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武牧江湖

作者:流火斜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章 鬼谷遗事④

书名:武牧江湖 作者:流火斜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41

九天和铁浪等人皆疑惑的看着万卷书,万卷书沉思中喃喃道:“你们不知,这武牧司开山侯爷王玄阳正是王横一脉。”

这下九天没觉得什么,可是铁浪和赵青非却完全怔住了:这绝对不可能再是巧合了,这背后仿佛有一只手在操纵着一切,将千年之前的机缘重新续接。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只是他们都无法得到答案。铁浪却想到一件事:“姑姑,我独孤城也曾被千人屠村,除时间有别,这之间有没有联系”

九天听了叹息一声道:“也不知是何时,世间便有了先祖茅初成是鬼谷子和九天玄女共同的传人,而且世间人也知道了九天玄女有乱世之功法,便四处打探。终于有人与万前辈一样查到蛛丝马迹,想来独孤城和囚斗村遭此浩劫皆与此有关。”

铁浪不由又悲又怒道:“这些人不曾习得乱世之法便如此恶贯满盈,又何必再去寻这乱世功法。”

九天幽幽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自古难平,父亲毁了这些功法想来也是看透了人心。”

赵青非却抓住了另外一个重点:“既然茅家和铁家都遭了毒手,王家缘何无事”

万卷书似乎早就想过这个事情,便答道:“彼时,王朴初亡,几个儿子还不成气候,且都居于京城,因而得以保全吧。”

赵青非却颤声道:“六十年前已是我大宋立国二十余年,如此屠村祸事必定天下皆知,万爷爷,你没听说过吗”

万卷书听了也不由大奇道:“正该如此,缘何没听说过这等祸事”

铁浪和赵青非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一个不祥的预感,却谁都没有说,连万卷书和九天也仿佛知道了真相,只是都不肯说出来。是夜,九天找赵青非和铁浪聊了许久。

第二天天蒙蒙亮,九天便召集了所有村民到私塾院里说话,九天眼睛通红的看着下面的村民道:“各位父老到这山谷已有数十年,我得我父亲遗嘱,这几日便带诸位离开此地。”

有年龄稍大的见过茅有终,便问道:“老族长仙去了吗”更有人问道:“这里绝壁四环怎的说出去就能出去”还有人问:“我们出去又能去哪里讨生活”原来,当年茅有终将这些人带进来时是一个个封了穴道扛进来的,是以众人皆不知出谷的路线。

九天看着下面的人七嘴八舌便道:“你们若不出去,不出百年这山谷便难以存续,只说通婚一事便是大难事。至于如何出去,咱们铁浪有办法;至于出去去何处讨生活,这里有大宋郡主给大家做主,保证大家出去丰衣足食。”

接下来的几日里,潭水又落下去许多,九天看看暗河里水已极浅,便和铁浪等人将预先准备好的木头做成搭桥,一直通到破军潭,又在破军潭做了绞绳以便将众人升出潭去。

待到所有人都出去了,九天便扯着紫鹊和青雀的手道:“你二人随你铁大哥去吧,外边的世界终究更适合你们年轻人。”

赵青非听出不对便道:“姑姑,不是说好的一起去京城吗又为何有这变故”

九天道:“我若离了此地,我父亲孤居地下,心有不安。我留在此间,日日相伴以报养育之恩。”

万卷书听了便喜道:“我也不肯去世间看那险恶炎凉,不如我也留在此间吧。”

无论几人怎么劝九天,九天还是留了下来,只说:“万望照顾好姐妹二人和茅氏村民。”

铁浪突然想起来一事,拍脑袋道:“姑姑,我竟然忘了,我们来时便听闻党项人要来此探谷。”

九天听了不由一怔,许久才道:“若有此事,那我也不便在此久留了。”

万卷书心有不甘道:“此间如此隐蔽,党项人又如何能寻得到”

九天却仰天长叹一口气道:“想来我兄长必在党项人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九天便又央求道:“浪儿,你帮我把我父亲的棺椁移出来吧,或者火化了我随身带着。”

五日之后,破军潭边,几个人刚刚将所有事情做好,便见天边黑云压城,疾风骤雨随即而至,足足四个时辰的暴雨之后,破军潭水满溢出,沿着崎岖的山溪淙淙而下。

九天紧抱着怀中的陶坛,看着潭水翻涌而上,心中五味杂陈,心乱如麻。待到雨过天晴,众人便听山谷里马蹄甚急,又听见后面数人呼喝不断,铁浪翻身跃上一巨石,临高一看,竟是一众党项军士在追赶黑影和之前赵青非的坐骑。

铁浪连忙示意众人稍加隐蔽,赵青非一看铁浪手势,便知有危险,担心铁浪也跟随着跃上巨石。待看清形势便低声对铁浪道:“共十七人,莫留活口,尽数杀了。”铁浪有些犹豫间赵青非早已飞纵而出。

九天看着伏在地上的十七具尸体,浑身抖如筛糠,眼中似乎有泪水滑落,她知道,从今往后那种祥和静谧的生活再也和自己无关了。她甚至迟疑着想带着紫鹊和青雀离开赵青非,却又怕自己带着二人在这世间无法存活,只得跟着众人亦步亦趋的往宋境去。

赵青非终究心细,看出来了九天的变化,待一行人到了银州便和铁浪偷偷商量道:“我看姑姑对世间甚不适应,我们还要到边地去,带着她们终究不便,不如让青雀带她们去碎玉庄暂住,我们回京城时再一并接了她们回去。”

铁浪听了觉得极有道理,青雀却不肯干,执意要跟着铁浪二人去边地,但终究九天万卷书三人不知如何去碎玉庄,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和铁浪二人分开。

赵青非找来银州守军,特别交代一番,守军将领对赵青非甚是恭谨,连忙安排了一队人马护送万卷书一行人去原州碎玉庄,而赵青非和铁浪则穿夏境直扑静边寨。

路上,赵青非试探性的问铁浪:“相公,这屠村的千人队如此大的动静,世人却毫无风闻,你怎么想”

铁浪却反问赵青非道:“太祖皇帝是哪年驾崩的”

赵青非脸色一变,但随即恢复如常道:“开宝九年吧,”顿了顿又似乎随意补充道:“距今已经六十三年了。”说完却拿眼去偷偷看铁浪反应。

铁浪心中早有猜测,见赵青非如此说便对赵青非说:“此事我本要去大理问个究竟的,没想到却在这里找到了蛛丝马迹。”

赵青非悻悻道:“独孤城说是一百多年前,而囚斗村是六十年前,想来联系不会太大。”

铁浪一怔,随即道:“我回去定要问问叔父,这时间上是否有什么差池。”赵青非还要再说什么,铁浪却打马疾奔而出,赵青非唯有叹口气打马跟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