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作者:二蛇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43章 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你读书没用?

书名:重回1980年去享福 作者:二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22

? 请家教,邓世荣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留在他们村结婚生子的知青刘华康。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里,邓世荣他们村一共安插过四个知青,三个男的一个女的,在这四个知青中,刘华康是唯一一个选择留下来结婚生子的。

刘华康之所以选择留下来,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在可以返城的时候,他已经举目无亲了。

二是他在插队的时候,跟那耶村的一个姑娘对上了眼。

当时国家为了鼓励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务农,改变农村面貌,也是下了本钱的。

选择在农村务农的,国家每人会给予230元的安置费补助,到了1973年更是把这个安置费增加到了480元。甚至,要是愿意留在农村结婚的,还另外给建房费300元。

这在七十年代,还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几个方面综合下来,刘华康最终没有选择返城,而是留下来结婚生子。

想到合适的人选后,邓世荣便朝刘华康家走去。

三分钟后,邓世荣就来到了一座看起来还比较新的泥砖屋前。

这是一座带天井的那种泥砖屋,是刘华康拿到国家给予的建房费给盖起来的。

“九公,吃了没?”

刘华康的老婆邓昌青正在喂最小的儿子吃饭,看到邓世荣过来,当即打招呼道。

邓世荣道:“吃过了,你家华康在不在家?”

邓昌青先给邓世荣拿了凳子,然后朝屋里喊道:“刘华康,出来一下,九公找你。”

很快,一个而立之年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青年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邓世荣后立刻打招呼道:“九公。”

刚坐下来的邓世荣朝他点了点头,问道:“华康,你是高中生,我想问问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刘华康不知道九公问这个干嘛,但还是照实说道:“我当时在班里成绩能排进前十。”

邓世荣又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你学的知识都还记得吗?”

刘华康笑道:“当然还记得,77年恢复高考,我还跟其他知青一起努力复习过,想拼一下看看能不能考上大学,可惜努力了两年都没能考上,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是,通过那两年的努力,以前忘得差不多的知识,又重新被我捡起来了。”

邓世荣这才说明来意道:“是这样的,我那几个儿女不是在读书嘛,就连大女儿和大儿媳也在自学,但没人教导的话学习效率应该不太行。所以我就想请你每天抽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给他们讲讲课,替他们解答一下问题,我每个月给你20块钱的讲课费,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刘华康还没回答呢,坐在旁边的邓昌青就满脸惊喜的说道:“他肯定是愿意的,九公你是不知道,他没少在我面前说他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你现在算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听清楚九公的来意,刘华康确实如他老婆所说的那样,心中高兴得很,连连点头道:“九公,我当然愿意。”

邓世荣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然后提前列个讲课的时间表,我这边就可以配合你的时间了。”

刘华康满脸兴奋的说道:“谢谢九公,我今晚就列个讲课时间表出来,明天给您送过去,接下来我一定尽力把课讲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几位阿叔阿姑。”

邓世荣起身道:“行,那我就先回去了!”

“嗯,九公慢走!”

等邓世荣走远了,邓昌青先是激动了半天,然后才满脸感慨的说道:“以前九公就是咱们村最重视儿女教育的人,别人家的孩子是想读书父母都不给读,而他七个儿女都是读到自己不想去读。现在,一个月还额外花20块钱请你去给他的儿女们讲课,九公他在给儿女读书这方面,真是太舍得花钱了!”

刘华康佩服道:“九公这种做法才是正确的,农村人如果不读书,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没有什么希望,只有努力读书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信你看着,咱们那耶村,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肯定没有哪一家能够跟九公家比。”

丈夫也是一位知识青年,邓昌青自然相信他的判断,再次赞叹了一番,才高兴的说道:“九公亲自来请你去给他的儿女们讲课,这是多有面子的事情啊,我得去把这个好消息跟爸妈说,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你读书没用?”

刘华康闻言淡淡一笑,拥有高中学历的他自然明白从古到今,上门女婿都是没什么地位的。

好在,他跟别的上门女婿还有所不同,因为他不是住在岳父岳母家,而是直接自己花钱在村里盖了一座房子,地位比那种吃住都在岳父岳母家的上门女婿要高不少。

但即便如此,刘华康也没少被人在暗地里嘲笑,其中甚至有他老婆的娘家人。

他又不是圣人,要说心里一点都不介意,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当初选择留在农村务农,又领了国家给予的安置费与建房费,国家自然不可能再替他安排工作,这吃不上商品粮,干活还不如其他人,就是再有文化也没有什么卵用。

如今,他一身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确实让他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尤其是,他还是九公亲自上门花钱请他去给他的儿女上课的,连九公这个村里的大能人都这么重视他,村里还有谁敢像以前那样在背地里嘲笑他读书没用?

看到老婆连孩子都不喂了就急匆匆的去岳父岳母家报喜加炫耀,刘华康便拿起放在旁边的碗跟勺子,心情非常好的继续喂坐在木制“坐咖”里的小儿子。

一边喂,还一边说道:“儿子,乖乖的吃饭,快快长大,以后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然后让那些目光短浅的人看看,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