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降维修真

作者:无境界 | 分类:玄幻 | 字数:0

一三二 山海琉光

书名:我能降维修真 作者:无境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0

不能令人敬仰,那就令人畏惧。

周宁靠着一次救援,达成了后者,无形中抹去了不少烂事。

就连大乾鸿胪寺官员讨要民众的操作,也被朝廷中途叫停。

这背后,自然始终有超凡者在出力发令。

以皇帝大臣为代表的凡世统治者,虽然也有自己的意志,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也只能伏低做小。

尤其这次发生在光州等地的黑潮上陆,让大乾朝堂的君臣们,见识了超凡之能。

由此产生的敬畏心,又能鞭策他们当孝子贤孙若干年了。

另外,由于黑潮之灾成了一个禁忌话题,包括善后事宜,根本就没人去谈。于是地方上报朝廷报的救灾请求,也当看不见。

尤其是天魔入侵没几年了,全民大航海的时代就要到来,哪有余力去救灾

结果就是,沿海灾民,活着、却又活不下去,将人间妆点成了地狱,成就了这个寒春最凄冷的风景

与之相比,荒原城的民众是幸福的,虽然活的浑浑噩噩,不知所以,但系统起码拿他们当有价劳力看。为了不使得前期投入亏本,民众的健康状态、幸福指数等,还是愿意管控维持的。

不少民众被灌输了简单的技能,在系统效率学管理的指挥下,日以继夜的轮班劳作,一座城市,便在直径7公里的百米深坑中被迅速筑就。

这座城市大量使用了砖和陶。

两者都需要粘土,但此地并没有足够的粘土,于是改良配方,加大地火利用,烧成半玻璃质的砖和陶,这成了一大特色,以至于后来人们更愿意称之为琉光城而不是荒原城。

另外,琉光,也通流光,意思为从光州流落至此。

亲身参与,强化归属感。琉光城成名那一刻,曾经的光州人已经彻底视这里为新家了。

转眼,就是新一年的九月中旬。

周宁来到这个世界,过了两周年纪念日。

此时的琉光城,主要建设已经彻底竣工。

除了百米凹坑中的主城区是道独特风景,距离中央高塔炉半径九公里处的环形巨墙,也成为其一大特色。

环形巨墙墙高30米,基厚20米,内墙形成坡度,顶厚15米。

这样的巨墙,换成地球,修建耗费足以让小国破产,工期也绝不可能短到哪里。

但在这个高魔世界,主要就看超凡者愿意投入多少。

而从这个角度分析,系统是个实在人,很舍得投入,颇具花出去的钱才是钱的潇洒心态。

巨墙到百米巨坑边缘,直线距离2公里,基本都是农田。文網

因为有超凡,有金坷垃、甘霖雨、超级种子,亩产一千公斤不是梦,一年两收、甚至三收也不是梦,因而足够养活七十万民众了。

正因筑城顺利,且一早就算计到了这些收获,当初救灾时,从光州等地搜刮到的粮食、物资,大都被周宁用于二次救灾。

大乾朝廷不管受黑潮之灾的沿海民众的死活,导致其维生艰难、甚至爆发饥寒而亡、抢食械斗,易子相食等人灾。

这在高魔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毕竟超凡手段泛用,又有符仓之类的物件,就算是逃难,也不会是真的两手空空。

而且,由于长期存在外压魇邪,类宗族体系,又或紧凑抱团生存的社会模式十分普遍。继而,类似屯粮抬价发灾难财的例子,也就是大城中多一些,寻常的村镇,没那么坑。

在这样的背景下,救灾难度其实并不算大。光是在运输上,耗损就比非超凡的世界同级运输,小的多的多。

拔一毛而利天下,却一毛不肯拔。

这已经不是小气,又或智商问题,而是根本不在乎。

周宁对此的看法,却仍旧是智商问题。

准备开启全民大航海,造海船东渡,却不重视沿海居民,这是个啥思路,名为大海船,实为大飞机,打算将来飞过去

无所谓了,大乾不救,他救。

正好将从系统那里学来的建城驭民之经验加以实践。

于是,这半年来,周宁主要忙着救灾以及当领主。

琉光城发展的虽好,但当初为了解决难民的种种燃眉之急,等于是将该群体半献祭给了系统。

因此,琉光城发展的再好,也不是他的钱包。

后来这些个小城,才是他的产业。

当然,并非全资。而是入股模式,具体包括提供超凡庇护。

这二次救灾,也让周宁捞到的不少人道功德,连同之前的积累,一举破限,用看相的角度去描述,已然是人王之姿。

这意味着,周宁跟这个世界产生了较深的羁绊。

外来户天煞孤星的格局,正在被新的一系列标签顶替掉。潜龙人王只是其中之一。

山海城,是周宁二次救灾过程中,一力促成建立的。

具体位置在大乾北境之外。

从琉光城一直向东行,大约走近四千里路,再向东南走三百多里,便能见到一片极具地球北欧风情的土地。

荒山高耸延绵,顶端白雪皑皑,是整个天元大陆规模排的上号的群山。

翻过这南北跨度超过三千里的群山,才是大乾的领土。

荒原广阔而贫瘠,泥沼处处,跟北苏格兰的那种烂地有的一拼。

荒海波涛汹涌,暗礁、湍流遍布,没有滩头,而是延绵不绝的海崖峭壁,简直就是行船者的噩梦。

这等过于苦寒的地方,没有智慧生灵肯落脚。

但周宁在这里,发现了失落的古文明城市,一半在悬崖峭壁之间,一半在海中那种。

他就是清理了盘踞于此间的两栖物种,继而以之作为基盘,建立了山海城。

另外,也算是给山海城的人们,找了活儿干。

以及挖掘,以及跟被驱逐的两栖物种干架,还有就是海产养殖。

其养殖的主要海产品,皆来自两栖物种的相关产业。

这种被周宁称之为龙虾人的生物,已然步入了智慧种群的行列,文明水平相当于石器时代的人类。

周宁对这些凶性十足的非人生物没什么好感,也不觉得占据其营盘有什么愧疚。

毕竟,营盘中大量堆积的、包括人类的骸骨,足以证明龙虾人当初是如何占据这里,又对这里的原住民做了什么。

山海城聚集了不少海洋领域的能工巧匠、技术人才,船匠、航海士等等。

周宁尽可能让他们能够继续从事本职工作,甚至加以培养,目的,自然也是造船航海。

他并没有东渡的打算,但出海却是未来发展到某个阶段的必然。

俗话说百年海军,现在就开始着手,没毛病。

山海城没有采取琉光城那样的半傀儡化统治,但因为有城市遗迹的底子,比如仍旧堪称优质的宏大地下水道体系网等等,因此城建速度不比琉光城慢多少。

只不过,由于许多方面都选择了挪用改用,因此城市风格和格局,就有了很明显的嫁接特征,而不像琉光城,风格统一且全新。

在产业方面,山海城与琉光城,形成了一定的互补。

渔业及海产养殖,为琉光城提供了肉类。而琉光城的农作物,则是山海城需要的。

遗憾的是,两座城市附近,都没有探到什么矿藏,这使得两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难度很大。

比如山海城的海船制造所需的大木,琉光城机械制造所需的金属,都得另辟专门的产地,成本也由此增加了不少。

山海城的人口,是一个建增的过程。

最初只有四万多人,但到了九月,已经突破二十万。

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大乾沿海地区。

自二月黑潮时间以来,灾民内涌,匪患丛生,与沿海地区接壤的内陆地区,治安状况急转直下,甚至半州糜烂。

大乾朝堂,不得不调动军团去剿灭、去镇压、去驻守。

这是个三步曲,目标定调不断消减。

由此不难看出,事情具体办的很不顺。

有人埋怨,欲让马儿跑,还不给马吃草。

也有人吐槽,相关糜耗,已然不菲,早知如此,当初救灾多好

让周宁感到哭笑不得的是,甚至有人怪罪到了他身上。

大致的意思是说,有人邀买民心,哄抬灾价。

意思倒也不难懂,有他救灾,灾民就多了一种选择,不用三个不值两个的将自己卖掉了。

当然,实际上周宁还是想简单了。

大乾朝廷诸公的心思,其实是这样的:不救灾,必然会导致许多人落草为寇。

届时,大军犁庭扫穴,就能以奴隶的价,趋势这些有了盗匪污点的前海民,行海事,造舰御船。

这等毒计的诞生,也跟朝廷诸公一直以来与海民不对付有关。

海洋辽阔,海民常年生活在海上,一走一年半载

以船为家的海民,远不像故土难离的陆民那样乖觉听话,这就成为了朝廷有机会就要狠狠拿捏海民的缘由。

不管怎么说,大乾王朝再经历了这一连串的动荡后,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沿海数州遭受天灾人祸,赋税自然是成问题。

而原本的赋税大户新州,也彻底陷入动荡,不但得不到其上供,朝廷还得不断烧钱,派遣军队进入。

朝堂之上,有人主张任由新州糜烂。

但这等智障发言,很快被摁灭了。

新州之南,东南、西南,与之接壤的三个州,边界线长度超过两千公里。

若战火蔓延到该处,得建多少长墙堡塞得驻扎多少军力防虫

虫子可不比匪患,一旦成势,扩张起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所以,大乾朝廷在魔蛲问题上还是拎的清的。

打烂新州,也要将战事牢牢拖在那里。这是奉命支援的军团长所得到的死命令。

再加上筹措物资造海船,可以说,整个大乾,就象个被突然捅了几刀的大汉,哧哧冒血,已然处于危急状态。

由于周宁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的脚步,又有着系统这等擅于通过社会细节、分析当前局势的好帮手,因而,对于国情,反倒比很多人看的都要清楚。

但,周宁并不是那种不惜倾家荡产砸事业的有魄力之人。

他更像一代宗师中的那句土气台词所描述的: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尤其是在经历了黑潮之灾后。

当时没有能力安置70万灾民的窘迫和惶急,算是给他上了一课。

尽管事情最终解决的不错。

但成本核算之后,仍旧让他心疼了一段时间,并暗自发誓,这种事,以后尽量少做。

心疼贴进去的资源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操作带来的捆绑问题。

不单单是他被捆绑住了,系统也被捆绑住了。

这在他看来,明显就是个破绽,敌对人士,从这个角度刀他,他是管呢还是不管呢

他甚至一度想将这些难民转去荆狱三地的地底,跟rts体系合流。但反复思忖之后,放弃了这步操作。

奇门的溯源术法强力,如果以难民为追溯对象,很低的成本,就能察知他的主力部队的情况,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在没有更好的方案前,他开始安心玩过家家。

而这样的表现,也让正义诸派,乃至魔宗死道,都松了一口气。

影道就象一把利刃,最具威胁的状态,是藏在暗处,虎视眈眈。

现在这公孙胜醉心当城主,别说是两座新建的城,就是一州之地,超凡者们也眼皮都不多眨一下的肯让给他。

联合舰队,在光州水渊一战中,损失不小。

不过,解救出太极宗门而得到的好处,弥补了这等损失。

但想要彻底消化,以及恢复,需要时间。

还有就是,虞国那边出了大动静,正道诸派的力量重心、很自然的转过去了。那么就希望这边安然一些。

而大乾这边有能力搞事的,公孙胜无疑算一个。

至于魔宗,死道也不是非得在大乾摆龙门阵不可。

当初选新州和光州,那也是结合了实际情况后的选择,多年策划,所谋不小。

可接二连三的被周宁搅合了以后,这项目就算败坏了。

再强行去做这一摊,绝对是事倍功半。

因此,任天涯在泄愤式的让天下见识了一番他的手段之后,同样抽调力量,转去了别处。

毕竟大乾的沿海,已经被黑潮毁的一塌糊涂,海事之能极大衰减,已经不适合作为死道东渡海洋的造船基地。

死道的主力离开。

邪道则被拖在新州,跟上陆魔蛲玩家园保卫战。

影道顾长庚得偿所愿,如今同样进入事业上升期,正借着人望,以及天魔入侵将至的大旗,收拢影修,强化组织凝聚力和规模。

剩下的超凡者,虽然也不乏实力出色的,但基本都是不成体系的零散力量。

就此,大乾这片土地上,至少超凡圈,勉强进入了一个无大事的低活跃阶段。

周宁这边,影军团的规模,也扩增到了三千三百多人。

这可都是修士,起码也是练气中后期的水平。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大乾土地上的影修,差不多被周宁和顾长庚给一网打尽了。公孙胜的名头,在圈里已然很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反哺了一块影煞基核,又在白骨菩萨的协助下,生成了新的影道圣石。

这款圣石的品相,已经好到不逊色白骨菩萨和顾长庚手中的同类物件。

顾长庚的恩师,借高端圣石,打造了邙山影渊。

白骨菩萨借高端圣石,打造了寒水潭渊府。

现在周宁有了高端圣石,也有了开宗立派的本钱。

但周宁考虑到自己本身并没有化神实力,需要他人帮助才打造出圣石,力不配位,名不副实,真要强坐那位子,等于是被架在火上烤,绝非好事。

因此,最终没挂这个虚名。但毕竟令麾下享受到了高端圣石的实惠,这也成为名号响亮的一个原因。

这天,周宁正在山海城自己的府邸中,研究海民从水底遗迹中新挖出来的遗迹物件。

白骨菩萨来访,并带来了重要消息,天魔摧毁了虞国

还有,古杭仙山发出讨魔诏,邀请天下修士,合力灭除这股天魔势力,再为人族全面迎战天魔入侵、争取几年准备时间。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种盛事,都不容错过,不知你可以愿意和我组队同往”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