了半个月。

在回到大齐的这段时间,他听闻过庆言的名声。

所以,他也看过庆言的履历。

他知道庆言是从云梦衙门走出来的一名小捕快。

自小父母双亡,被锦衣卫百户陈谦收养,在十八岁的年纪才崭露头角。

但是,庆言真实的身份,他却并未仔细查过。

如果不是今天王千书告诉自己,他都不知道,庆言也是他的义子。

毕竟,掌管锦衣卫各种机密案牍之人,就是王千书。

至于庆言真实身份的案牍,是他亲自书写的,也被他藏在自己的储戒之中。

就算有人真的头铁,非要去中司房查庆言的身份的案牍,最后得到的也是王千书给庆言准备的案牍。

这么多年来,王千书一直充当庆言隐形的保护伞,始终都把庆言保护的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