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作者:烤饺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70章 晋升成两杠三星

书名: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作者:烤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2

张部长一看到林三七,也不顾手上都是煤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林三七同志,我知道有些事情需要保密,但我想告诉你,上级领导们都非常感谢你,感谢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

他都是部长级别的大人物了,他的上级领导是谁不言而喻了,反正林三七觉得他又要多一幅草书提字了。

别人听不懂,林三七却听懂了,这是托张部长的口表达了明确的意思,就是最上面的长老们没有怀疑他林三七找煤矿的动机,惟有感激之情。

林三七放心了,就怕这时候的领导们疑神疑鬼,然后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

“张部长,客气了,你看我现在穿的这身军装,两杠两星。做为一名军人,为国为党尽我个人的一份力,是应该的。”

张部长知道人多口杂不易多说啥,有些感谢回京时再说。

“三七同志,你预估这个煤矿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林三七想了一下,这才形容道:

“张部长,我这么说吧,你看到的这一大片土地,从那座山到这座山之间,这方圆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下面,有两个巨大的露天煤矿,土层下几乎全部都是煤。

而且这个煤层不但范围大,还非常非常深,如果不出意外,可以往下挖150米才会到底。所以我预估的资料上显示,这里总共有126亿吨煤储量,只多不少。”

几十年后有关部门估计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储量应该在200亿吨以上,永远挖不完的感觉。

126亿吨?

现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还是那句话,抚顺西的露天煤矿才15亿吨就敢称全国第一了,那现在朔州安太堡露天煤矿那就是十个全国第一了。

张部长到底是人精,已经人林三七的话中分析出一些问题了,于是把他拉到角落,确定左右一个人都没有,继续低声问道:

“三七同志,我来的时候,领导跟我说你有一些特殊途径可以弄到国内弄不到的东西,怎么样,这次你目标明确,知道这个山沟沟里有个巨型煤矿,是不是也是外国提供的资料?”

林三七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解释清楚,免得他们多想。

反正他现在是“御批特许走私贩”,所有解释不清楚的事情都可以往这里面套,至于以后,以后再说。

“张部长,领导预料得没错,这些资料都是我从国外丢来的,但我先要申明,所有数据都是49年之前就勘探好的,所以请领导们放心,并不是国内潜伏着一群敌特分子一直在搞国内的地质资料。”

“民国时就勘测好的……”

张部长沉思着点点头,心想这个解释说得通,毕竟解放后全民皆兵,真有外国人敢拿着勘探工具满中国跑来跑去,不可能一点线报都没有。

“那三七同志,你手上有这个安太堡煤矿的资料吗?”

林三七点点头,“领导你等我一下。”

不一会儿,林三七从帐篷里拿着一只背包过来,然后从里面取出厚厚一答打印纸来。

“张部长,这个是安太堡煤矿的简化资料,包括煤炭储量和品质、煤矿开采需要有适宜的地质数据、包括地下水位、输水能力等在内的水文数据。

如果你们要详细资料,要回京才能拿到,资料太多,我携带不方便,只能带一部分最重要的核心资料出来。”

当然林三七把最重要的环境评估资料删除了,人都要冻死了,还管他会不会污染环境。

用罗老师的话说,这叫紧急避险,吃大熊猫都不犯法。

张部长眼睛一亮,急着追问道:

“三七同志,听你的意思,你不仅仅有这个安太堡煤矿的资料,还有国内其他煤矿的资料?”

林三七也不准备藏着掖着了,他的目的就是将全国煤矿资料全部交上去。

他是爱钱,但显然煤炭这块的巨大利润不是他能吃得下去的,哪怕是在现代社会,浙江老板的500亿资金不照样被吃得骨头渣都不剩。

所以不如真诚给国家献宝,还能落个人情。

“张部长,嘿嘿,我手里的确有全国大大小小的已经勘探明确的煤矿4000多个,而且几乎都是可以工业化操作的大中型煤矿,不是那种几十个人的小煤矿。

预估探明储量达到了超过4.5万亿吨。其中最大的要数神府、东胜这一带的特大煤田,预计储量达到7000亿吨左右,所以只要国家能挖出来,我国根本就不会缺煤。”

张部长听了吓一大跳,他可是煤碳工业部的部长,对国内煤炭情况是一清二楚。

林三七提供的数据是国内已经探明数据的几千倍都不止,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那可就发了。

“三七同志,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国内有这么多煤炭储量?”

“张部长,资料我全都有,到时你们可以根据资料去各地一一勘探明确,我想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相信相信,三七同志拿回来的资料,我们绝对相信,可惜啊……”

张部长啧啧嘴,“可惜就算有这么多储量,我们也没有这么多煤矿工人和设备了,现在国内的局势你也看到了,领导人都是心急如焚啊。”

林三七安慰道:

“要挖地下的煤矿技术上和资金上困难重重,但我们可以先开采露天煤矿呀,准东煤田、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神华宝日希勒煤矿、黑岱沟露天煤矿等等,资料我都有。”

“好好好!”

张部长就差把林三七的肩膀给拍烂了:

“太好了,太好了,三七同志,你这一下子就打破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让全国人民能过上一个暖冬,绝对是功德无量啊。”

林三七听了也挺高兴,杂交种子技术碰了一鼻子灰,这煤炭方面终于为国家贡献了一份力量了,接下来就是肺结核治疗在全世界面前打响一炮了。

其实林三七之所以搞煤炭这一吃力不赚钱的事情,除了是想帮助国家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原因就是要给国家信心,让国家相信他林三七能搞出别人搞不出的事情来。

就比如他林三七能治愈肺结核,这连欧美发达国家都搞不定的事情。

别看这个年代人嘴硬,其实他们心里就有一个概念,欧美国家搞不出来的事情,我们也搞不出来,我国的科技技术和医疗水平是不可能超过欧美的。

这从林三七在昌平建立肺痨病科开始,过去差不多半年了,依然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也没有一个上级领导来视察过。

大家从骨子还是认为林三七做不到“消灭结核病”,顶多仗着家里的秘方,能治愈十分之一的人群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从上到下,除了沈院长外,没一个对他有信心。

林三七知道自己是人微言轻,既然自己说话不管用,那就搞点事情增加自己的说话份量,煤炭和X光机生产线就是一个好机会。

……

……

山西平朔发现了一个巨型露天煤矿的消息马上就传开了。

有关部门的动作很快,林三七估计全国所有米-4直升飞机飞过来了,外围也有一支支绿军装开进,开始封锁周边区域。

林三七放在昌平分院仓库里那半集装箱的资料,也被人连夜取走了。

一周后,我国薪华社郑重向全国,全世界公布,中国在山西、内蒙、陕西三省发现5个露天煤矿,煤炭总可开采储量超过500亿吨。

在风雨飘渺的1961年冬天,这个好消息无疑给全国人民增强了极大的信心。

煤有了,粮食也会有的……

林三七个人也得到了不少好处,比如一颗共和国勋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谠员等等一大堆荣誉。

并且打破了常规,肩膀上的星星又多了一颗,正式成为了两杠三星。

物资上,中央特批了1000元人民币,以及一大堆全国粮票、肉票、油票、自行车票、收音机票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