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鳏夫的文娱

作者:乱写者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四三章【资本家计之深远】(求订阅)

书名:鳏夫的文娱 作者:乱写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5

京城,兴华胡同。

林有成很清楚现在作为编剧可能还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等到资本进场,编剧即便是想要署名权都没有那么容易,即便是一些大制作也没有对编剧也没有应有的尊重。

正是因为这样,林有成才清楚地知道,以后要是真的想真正站在自己导演女儿这一边,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资本。

这一点也不仅仅是让自己有站在导演女儿这一边的底气,也是让那些小萝卜头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就像他们现在住得这间四合院,绝对的学区房,让他几个孩子上学的路都好走很多。

当然林有成也很清楚真正要成为投资方爸爸并没有那么容易,他也特意算了一下现在的积蓄,这里面最大头还是来自《嫌疑人X的献身》在岛国的再版十五万册,直接给林有成赚了有近三十万元,虽然林有成在岛国那边赚的是日元外汇,但是很显然他没有打算出国,也没有特别在意日元外汇,国家这边也是需要外汇。

即便如此,林有成手里还是有一些外汇卷的,毕竟现在这个时候外汇卷是人人求之的好东西。只要有了外汇券,可以在一些指定场所,买到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货,像进口的洋酒、香烟、彩电、瑞士手表等等,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丝绸等也只能在友谊商店才能买到,这些可都是人民币无法买到的紧缺商品。

这也是为什么林有成虽然不在意外汇,但是外汇卷还是有的。

至于《嫌疑人X的献身》的三十万稿费。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会有接连不断的收入,因为会再版很多次。

另外,木村山井那边也已经也在岛国出版了林有成另外三部《人间奇事》、《山楂树之恋》和《情书》,虽然比不上《嫌疑人X的献身》,但也因为《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的名气备受好评。

其实这也是巨大的差距,林有成写了那么部,远远比不上一部《嫌疑人X的献身》在岛国的收入。之前的《战争子午线》在《花城》给的稿费是千字十五,因为篇幅原因有七百多的稿费。刚给燕京电影制片厂写得《我的兄弟姐妹》剧本也不过才一千五百元,也没有之前给宝岛的侯晓贤导演写《嫌疑人X的献身》四千元稿费高。

但是这就是国内作家稿费的现状,要知道拿了柏林金熊奖的《红高粱》改编成电影的版权费是800元,那八百元的稿费还让莫唁一夜未眠,可想而知燕京电影制片厂给林有成的编剧稿费一千五百元已经很高了。

算下来,林有成现在也攒了有三十万六千零九百元。

看着存折封面上分两行印有“活期储蓄存折”及“中国人民银行燕京市分行”字样。右上方有用手动数码机加盖的阿拉伯数字蓝色印记,第二页显示这是账号。封二是“注意事项”,共五条。封底印有“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四个现代化建设”三句话。第二页在姓名一栏里清楚地填写着林有成的大名。

至于为什么林有成没有存定期,这自然也是因为林有成非常清楚现在的钱才是真正的值钱。

三十万的存款!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候,林有成算得上是有钱人。

不过林有成也非常清楚,就这笔存款也不可能会成为让他成为投资方爸爸,毕竟在这首都京城有钱人可不少,要不然也不会那位马先生也不能随便就斥资40多万元投资了一个歌舞厅。

林有成没想着去投资什么歌舞厅,只是想着再去给自家几个孩子看能不能再买一两套四合院,毕竟他也是想着以后几个孩子都能得到他这份厚重的父爱。

没办法,父母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更何况他这几个孩子还只有他的这个父亲为之计。

林有成虽然没打算去投资什么歌舞厅,他就打算投资房子,最好是四合院。

既然作为投资方爸爸,那么自然是讲究投资回报率的。

这四合院的投资回报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林有成知道其实现在正是出国热潮,思想非常活跃开放,谁搞到赞助谁就可以做爷。傍上老外不到俩月就可以出国,什么感情不感情的。新潮,时髦,敢做敢为,可以说是相当大胆。

也正是因为现在这股出国潮,林有成这边也有托街道办赵大妈了解,看兴华胡同这边还有没有别的四合院想要卖掉的。赵大妈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不仅仅是对兴华胡同熟悉,可以说是对京城很多胡同巷子都很熟悉,没准就有一心想要出国的人正好要卖掉四合院。

“有成,你这不是已经有房子住了?怎么还想着买四合院啊?”

林有成自然不会解释自己是想着给自己孩子投资,只是说道:“家里孩子多,以后长大了一个个也要结婚成家的。”

“这住在一个院子里面还是没有各有各家的好。”

赵大妈听着林有成的话,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不过又说道:“那你这考虑得够远的,你还是先考虑一下你自己的事吧。”

林有成笑着点了点头。

看着街道办赵大妈离开的背影,林有成也知道虽然他现在有这笔钱,但是买四合院这件事终究还是看机缘,并不是他有心就好,还要看他有没有力。

没准即便有四合院,他也有心无力。

不过,为了几个孩子,即便是有心无力,他这个做父亲的也要努力负重前行。

虽然才是1988年,但是现在房价已经在上涨,尤其是在京城。

现在不单单是京城,还有很多地区的城市职工都很关心住房制度改革,不少人打算买住房。但是看了报上登的YT市首次住房交易会上居民踊跃购买、调换住房的报道,心里不禁凉了半截。就像新闻报纸上写得,为商品房价暴涨忧虑,要知道现在京城的房价也有实打实地到了2000元。

这其实也是燕京首次公开出售建在黄金地段的商品房,每平方米最高价格为2000元,但最终只被预订了250套,很显然这商品房的价格仍然较高,市场接受度有限。

这也是因为现在还没有取消福利分房制度,还要等到1998年,到那个时候房价的上涨速度更是如脱缰的野马。

林有成很清楚,真要等到那个时候,一个个就会感叹如果那时候早知道,借高利贷也得狠狠买几套房。只要买了,到那个时候真的就会大写加粗地感受到什么叫——

幸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