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真小农民

作者:包山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十八章 泡水酒,坨坨肉

书名:修真小农民 作者:包山工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ps:晚上两章一起发,大家投票推荐,收藏!求保底推荐票!

那几个木桶十分显眼,足有半人高,全是用不会腐坏的木头做成,因为每年都会用。木桶周身已经变得略带黑色,明显已经用了很多年了。木桶的下三分之一的地方是一个像水龙头一样的口,似乎是用来放里边的东西出来,但不像水龙头一样能开能合,现在正用一个木棒塞着。

这木桶便是彝家人装泡水酒的容器了,里面不是全是酒,而是粮食和酒在一起,因为用粮食酿酒的整个流程都在这木桶里边,有点像汉族的米酒。

现在的木桶里边,是酒和粮食的混合体,如果里边的酒放完了,还可以往里边加水,放一段时间过后又可以形成泡水酒,不过肯定没有第一次喝着那么纯,但第二三次的也不会差太多。当然,如果次数多了,那就没什么味道了。

现在很明显,这些酒桶塞得死死的,还没有开开,彝家的午饭明显也还没有开始。桌子已经摆到外面来了,几十家人,可以想象一会儿外边会是多么的热闹。

但现在外边却见不到几个人,因为都在家里忙碌,忙着做好吃的。

远远的看见了一个彝族小伙,似乎是出来抱柴禾进去的,张大山走了上去,问道:“请问根耳的家在哪里?”

那小伙看见来了几个汉人,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不过立刻回归了平静,毕竟这是自己的地盘,用着不是很规范的汉话说到:“根耳的家在那边,昨天也来了几个汉人,也在他家里。”

几人一听,顿时放下了本来有些担心的包袱,张娜他们果然在这里,几人谢过了小伙,往着小伙指的方向走去。

一家家彝家屋舍,外边都很安静,但从门口经过都可以听到屋里嘈杂的声响,大家都还在忙碌呢,为今天的午饭做准备。

“娜娜,你们在里边吗?”来到彝家小伙指的那座房子,林弱水大声叫道。

大约过了十几秒,张娜、王强、毛旭便匆匆的从里边走出来,不过脸上带着激动,张娜口中说道:“终于等到你们了。”

王强也来到王超身旁,毕竟是表兄弟,不愿意对方出事情。

昨天放羊的彝家小孩也出来,看着一群人,在那嘿嘿的笑着。

“大家快准备一下,阿妈说坨坨肉的好了的。”小孩对陶潜说道,明显还记得昨天和他谈过话的陶潜。

彝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别人到他家做客,他会当做是别人很看中他,给他面子,说明自己家朋友多,别的人也会羡慕。

“要开饭了吗?”张娜问道。

小孩点点头,示意大家就在外边坐着,但张娜刚才明显在帮忙,于是拖着林弱水一起往屋里走去。

似乎彝家人都是商量好了的,有一家人端着盆子装满了拳头大的肉块出来放到外边的桌子上,其他的人也陆续这样做了。

陶潜他们坐在外边等待着,只是小时候在镇上的一个彝族老师家里过过彝族年,但还没有在这么地道的彝家来过。

过了两分钟,张娜和林弱水一起抬着一个大木盆走了出来,木盆里装满了拳头大小的肉块,远远的就闻到了香味。

陶潜知道这便是坨坨肉了,而且他还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因为当年在那彝族老师家里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就去帮过忙,自己也在旁边看着。

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需要一些特别的东西。

先把猪肉羊肉牛肉这些洗干净了,切成拳头大小的放到大锅里煮,不过一般都是猪肉,熟了过后便捞起来,然后在放到锅里炒,但这炒的时候就需要一些东西了。

一边炒要一边放作料,一些平常的作料不说,最主要的是老林里一种叫木浆子的植物的枝叶,一定要用这个放到锅里一起炒,那样才能出味。

这么大块的肉,当然需要许多的油。彝家炒坨坨肉不是用熬好的猪油,而是一边炒一边把生猪油拿到锅上边烧,让烧出的油滴到锅里边,然后在慢慢的炒。当然火候要掌握好,如果炒焦了,那就不好吃了。

所以做坨坨肉是一个技术活,没有做过的只能打打杂,像张娜刚在里边也只是帮忙递一些东西之类的,没有去炒过,连烧火都轮不上她,不过她打杂也打得开开心心的,因为这些都是十分新鲜的东西,加上锅里时不时传来的那些香味,让张娜止不住的吞口水。

彝族过年是不放炮的,只有丧事的时候彝族才会放炮。所以虽然外边十分热闹,但依旧没有想汉族过年一样爆竹响连天那种情况。

虽然坨坨肉已经端出来,但大家也不好下手,因为主人家还没有出来,还有其它的菜也还没有上桌,虽然彝族很热情,大家也不好喧宾夺主。

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不过依旧艳阳高照,加上周围热闹的气氛,大家也感觉到一些燥热起来。

张大山更是早早的把外套脱了,等待着主人家的出来,心里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陆续的羊肉汤、荞耙(荞麦做的饼子,彝族特色的干粮)、各类炒菜都端上桌来了。

彝族的菜品本来是很单一的,基本就是坨坨肉、羊肉汤,但现在受到汉族过年的影响,也学会了做一大桌子菜品,那样吃起来不会腻。

很多彝族的习惯大家都不懂,也不好主动行事,待两个中年主人走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起来行礼,表示打搅,那中年汉子一脸的激动,表示欢迎,而那女主人竟然是挺着个大肚子出来的,看样子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不过彝族女子和一些农村的媳妇可没有城里的那些人讲究的多,怀着孩子照样做事,所以大家也都没有觉得稀罕。

每人面前发了一个土碗,所谓土碗就是彝族人自家烧制的碗,还带着泥土的颜色,所以叫做土碗,大一些的叫斗碗,小一些的叫细碗,而大家面前放的都是斗碗,这明显是用来装酒的。

中年走到一个木桶旁边,把塞子取下,对着大家说道:“来装酒。”

大家陆续的拿着斗碗往木桶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