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

作者:相识于微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2章 大丰收

书名: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 作者:相识于微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2:19

于远咕嘟咕嘟两三口喝完一碗。

兴奋地说:“二姐,爸说了,今年秋收完了,咱村就开扫盲班。到时候大人孩子都能学习。”

“爸真这么说能行吗”

学习当然重要,即便是大老农,那也得识点字,学点算术。以后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问题是村里人并不这么认为,这扫盲班开得起来吗

曹秀笑道:“咋不行,你看看那山石梯田,壮观的呀。村里人现在对你爸那是这个。”文網

曹秀边说边比了个大拇指。

“等今年秋收完,一年的收成更是摆在那里。谁嘴里能说出个不字来。”

大老农有大老农的好处,那就是愿意跟着信任的领导走。现在这个领导,俨然就是于卫民了。

“至于老师,这几家下放户里的人,哪个不是人才也该让村里人知道知道了。”

村里人之所以看不起下放户,还不是因为见识浅。

曹秀边说着话,已经喝了两碗绿豆汤了。

“你婆婆不是大学教授么,学历最高,村里的孩子就交给她教。看这几个月把你弟教的多好。”

“至于大人们,让周家和郑家各出一个人,一个教汉字,一个教算术。”

于悠都不得不佩服她妈这个人才了。

直接把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成了被下放户反向教育。

不过这事儿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儿,当老师的能挣工分,当学生的能学知识。

谁教育谁,倒也没那么重要。

小麦割下来,还得把粒儿打下来,晒干,才算完事儿。

一直忙了十来天,小麦粒都装进尼龙袋,村里第一时间就去交了公粮。

去晚了,赶上一起的村子多,那且得排队呢。

小麦现在是按照亩交,一亩地产量大概二百多斤,要交一百五十斤。

粮站按照两分钱一斤收,千八百块钱。

这些钱还要买麦种、买农具、买化肥、小猪仔等,支付村里所有的开支。

算吧算吧,不倒挂就不错了,基本没钱分给村里人。

平均分到每个人手上不过一百来斤没脱粒的小麦,脱完粒更少。

村里人哪里舍得吃细粮,再加上得卖出去一部分换钱过日子。

买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衣服布料,或是进行婚丧嫁娶、房屋修整。

余粮的价格粮站是两毛五一斤收,留下三十斤换成一百斤粗粮,能有二十块钱。

这时候的人饭量大,一个人每天少说能吃一斤吧。

一百斤粗粮,根本不够吃半年。

这是满工分的情况,工分不满的再扣出去,更不够吃了。

下半年玉米产量高点,可玉米的价格低,想要换点钱卖出去的就多,同样剩不下多少。

不够吃的人家找队里借,一年顶一年,饥荒约拉越大。

于卫民跟着会计算了一遍,更觉出老百姓的日子苦了。这代人真的是付出了很多,却得到的很少。

麦子收完,地自然不能闲着,接着翻地种玉米。

七月份又忙活了半个月,终于把玉米种上了。

于悠躺在炕上一动不动,她现在是切实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忙完了这项忙那项,根本没有闲着的时候。

秦之恒看媳妇儿累成这样,哄着两个孩子在炕的另一边玩儿。不让他们去打扰妈妈。

秦之雅兴奋的从外面跑进家:“奶奶、爸、妈,你们快去山脚看看”

声音里满含雀跃。

人残心不残,爱打听消息是女人的天性

于悠抬起脑袋好奇的支棱着耳朵听。

秦之恒看媳妇儿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笑。

院子里,王月荣笑着问咋咋呼呼的二闺女:“啥事儿啊,毛手毛脚的”

“妈,梯田里的种的棉花熟了。到处都是,一层层的,可壮观了。”

“大家都在山脚看呢,我爸我弟也过去了。白花花的棉花啊,忍不住的,都上手去摘了。”

这简直是太惊喜了,没想到,真的能成。

这梯田种上东西丝毫不比集体地差

张淑英、王月荣本来坐在小板凳上边择韭菜边聊天儿呢。这下也不择了,起身想去看。

秦之初在和面,打算做饺子皮。燕燕在边上那这一个小面团捏来捏去。

她也不和了,抱起闺女说道:“走,之雅,带我们去看看”

这咋离婚后,生活不但没有想象的悲苦,反而处处充满惊喜

几人脚下生风,赶了过去。

一株株的棉花俏生生的挺立着。花苞挤挤攘攘地探出了头,咧开了嘴,有全开的,有半开的。

漫山遍野的白色层层叠叠地铺开。

人们三三两两上了梯田,站在棉花地里,欢喜地说着:“村长说让这么种,竟然真成了。”

棉花啊,意味着什么家家户户想买点棉花没钱不说,也没有票。现在他们能自给收棉花了。

还不用上交,全是他们的。

两百亩地的棉花啊

“今年不但可以做棉衣,还可以做棉被、棉褥子。”

“说少了吧棉鞋、棉帽子、棉手套都可以准备起来了。”

付出有了收获,丰收总是喜悦的,大家干活儿更积极了。

天不亮,全村老老小小不用动员,全都挎着篮子去摘棉花。

五六岁的小孩子一上午都能摘一篮子。中午顶着大太阳都舍不得歇。

还是于卫民怕大家中暑,强制让大家中午休息两个小时。

摘完棉花,需要柴火的人家可以自己去挖棉花秸秆,剩下的,等晒上几天就烧成草木灰给梯田增肥。

棉花刚摘完,八月底梯田里的玉米陆续熟了。人们又上山摘玉米,再一篓篓的背下山。

集体地里,玉米苗和杂草一起长了出来,大家还要去拔草。

活儿多的干不过来,全靠人工,十分劳累。

全村人脸上却天天挂着笑,连孩子们犯了错,打骂都轻了几分。

只有于悠,没事儿就拉着她爸的胳膊哭喊。

“爸啊,你这有没有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咱先不说,你闺女可是被整劈叉了”

于卫民当然心疼闺女,可现在梯田是集体的,粮食也是一起分,不出工不得让人说。

“等明年,爸就把这些梯田划块儿分到户里去,各干各的。到时候啥都不让你干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更新,第52章 大丰收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