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鳏夫的文娱

作者:乱写者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七四章【各方的追捧】(求订阅)

书名:鳏夫的文娱 作者:乱写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5

京城,鲁迅文学院。

作为文学工作者,又是文学爱好者,余桦这一群青年作家自然都看了林有成最新发表的《潜伏》。

可以说,这部真的就让余桦等人推崇不已,一群文学青年作家此刻完全没有对于林有成作品的指摘和点评,一个个都是充满热情,激烈地讨论着林有成的《潜伏》。

杨宇昂着头,对林有成的这篇《潜伏》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说道:“我真得太爱林有成这部《潜伏》,对我触动很大,看完思考了很久,才想明白它带来的宏大感动是什么。林有成的笔力真得老辣,对历史节点的真实印照,让人更有沉浸感,深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旗帜鲜明的斗争下展现人的层次,站长立场不同,但他的人性是有趣而立体的,不是纯粹的反派角色。”

“打动我的除了这些之外,最重要的林有成是对人性的描写,对孤独的忍受能力和敢于面对悲伤的勇气,真正的革命和事业往往牵扯到自身之外的人民的福祉,他们从没谈起过世人对他们的不理解,不发牢骚,甚至用自己的整个儿人生和幸福去做交换。我一直觉得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没有回答一个问题:信仰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余则成救晚秋那个情节回答了我。”

听着杨宇的话,另外的年轻作家周辉点头,同样慷慨激昂地说道:“你说得没错,林有成这部《潜伏》写得太好了,每一个情节都相当精彩,我只是还在思考林有成他对于最后的结局,那样处理有什么深意:是赞颂余则成等人为信仰的牺牲精神?还是再说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值一提,被冲刷到哪里,就在哪里落脚。”

“我认为结局就是名字的照应,这是余则成一生的潜伏,没有归路。这部最厉害的的地方在于结尾,结尾是永远的悲剧,人世间的悲剧,虽然不是《风声》里面顾晓梦那样无畏的牺牲,但对余则成和翠平而言,那同样是无言的牺牲与悲剧。”

“没错,余则成前半生尚可以殉道者身份自处,但落下的那滴眼泪意即看到了理想主义背后的虚无。难以想象后半生他会面对一种什么样悲恸的生活。”

“是的,最悲伤的是余则成去宝岛之后可能几十年见不到翠平,也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宝dao一定会回来的!”

“没错!香江都将回归,宝dao也一样!”

对于宝岛这个话题的讨论就就太过敏感,虽然每个人心中都坚信着总有回来的一天,但是现在这些文学爱好者更多的还是讨论着《潜伏》的情节和文学性。

“除开结局,余则成和翠平最伟大的爱情与诀别,很让我触动的一个情节,就是李涯被煽耳光,独自落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内心布满悲伤。他忠于党,忠于信仰,忠诚一生,却换来了满腹的心酸与委屈。站长说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李涯并不是,他是真实地忠于自己信仰。”

“最触动我的还是余则成在左蓝牺牲后念《为人服务》的那个情节,另外就是余则成得知翠平牺牲的消息,撕心裂肺的干呕,究竟是什么样的意外与挚爱,会让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痛不欲生,行尸走肉。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潜伏者,而是一个爱却不能说,爱却不能哭的男人最不堪的样子。”

“没错,林有成写得那段情节真得太绝了,他果然还是最会写爱情,翠平和余则成这最好又最坏的革命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

“林有成这部《潜伏》可贵的是并没有一昧抬高或是贬低,两方抗衡、斗智格外精彩,节奏缜密,各自为信仰而战,为信仰殉道,哪个信仰是绝对正确的,又有谁的信仰一文不值?谁都没资格下定义。任何时代都有坚信信仰的人,在历史洪流中,这些向着光明之地的灵魂们最终流落何方,想到后来的下场也是揪心。”

“他俩最后在机场见面,余则成做小鸡状咕咕咕,太浪漫了,使命任务和个人生活的记忆融合在一起。只是最后他一直问翠平有消息了吗,回还没有,冷冰冰的。造化弄人,余则成为信仰付出了一生,他结局流下的那滴眼泪,道尽了他的无限悲哀。这信仰最终像枷锁一般套在了他的脖子上,与翠平相守的日子,成为了他永恒的回忆和最后的光芒。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句话说得太贴切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是啊,我看到那个情节广播都忍不住哭了,‘深海我的儿子,母亲在呼唤你回家”’,我以为胜利解放了,他会受到最高嘉奖,过上普通人的一生,但他竟然还要潜伏下去?是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翠平和女儿再也等不到他。都不如一起被炸死,我可能就难过一会,但是个平庸的结局,但现在看了林有成写得这部,真得让我们难以释怀,机场真的是永别。”

余桦和莫唁自然也都有讨论林有成的这部《潜伏》。

余桦内心深处,其实也是嫉妒,写得太牛逼了,嘴上却是说道:“林有成他写得太好了,谍战和爱情结合的革命爱情,将这两者都写绝了。”

莫唁也点头,说道:“这里面每一个角色人物都勾勒刻画得太好了,没有反派,有的只是正治路线不同。”

……

就是这样,一切都讨论得相当火热。

不管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文学工作者,还是文学爱好者,都在为林有成这篇横空出世,于无声处炸响的惊雷《潜伏》而疯狂讨论,

1月12日,《文学评论》刊登了青年文学评论家周易的评论文章《正面讨论余则成和翠平的爱情——读〈潜伏〉》,评论写道:“《潜伏》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非常鲜活的,情节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当最后翠萍回到老区抱着孩子在等待的文字画面,一下子被冲击到了。革命者的牺牲的巨大的,为了革命事业翠萍一辈子都在等待,有可能一辈子也等不到自己的爱人了。她的爱人也在等待她,但是革命的事业不能停止……”

紧随其后,1月13日,《长篇》予以转载林有成的《潜伏》,并刊登周波的评论文章《走在错误道路上的角色李涯——读〈潜伏〉》,“李涯是内部为数不多的有信仰的人,他也渴望他的家人孩子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下,只不过不是那一种信仰。他纯粹坚持自己的信仰,但却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在污泥里面走没有朋党的无出路的路,比自运为国运,感叹国党世界的腐败,起手一个创造孩子们能过上好日子的世界也是……”

还有,《选刊》的转载和评论文章《论〈潜伏〉的结局:无声胜有声的诀别》写道,“最后的结局是意难平,余则成和翠平在机场意外相见,却不能言语,就那么远远望着对方,但这样的时刻无声胜有声,当余则成学老母鸡转圈传递信息时,感情是那么的真挚。余则成到最后都不得不继续潜伏,谁又能想到机场的一面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在这之后,各种关于《潜伏》的评论文章,以及分析《潜伏》里面不同角色的评论文章接连出现……

《余则成的信仰是无底深海——读〈潜伏〉》

《信仰与爱情——读〈潜伏〉》

《〈潜伏〉有感:当死亡直白出现,当信仰具象化》

《〈潜伏〉:不止于谍战》

《论〈潜伏:革命与爱情的生死浪漫》

……

这些远远还只是冰山一角,林有成的这部《潜伏》发表之后,迅速受到了国内各大文学选刊的火热关注和跟踪选载,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主流文学杂志都在讨论林有成的这篇《潜伏》。

《作品与争鸣》分两期给予转载,《中篇选刊》在头条位置转载,《湘江文艺》也第一时间转载……

没办法,这都是因为林有成的这部《潜伏》实在是太优秀了。

现在《人民文学》那一期的杂志外面真的就是卖疯了,不停地刊印,还是不够。

《人民文学》对于杂志被疯抢,自然非常清楚是因为谁。这都是因为林有成的那篇《潜伏》,要不然其它那些文学杂志又为何都要转载这部《潜伏》,要知道之前林有成上一部可没有这么多主流文学杂志转载发表。

张伟带着读者寄给《人民文学》杂志社的信,送到兴华胡同林有成手中。

“有成,你现在这部《潜伏》可真的就是轰动整个文坛啊!”

林有成听着张伟的话,摇了摇头,说道:“夸张了。”

“可一点都没有夸张,不说这些读者给你写的信,现在都有非常多的杂志要转载你这部《潜伏》。”

对于张伟说得这个消息,林有成自然感到开心,因为这也就意味着他还会有别的杂志给他稿费。

张伟望着林有成,十分认真地说道:“你这部《潜伏》真得写得太好了,明线是余则成的潜伏生涯,暗线是他的信仰的转变,这一种转变是渐进的,自然的,没有过多的做作,同时对于革命理想是美好的,纯粹的。里面的人物也是个个性格鲜明,真得刻画得太真实了。”

“你知道吗?作协现在都已经在考虑为你这部《潜伏》召开研讨会了,而且听说这还是上面提的。”

上面提的?

林有成微微一愣,看见张伟那很是激动,但强忍着的神情,眉头一挑,作协的上面难不成是文化部了,有些意外地说道:“这倒是我没想到的。”

对于作品的研讨会,林有成并不陌生,也并不意外,毕竟之前他就有好几部作品都召开过研讨会,只是听张伟说上面有提要召开研讨会,很显然这也是上面对于林有成这部《潜伏》的肯定。

“这都是因为你这部实在是写得太好了,这里面写出了那些同志面对的残酷,同样也写出了那些先烈们一直践行的信仰。”

林有成点了点头,明白张伟这话的意思。

其实林有成并不知道,他这部《潜伏》真正是让上面的一些人也为之动容,甚至可以说还要比之前那部《风声》冲击力更大,因为《风声》更多的是在直面同志的牺牲,而《潜伏》的结局则是交代了余则成同志依旧还在潜伏,而宝dao那边还未回来,这才是最为触动人心的。

林有成写得即是历史,也是现在,甚至可以说是将来。

上面很显然对林有成的这部《潜伏》相当肯定,毕竟这里面的余则成是真正的坚持信仰的同志,而这也是为什么上面还会直接让作协就这部召开研讨会。

张伟望着林有成,问道:“有成,我很想问一下,在你的笔下,你并没有直接交代吴敬中是否知道了余则成潜伏的身份,但是你写得一些话又像是在说吴敬中知道余则成的身份,但还是要带走他。”

听见张伟问这个问题,林有成不禁笑了,说道:“你觉得随着马奎、陆桥山、李涯先后出事,若还不能确定余则成的卧底身份,那会不会太过侮辱吴敬中这个老牌军.统.站站长智商?”

张伟听见林有成这个回答,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可不知道,我们编辑部也都有在讨论这个问题,读者写信也有问这个问题,另外他们更多的就是为翠平和余则成两个人的结局可惜。”

说来,为两人结局可惜的又岂止那些寄信的读者。

应该说,看完《潜伏》这部,没有人不会为余则成和翠平的革命爱情结局而动容。

就在林有成和张伟还在交流的时候,郑小龙也赶到了兴华胡同,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

“有成,《潜伏》这部你一定要让我们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拍成电视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