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作者:二蛇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52章 那耶村的标杆

书名:重回1980年去享福 作者:二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22

? 整个四月里,邓世荣主要在忙两件事:

一是把家里的水墙和围墙给砌起来了,二是把老屋给拆了。

在邓世荣家把水墙和围墙砌起来后,村里人看到了都是羡慕不已。

因为这水墙和围墙砌起来之后,邓世荣家的这个屋场就变得漂亮了很多。

尤其是水墙以及围墙上,邓世荣还请人打造了精美的木护栏,看起来就更加漂亮了。

如果说邓世荣请人砌水墙和围墙让村里人羡慕,那等他请人来拆老屋的时候,就让大家不理解了。

这房子好好的为什么要拆?

就算不住人了,留着当柴屋不行吗?

或者留着养鸡鸭不行吗?

特别是家里的房子还比不上邓世荣家老屋的人家,心中就更加不是滋味了,就好比别人吃都吃不饱,结果邓世荣却拿剩饭剩菜来倒一样,那真的太刺激人了。

当时,就有人忍不住问道:“九公,这老屋好好的,为什么要拆掉啊?”

邓世荣自然不能说老屋挡在新房子前面看起来不美观,而是笑着答道:“我想在家门口这里搞个晒谷场。”

听到邓世荣的回答,大家也就理解了。

这个年代的农村人都耕田种地,晒谷场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尽管生产队已经有了一个大大的晒谷场,但全村那么多户人家一起用的话,还是拥挤了些。

尤其是晒谷的时候,都是早早就要去晒谷场抢位。

如果能够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晒谷场,那想要晒东西就太方便了。

于是,知道邓世荣想要在家门口打造一个晒谷场,他那些邻居都不由得暗暗高兴,要是这晒谷场真的搞好了,那他们这些邻居也会跟着受益。

把老屋拆了之后,新房子的视野开阔,看起来就更加漂亮气派了。

邓世荣还在水墙与围墙间杂着种上大红花与月光花作为点缀,同时请人把这一亩多的空地用石灰水泥硬化。

等搞完这些,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

原本邓世荣家的房子就是这个年代农村最漂亮的房子,在把这些全部搞好之后,更是漂亮到了极点。

如今,邓世荣家已经成了整个那耶村的标杆,成为了全村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

在四月底的时候,整个双旺境域的人都开始割簕古叶,准备到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吃。

簕古叶割下来后,要先把两边的刺削掉,然后拿来晾晒一下,等叶身软了就可以卷成团放到锅里煮,煮过的簕古叶可以说是韧性足,不容易烂,拿来包粽子比很多粽子叶都强。

与簕古叶一起煮的,还有提前削好的竹篾条,这是用来捆绑粽子的。

到了五月初三这天,整个那耶村都开始忙着包粽子,因为明天就是那耶邓氏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大家都知道,是五月初五,但那耶邓氏的端午节却是五月初四,这可以说是全国独一份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起因是在民国时期,双旺境域出了龙卅八这个大土匪。

1914年,龙卅八在匪首宠宗甫的支持下,招来了150多名流氓惯匪,买枪45支,马5匹,开始为匪,北至玉林,南至合浦白沙,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是双旺境域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土匪。

某年,龙卅八带领匪徒35人抢劫回来,在路过那耶村的时候,看到耕牛便想顺手牵羊,结果被村队发现了,当即开枪,打死了龙卅八手下10余名匪徒,让他落荒而逃。

作为博白南部匪首,龙卅八哪里丢得起这样的面子,回去之后就放话说端午节要来把那耶村给屠了。

得到消息的那耶村邓氏就慌了,便提前在五月初四这天把节过了,就赶紧收拾东西跑路。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那耶邓氏就一直比全国人民早一天过端午节。

在后世,每逢端午节,粽子都会掀起一场波及全网的“咸甜之争”,多年来,甜党跟咸党是谁也说不服谁。

南咸北甜,广西属于南方中的南方,粽子自然是咸的。

当然了,同为咸粽,所用的料不同,包出来的味道也是天差地别,有些咸粽味道极好,让人吃得完全停不下来,也有些咸粽味道极差,咬上第一口就不再想咬第二口。

此时,邓世荣就带着大女儿与大儿媳一起包古粽籺。

张秀萍怀孕已经超过三个月,就不用再像之前一样需要小心翼翼的保护了,坐下来包一下古粽籺啥的不影响什么。

在双旺境域,包粽子除了糯米与猪肉以外,还有一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猪麻蒌,如下图:

这叶子是一种天然香料,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香味,用来包粽子跟肉混合在一起可谓是绝配,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开始包粽子的时候,邓允珍看着那一大盆腌好的猪肉,一边吸气一边说道:“爸,这猪肉你腌得好香啊,今年的古粽籺一定比以前要好吃很多。”

张秀萍也连连点头道:“是啊,这猪肉还是生的香味就这么浓,等包到古粽籺里面,那味道肯定是香得不得了。”

邓世荣一边动手包一边笑道:“其实这猪肉腌好了,直接拿来炖味道也好吃的,不过包到古粽籺里面,在吸收了猪麻蒌与糯米的香味后,会变得更加好吃。”

三人一边聊天,一边包着古粽籺。

邓允珍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学着包古粽籺了,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年,家里的古粽籺都是她自己包的,也就是调味的时候不太懂,请邻居帮调而已。

因此,她包古粽籺的手法还是非常娴熟的,只见她先用簕古叶绕成一个8字一样的形状,在8字的两端加入适量用碱水浸泡好并调好味的糯米,再放上两片猪麻蒌,夹了一块猪肉放进去,然后合起来,用留下的簕古叶缠紧,再用竹蔑条把它绑好。

这样一来,一条古粽籺就算是包好了。

然后,邓允珍拿起剪刀,在簕古叶的尾部剪了一下,这是一个小小的记号,用来区分古粽籺里面的肉是肥还是瘦。

因为不管是这个年代还是后世,总有人是吃不下肥肉的,为了不浪费古粽籺里面的肥肉,自然要做好记号,让不吃肥肉的人不要拿有肥肉的古粽籺。

张秀萍在娘家的时候,作为唯一的女儿,自然也是包古粽籺的主力,手法一点都不比小姑子差。

三人一起动手,不过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把古粽籺全部包好了!

接下来,就是下锅煮。

跟其它地方只煮个把小时不一样,双旺境域的古粽籺,那是要煮上十个八个小时的,要把里面的糯米煮得看不到颗粒,全部粘连在一起,那口感才是真正的好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