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古刀

作者:雪满弓刀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13章 苏老太君

书名:万古刀 作者:雪满弓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0:11

四人在城里找了一间客栈,开了两间房住下来。

随后,四人来到大堂里点些酒菜,顺便听听江湖里最新的消息。

各大酒楼客栈里,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中人,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一堂,消息最为灵通。

“听说了吗,夏道自请了圣旨出来,去沈家提亲,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怎么回事,快讲讲。”

旁边有人催促一声。

陈棠四人也有些好奇,琅琊阁日渐没落,早已不比往昔,还能公然抗旨?

那人道:“琅琊阁原本主事的是当今的尚书大人,沈元林。沈大人毕竟是一介书生,夏道自带着圣旨登门,据说惶恐不已,几乎就要答应下来。”

“结果诸位猜谁出来了?”

说话那人还故意卖起了关子,慢悠悠喝上一口老酒,在众人的催促下,才缓缓说道:“琅琊阁的苏老太君出山了!”

有人连忙问道:“啊,可是文度公的夫人?”

“不错。”

那人点点头,道:“不止如此啊,苏老太君幼年在桃花坞习武,听说年轻时还登上过风云榜前十,本身就是武学大师。”

有人疑惑问道:“就算是苏老太君出面,也不好抗旨不尊吧?”

那人嘿嘿一笑,道:“苏老太君出山,还请出文度公当年的遗令,据说文度公对知微小姐极为喜爱,早早就定下规矩,不能让知微小姐随便嫁人。”

“未来的夫婿,要么才学第一,要么武学第一。”

“哈?”

众人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有人忍不住笑道:“真的假的,文度公会留下这样的遗令,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嘿!就许你夏道自糊弄圣上,搞出来一个圣旨,就不许人家琅琊阁,编一个遗令出来?”

“哈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周围看客哄笑一声。

只要奸相吃瘪,便是大快人心。

竹凌雪小声问道:“这个文度公是谁,遗令有这么大份量,能和圣旨抗衡?”

梅枕玉道:“文度公就是琅琊阁出来的相国,沈文度。”

陈棠心中一动。

这個人,明月散人跟他说过一次。

沈文度,在琅琊阁沈家中,地位仅次于赤龙居士。

当年,大夏经历韩温之乱,第七世废帝被韩温所废。

八世简文帝,整日在韩温的恐惧下生活,惴惴不安,在位半年便撒手而去。

当时的大夏朝堂上下,军政大权全部掌控在韩温的手中,群臣六神无主。

韩温不到,都不敢拥立新君。

简文帝甚至有意,将帝位禅让给韩温。

后来,虽然是剑宗叶安石出面,平定韩温之乱。

但在这之前,却是沈文度挺身而出,平息朝堂上下,据理力争,以书生孱弱之躯,文人铮铮铁骨,三寸不烂之舌,力排众议,扶持孝武帝继位,撑到剑宗叶安石出山。

孝武帝,就是先帝,当今夏帝的父亲。

所以,沈文度对大夏皇族,对夏帝都有恩情。

梅枕玉道:“后来沈文度病逝,先帝追封其为‘镇国公’,封苏氏为‘太君’,一品诰命夫人。南夏书生千千万,都将沈文度视为榜样。

“沈文度为相时,政通人和,与剑宗一文一武,各自镇守庙堂江湖,数十年间,其端静宽简,弥缝辅赞,如出一人。”

“就连出身草莽的江湖客,绿林好汉,提及沈文度,也要恭恭敬敬的说一声‘文度公’,以示敬重。”

停顿片刻,梅枕玉又道:“至少在文度公为相时,玄天教在大夏还不成气候。”

“原来如此。”

竹凌雪恍然道:“文度公对先帝有从龙之功,圣上若是无视这道遗令,等同于不敬先帝。”

梅枕玉感慨道:“苏老太君早已隐退,不问家族事宜,夏道自欺人太甚,将她老人家都惊动了。”

听到这些,陈棠大感宽慰,不自觉的露出笑容,默默替知微感到高兴。

他原本还担心,知微失踪多年,回家之后,会不会遭到冷落之类。

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有这样的亲人,断不会让知微再被人欺负!

“苏老太君真是厉害,耄耋之年,还有这种魄力,为了一个家族小辈,出山主持大局,还搬出文度公的遗令,来对抗圣旨。”

“老太君出身名门,吴州苏氏,虽然比不得大夏的四大家族,也是名门望族之一。”

“桃花坞就是苏氏中人创建的,苏老太君毕竟是武者出身,虽然年长,可还有武者的血性在,怎会任由夏道自这后辈欺负到头上。”

众多江湖客议论纷纷。

有人道:“夏道自毕竟是相国,位高权重,儿子又掌控皇宫禁军,朝中内外大权尽在他们父子之手,他们在苏老太君面前失了颜面,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不甘心又能怎样?”

另一人冷笑道:“才学,跟夏元显沾不上关系。至于武学,呵呵,天下人谁不知道,他能掌管皇宫禁军,成为中领军,是因为他爹的关系?”

“不错,夏元显还不到二十岁,就被安排掌管皇宫禁军,夏道自未免太心急了!”

众人议论之际,门外突然跑进来一个江湖客,看上去有些兴奋,喘息道:“京城那边刚刚传来了消息!”

“什么?”

众人纷纷问道。

此人咽了下口水,顺一口气,才道:“听说今日朝堂上,夏道自质问沈尚书,文度公遗令中所说的武学第一,难道是指剑宗?”

众人摇头。

剑宗多大年纪了,自然不可能是他。

此人道:“沈尚书说,当然年龄要符合要求,不能太大,二十岁以下。”

旁边一人道:“二十岁以下的武学第一,不就是风云榜首?”

大夏江湖中,有风云榜、天、地、人四榜,都是由东山剑阁所出。

据说,在剑阁内部,还有一个宗师榜。

四个榜单中,只有风云榜将年龄限制在二十岁以下。

联系到与知微成亲,这个年龄标准也符合要求。

所以,将风云榜首称为年轻一辈中的武学第一,确实没错。

此人点头道:“沈尚书也是这样答复的。”

“只不过,夏道自对此不以为然,还嘲讽所谓的风云榜,只是咱们江湖中人自吹自擂,根本不足以服众。”

“大夏不只有江湖,还有皇宫大内。”

“他还说,风云榜上的年轻才俊,在大内高手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话音未落,周围便传来一阵叫骂声。

“放屁!”

“一派胡言!”

“让什么大内高手出来,比试一下不就完了,风云榜上的人,哪一个不是靠战绩说话的?”

“不错,是不是自吹自擂,手下见真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0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