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之传媒无双

作者:秋茄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011章 专题策划

书名:重生之传媒无双 作者:秋茄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8

翌日,7月14日,周二了。

马小飞睡了个懒觉,上午9点过才起床,在小区门口吃过早饭,准备去报社,将在网吧采访的资料写成一篇新闻。

明天都市版要出刊,今天又得交稿子了。

bp机震动起来,是一个座机号码。

马小飞找公用电话回过去,对方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马记者,我是雪华啤酒的郑珊珊。”

“哦郑经理,你好。”

马小飞很快反应过来,这位是雪华啤酒企划部的经理,后面还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郑珊珊又道:“马记者,你现在有时间到我们厂里来一下吗,我这里还有些新资料给你。”

马小飞忙道:“好的,我马上就来。”

骑上野狼125,马小飞直奔城南郊区的雪华啤酒厂,一路上想起了不少事。

明天下午,在帛阳体育场会有一场足协杯比赛,全兴队对阵红岩队,雪华啤酒是赞助商。

最近,雪华啤酒在都市版投放广告和专题软文,写稿子的事,文光煜安排给了他。

赶到啤酒厂,马小飞匆匆上了办公楼3楼,找到企划部办公室。

看到身材高挑,模样清秀,穿着长裤和短袖衬衫的郑珊珊。

马小飞很快想起来,这姑娘是本科毕业生,蜀都人,今年25岁。

男朋友是一个苏格兰裔的美国人,在蜀都领事馆工作。

再有一年多,她就要嫁去美国了。

郑珊珊到了美国,在华盛顿一家图书馆工作,还给马小飞写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

大意是介绍自己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倾吐一下思乡之情。

只是那时候的马小飞,英文水平太次了,都不敢给人家回一封信。

之后,就没了联系。

郑珊珊给马小飞冲了一杯咖啡,带着歉意道:

“马记者,我这边实在走不开,只好麻烦你跑一趟了。”

马小飞微微一笑:“应该的,我本来就是为你们服务的。”

“你的稿子写得很好,我们老总很满意。”

郑珊珊笑呵呵夸了一句,递过来两份文件资料。

马小飞翻看一下,都是明天要见报的足协杯赞助专题稿,准备的材料。

这样的专题稿,对现在的马小飞来说,自然很简单。

马小飞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便道:“郑经理,趁着这次足协杯的热度,我建议雪华啤酒再做一组专题,扩大宣传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

郑珊珊好奇道:“马记者,你有什么想法”

马小飞想想道:“你们收购亚太啤酒刚满一年,现在正是市场旺季。

我是这样想的,可以整体策划一组专题,考虑4篇大稿子,每一篇半个版,大概4000字,配一两张图片。

回顾雪华啤酒进入帛阳乃至蜀川市场,一周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展望下一步的市场,以及相关规划。

具体的内容,包括支持经济发展、技改、市场营销、渠道体系建设等方面。

另外,还可以考虑安排你们老总做一次访谈,这篇访谈考虑2000字左右,占14版,单独成稿。”

郑珊珊眼神一亮:“这些主意挺好的。”

马小飞道:“郑经理如果觉得可行,麻烦你帮我再找一些材料,我熟悉一下,写一份专题策划方案,到时候你们再决定做不做。”

“好的,我马上找。”郑珊珊打开书柜翻找起来。

半小时后,马小飞带着一叠材料,一条硬中华,还有4张足协杯比赛的球票,离开了啤酒厂。

为啤酒厂商策划一组专题宣传稿件,对于干过20多年媒体的马小飞而言,小菜一碟。

他相信啤酒厂的老总只要见到策划方案,一定会感兴趣。

雪华是全国一线的国营大品牌,去年通过收购帛阳的亚太啤酒厂,才首次进入蜀川市场。

公司老总也需要借助媒体宣传,展示工作成绩,谋求升职嘛。

两个版的专题稿,加上14版的访谈,按一个版14万收费,总共315万元。

这点钱,对啤酒厂来说完全是小意思,人家一年利税都有好几千万。

这是马小飞跑下来的单子,自己采写,按报社的制度,可以按30提成,那就是9000多块钱。

从策划方案到采访写稿,马小飞一周之内就能搞定。

不过,啤酒厂本来是文光煜的人脉关系,这件事,马小飞还得回去汇报一下。

回到报社,记者部办公室坐了6个记者,三男三女。

马小飞拆了一盒硬中华,散了一圈,也想起了这些记者的名字。

郑玉林,董军,蒲卫东,李英琪,何琴,刘红梅

6月初,都市版公开招聘记者,有300多人报名,这些记者跟马小飞一样,都是一路过关斩将,杀出来的。

之前,他们都是有单位的,乡镇中学老师、新华书店职工、国营企业职工、区县报社记者

10个招聘记者中间,刚满21岁的马小飞最年轻。

马小飞之前在东江区石门乡上班,职务是财政所副所长,正儿八经的公务员。

这年头,做记者很香的,应聘一个没有编制的招聘记者,卷的比高考还凶残。

像30岁出头的蒲卫东,还是西江区一个偏远乡镇的副乡长。

董军和蒲卫东,还有一个叫刘洋的,都在报社6楼那套房子,跟马小飞一起打地铺。

董军点了烟,问道:“小飞,你搬出去住了”

“嗯,我在解放街租了一套一室一厅。”

马小飞回了一句,跟着埋头赶写稿子,没时间闲聊。

其他记者闲聊几句,也都开始写稿子。

用钢笔手写稿件,马小飞虽然无奈,也只能努力适应。

他自己买台电脑在家写稿,然后用软盘拷来报社,也完全无用。

现在,整个报社除了照排室,只有社长和总编的办公室各有一台电脑。

编辑们都还在画版呢,修改稿子自然也是手写。

后面到了2000年,帛阳都市报创刊后,马小飞离开这家报社时,编辑记者们依然没有配上电脑,还在手写的干活。

上午,马小飞将啤酒厂明天见报的2000字专题赶出来,又马上赶过去,将稿子交给郑珊珊审核。

文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