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作者:平行针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589章 九皇叔

书名: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作者:平行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3

听到沈朝的话,高坐龙椅之上的铭献帝身躯猛的一震,那股独属于帝王的气势鼓动而起,让众人的衣角,微微飘动。

“当真?!”铭献帝双手伏案,一脸的不敢置信。

“属实,这是审理周成安的卷宗,还请陛下过目。”说着,沈朝从袖中取出一份卷宗交由董祈。

铭献帝从董祈手中接过卷宗,开始翻阅起来。

此时的沈朝,都有些汗流浃背了。

因为这份卷宗是在敲定这件事后,庆言在听风阁中,当着众人的面伪造的。

至于里面的内容自然也是子虚乌有,都是庆言凭空捏造的。

因为,上面的内容都是庆言个人推测,周成安根本就没有交代任何事,就算周成安交代出某些事情,但肯定没有卷宗上那么详细。

在庆言推测中,周成安在这件事情上知道的并不会太多,整件事情上周皇后才是重要的一环。

当铭献帝看到上面的内容后,脸色愈发凝重起来。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铭献帝冷哼一声,把卷宗狠狠的拍在桌子上。

“这周氏还真是胆大妄为,究竟是何人给他胆子,让他做出此等通敌叛国之事。”

看着大发雷霆的铭献帝,沈朝上前一步,行礼道:“陛下,我觉得这件事情周成安并非主谋,主谋应该另有其人。”

听到沈朝的话,铭献帝没有发表看法,只是示意沈朝继续说下去。

“这次事端,大多是发生在宫中,一切缘由也都是源自皇子被害案,对方表面的意图是动摇大吴的根基,实则是为了行刺陛下做铺垫。”

“陛下洪福齐天,躲过了此次刺杀,但是宫中皇子中可用之才,除太子之外尽数凋零,他们也算是动摇了我大吴的根基,臣以为,对方所谋甚大。”

听到沈朝的话,铭献帝的脸上有些动容。

就在这时,司徒渊踏前一步,对着铭献帝行了一礼。

“陛下,这两日庆言一直在天枢阁,帮老师查当年师兄师姐被害的案子,庆言也查出了当年杀死师兄师姐之人,乃是当初庭前燕的一名叫燕归一的强者所为。”

听到司徒渊的话,铭献帝双手伏案,猛的起身。

“什么?!”

铭献帝的脸色不停变幻着,在脑海中思索着什么。

当年,这件事情闹的很大,就连铭献帝也被惊动了,当时他也让查过此案,却始终一无所获。

此时的铭献帝,心中大为震惊。

要知道,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五年前,也就是说,五年前对方已经为此做出谋划了。

旋即,古千杭踏前一步,接着说道。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潞州郡粮价失衡,大量潞州郡子民,逃离潞州郡之事?”古千杭问道。

听到古千杭的话,铭献帝坐回龙椅之上,闭目思索起来。

“五年前…观星浩夫妇出事后才传回的吴都!”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铭献帝语气格外凝重。他已经意识到了,古千杭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说出来,想来其中肯定有所关联。

铭献帝看向古千杭,示意他继续说。

“观星浩夫妇当初出事的地方,就在潞州郡不足百里的地方,他们当初可能就是途经了潞州郡,可能发现了了不得的秘密,这才被庭前燕派强者追杀。”古千杭道。

随后,庆言便把当初庆言所推测的给铭献帝阐述了一遍。

如庆言所说的那般,潞州郡粮食的崩盘,极有可能与庭前燕有关。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粮食被人大量采购,才导致的粮价的水涨船高,而那些被收购走的粮食,又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随后,古千杭把这件事情往相邻的北漠郡上稍加引导,铭献帝便顺着这种思路开始深思起来。

“你们觉得,九皇叔为人如何?”铭献帝突兀开口,目光看向下方三人。

铭献帝口中的九皇叔,就是现在的北漠郡王。

“虽然不及太上皇,但也是惊才绝艳之辈。”古千杭点评道。

不得不说,古千杭说话,这话说的就像屁股上挂水壶,有‘一腚’水平。

铭献帝抬头,看向房梁高瓦,喃喃道:“是啊,当初败给父皇,他应该很不甘心吧。”

此话一出,众人求生欲满满,选择闭口不谈。

“对于接下来的事,你们有何看法?”

听到铭献帝的话,众人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铭献帝已经察觉到了不对,他们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之所以这件事情不是由庆言来说,而是让他们来做这件事,甚至于伪造了周成安的通敌叛国的卷宗。

那是因为,庆言的身份实在是有些敏感。

铭献帝再如何信任庆言,也改变不了庆言是大齐子民的事实。

如果由庆言来说这件,在铭献帝的心中可信度至少要打四折,更何况这些事情只是庆言的推测,而非有确凿的证据。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指定行不通了。

这些事情,只能由沈朝、古千杭两人说出,再有观星震为此做背书,稍加引导,让铭献帝能顺着庆言推测的思路想过去,才能让铭献帝接受这一切。

现在看来,庆言的安排还是奏效了,三人的表演还是比较到位的。

至于那个不太会说谎,就知道睡觉的司徒渊,庆言就只给他安排了一个台词,省的他多说多错,让他当个背景板挺好。

“臣觉得,这几年时局动荡,北漠郡王年纪也不小了,不如将他接回吴都,让他与太上皇做个伴,在吴都颐养天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沈朝提议道。

听到沈朝的话,铭献帝脸上浮现恍然大悟的表情。

旋即,铭献帝的目光看向一旁的董祈。

“拟旨。”

……

很快,在铭献帝的手中多出了一卷圣旨。

铭献帝让董祈把圣旨送到沈朝面前,“沈爱卿,这件事情你速速安排人去做,让九皇叔返回吴都。”

听到铭献帝的话,沈朝却并没有接过圣旨,而是对着铭献帝躬身行礼道。

“陛下,我觉得这件事情,更适合让庆言去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