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新卫斯理传奇

作者:台湾老玩童杰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六章:回归与启示

书名:新卫斯理传奇 作者:台湾老玩童杰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0

随着一阵令人眩晕的光芒,卫斯理和杰克发现自己再次站在了21世纪的现代都市之中。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映入眼帘。他们的衣着恢复成了出发前的样子,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超脱时代的深邃。

“我们回来了。”卫斯理轻声说道,语气中既有归家的欣慰,也有对未来的渴望。“但我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关于千年后的故事,更是对人类自身认知的一场革命。”

杰克点头赞同,他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笔记本,那里记录着他们在未来世界的所见所闻。“我们必须让人们知道,真正的外星探索,不是简单地在浩瀚星空中寻找与我们相似的生命形态,而是要理解,宇宙间的智慧生命可能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存在。碳基生命只是宇宙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局限于此,我们将错过太多。”

回到书房,两人立即投入到写作之中。这份小说不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一份哲学探讨,它挑战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传统观念,鼓励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宇宙和自我。

《超越星辰的对话》——这是他们为小说定下的标题。书中,卫斯理和杰克借由角色之口,传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洞见:人类文明的真正进化,在于突破自我认知的限制,理解并接纳宇宙多元生命的可能形态。他们强调,真正的“外星生命”可能就隐藏在人类的梦境、灵感、甚至是科技的边缘地带,等待着智慧生命体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感知。

小说的结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结局,而是一个新的启程。卫斯理和杰克笔下的主人公,站在新发现的宇宙观基石上,向着更深邃、更神秘的未知领域迈出步伐,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真理探索的永恒追求。

“我们所做的,是为人类种下一颗种子,”卫斯理在书稿完成后感慨,“这颗种子名为‘启示’,它将在读者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化,直到有一天,我们能够以更加成熟和谦卑的姿态,迎接那些早已与我们同在的宇宙邻居。”

《超越星辰的对话》一经发表,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成为了推动人类认知变革的重要里程碑。而对于卫斯理和杰克而言,这只是他们漫长旅程中的又一个起点,他们深知,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每一次探索,都是向着更加深远的真理迈进的一步。

卫斯理和杰克在发表他们基于未来体验所著的小说《超越星辰的对话》后,虽然该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但也遭遇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反对声音。这些反对意见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界的质疑**:部分科学家和研究者认为小说中的理论过于超前且缺乏实证基础,特别是关于外星生命存在形式的假设,被批评为缺乏科学严谨性,认为其过度想象而忽视了现有科学框架。

2. **保守思想的抵制**:一些保守派读者和评论家难以接受小说中对人类文明进化的激进观点,认为这挑战了既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和人类中心主义,担心这样的理念会动摇社会的基础价值观。

3. **宗教界的观点冲突**:小说中对于生命形态的广泛设想触及了某些宗教信仰的核心教义,引发了宗教团体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有悖于神创论,是对宗教权威的直接挑战。

4. **公众认知的分歧**:尽管小说启发了许多人,但仍有一部分公众难以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先进概念,认为这不过是两位作者的幻想,缺乏现实意义。

5. **文学评论的争议**:在文学界,也有批评声音指出,《超越星辰的对话》虽然在主题上具有开创性,但在文学表现手法上或许过于直白,未能充分展现复杂的人性冲突与情感深度,降低了其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面对这些反对声音,卫斯理和杰克选择了公开讨论与辩论,他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各种论坛、讲座和媒体采访,积极回应批评,坚持传播他们的理念,同时也保持对不同意见的尊重与包容。他们坚信,正是这些争论和反思,最终将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开明和先进的方向发展。

卫斯理和杰克面对批评时,采取了一种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来回应。他们明白,作为一个探索未知领域的作家和一位拥有未来经验的特工,他们的作品注定会引发广泛的讨论乃至争议。以下是他们采取的一些回应策略:

1. **科学讨论与交流**:针对科学界的质疑,卫斯理和杰克组织了一系列的研讨会,邀请了各领域的科学家参与,鼓励理性探讨。他们强调,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旨在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非替代科学研究。他们乐于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并在后续的作品中尝试融合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持。

2. **文化与哲学对话**:对于保守思想和宗教界的担忧,他们通过撰写文章、参与电视访谈和公开论坛,阐述作品背后的深层思考。他们强调,小说是想象与现实的桥梁,旨在拓宽人类的视野,促进不同文化和信仰之间的理解与对话,而不是破坏传统价值。他们倡导一种包容性的世界观,认为科技进步与传统价值可以并行不悖。

3. **公众教育与普及**:为了缩小公众认知的分歧,他们发起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包括在线课程、讲座和互动展览,旨在提高大众对前沿科技和科学幻想的认识。他们解释小说中的概念,让读者了解这些想法背后的思想火花和社会意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未来议题的讨论。

4. **文学与艺术的融合**:面对文学评论的争议,卫斯理和杰克在后续的作品中更加注重文学性和艺术表达,努力在科幻的框架内深入挖掘人性、情感和社会议题。他们也可能邀请文学评论家进行对谈,共同探讨科幻文学如何在保持想象力的同时,达到艺术上的高度。

5. **透明与开放的态度**:无论是在社交媒体还是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都保持一种透明和开放的态度,诚实地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灵感来源以及面临的挑战。这种真诚的沟通方式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和支持,即使有些人仍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愿意给予尊重和理解。

通过这些方式,卫斯理和杰克不仅回应了批评,也促进了社会对科幻文学以及未来科技的广泛讨论。

更进一步希望启发人们不再去做虚幻的外星生命探寻、武器竞赛、太空科技争霸,而是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的提升和发展,让世界不再有那么多的暴戻之气,充满了战争和仇恨。

这是个对21世纪人类的美梦,但却绝对是一个值得做的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