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皮囊

作者:蔡崇达 | 分类:其他 | 字数:0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 ・ 二

书名:皮囊 作者:蔡崇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1:07

二楼的另外一大片区域,是妇产科。我每次打完饭经过那,总喜欢探头探脑。医院里的护士几乎都认得我,其他区域病房的人都会让我进去游荡,这似乎是重症病房家属的特权。然而,妇产科的人却总拦住。或许他们不愿意我们身上带着的疾病的信息传递到新生的人群里去。

在重症病房,妇产科里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说起一个小孩的任何一颦一笑,都会有极大的反应。在重症病房这个楼层的人看来,那里简直就是旅游胜地。和我同处于这楼层的孩子,也都特别向往那科室,想着不同法子突围。

有的装成去送饭的,有的装成刚买药回去的,有的还玩起了乔装戴上个帽子,别上个口罩,都被逮了出来。

好说歹说,王阿姨答应带我去,条件是,我要把看的那几本教辅书送给她她想给自己的孩子。

我拿着水桶,跟着王阿姨,她身上散发着浓重的汗味,每走一步就要喘一声。终于来到那关卡,对着门的那两个值班护士,充满质疑地看着我。

王阿姨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他主动帮忙,真是个好孩子。”

护士想了想,拿出一件护士的蓝色外套给我套上,然后又叫住我:“你最好先去消毒室消毒一下。”

被歧视的猜想这次被正面印证了,我把外套一扔,跑回了重症病房。

那连体婴儿我决意不想看了。但她还是日复一日地直播。直到一个星期后,不管别人怎么追问,她都不说。

每个人都明白了,是大家共同熟悉而亲近的朋友带走了这两个小孩。

那个朋友的名字谁也不想提,因为谁都可能随时被带走。

我可以从眼神里感觉到,护士长和新来的那个医生正在发生什么。

护士长年轻时肯定是个甜美的女孩,瓜子脸,笑起来两个酒窝。不过从我认识她,她就永远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说话一直在一个声调。

楼层最中间,是护士间,那是类似酒吧柜台的样子,半人高的桌子,有限度地隔开了病房和她们。紧挨着的房间,我们称之为贵宾室。贵宾室的门一直是关着的,只有那些医生才能进进出出。

关于贵宾室里面的摆设,在没有多少信息流通的这个楼层,也成了长盛不衰的话题。听说椅子是欧陆风格的,铺着毛地毯,里面还有台球桌。

但每个家属早晚都要进到里面去那意味着,你家里的病人要直面生死,要动手术了。

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通常前一天的晚上护士长会笑着拿着张通知单给你,然后说,晚上医生们想邀请你去办公室一下,记得带上觉得必要的人。晚上个个病房去敲门,把一队队家属分别往那贵宾室带。

推门进去,门关上了,第二天一早就可以看见,他们的亲人被推进手术室,从此不见了如果手术成功了,会送到紧急情况看护室,调理一段时间,然后送到楼下各专业看护室,或者直接出院。如果失败了,他们谁都不会回来了。

对于护士长和年轻医生的恋爱,重症病房里的每个人都惴惴不安。恋爱在这个地方看来,其实只是极端的情绪,有极度的开心,也意味着同时可能有可怕的不开心。护士长稍微情绪一波动,就意味着打针的时候更疼了,或者是办杂事时的不耐烦。虽然他们都尽量保持专业,但是脆弱的病人和家属们,看着他们脸上曲线的一起一伏,内心都要跟着一跳一宕。

于我来说,更是个紧张的事情,因为那年轻医生,恰恰是心血管科的,将来,手术的某个环节上他有可能掌管着父亲的生死。

于是,他们两个的情感成了整层楼最重要的安全事件,大家会私底下交流着对他们恋爱进程的观察,来决定集体将如何地推波助澜。

一开始有人建议,不如造谣让他们分开。他们开始在护士长帮他们打针的时候,说,好像看见某某医生和另一层的护士出去了。哦,是吧。针意料之中地没打中血管,痛得病人唉唉叫。

有人张罗着,要给医生介绍有钱又漂亮的女孩子,护士长听到了,闯进那病房里,叉着腰就骂:“你们是活得太舒服了吗”众人静默。

从此,一切都是往推进他们情感稳定的方向上布局了:甲负责打探护士长需要什么,乙建议医生怎么买,谁听到护士长如何地不开心,都要负责让她开口,然后集体研究解决办法。

我并不是其中太重要的参与者,只需要每次看到护士长的时候,笑着说,姐姐今天真漂亮。有意无意在医生面前说护士长如何地体贴、负责,然后要提高声调说:“要是以后我能娶这样的老婆就好了。”

但通常,我都是在厕所碰到他。他不耐烦地拉起拉链,说,你这小毛孩懂什么,再乱说就揍你。我点点头,不能告诉他,根据大会要求,我坚持一定要见一次说一次。

这样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却也热闹非常。慢慢地,我发觉医生开给父亲的刺激性药越来越少,然后要求我们,每天陪着父亲做复健。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进贵宾室的日子近了。

那个晚上,护士长来叫我和母亲了。从护士室的柜台进去,总算打开了那扇贵宾室的门:几张大大的办公桌,配着靠背椅。唯一的亮点只有,一张软软的沙发。

沙发是用来给家属坐的。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松。

我来不及失望,主治医师已经坐在沙发的另一角,看我们来了,满脸堆笑地迎接。他握手的时候特意用了用力,这让我不禁猜测,这笑容,这握手,还有这沙发,都是精心研究的专业技术。

其他医生各自散落在周围,那恋爱中的年轻医生也在。他果然参与了父亲的手术。

主治医师讲了一堆术语,母亲和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医生,您能告诉我,手术成功率有多少”母亲直接打断。

“百分之六十。我和你们解释下可能的风险,病人的手术,是把整个心脏拿出来,先用心脏起搏器维持,如果中间血压过低了,就可能不治;然后要切开那瓣膜,换上人工的瓣膜,如果这中间有小气泡跑进去了,那也可能不治”

母亲有点头晕,想阻止医生说下去。

但他坚持一句话、一句话说着。“抱歉,这是职责。”他说。

过了大概有整个世纪那么久,医生问:“那么是否同意手术了如果手术,60的成功率;如果不手术,估计病人活不过这个冬天。”

母亲愣住了,转过头看着我:“你来决定吧,你是一家之主。”

“我能想想吗”

“可以,但尽快,按照检测,病人的手术再不做,估计就没身体条件做了。如果可以,手术后天早上进行。”

我出了贵宾室,一个人再次爬上医院的屋顶。屋顶四周用一人高的铁丝网圈住,估计是担心轻生的人。

意外地,却有另外一个和我差不多同龄的人。我认出来了,他是在我前面进贵宾室的人,看来,他也被要求成为一家之主。

按照默认的规矩,此刻应该彼此沉默的,但他却开了口:“明天是圣诞节,你知道吗”

“是吧。”我这才意识到。

“我父亲一直想回家过春节,他说他很想看,过年老家的烟花,你说圣诞节能放烟花吗”

“不能吧。”

他没再说话,两个人各自继续看着,夜幕下,路灯边,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还是签了同意书。母亲甚至不愿意陪我再进到贵宾室。她害怕到身体发抖。

签完字,那恋爱中的医生负责来教授我一些准备:明天晚上,你记得挑起你父亲各种愿望,让他想活下来,越多愿望越好。“一个人求生的欲望越强,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更多是靠你们。”

傍晚依然我负责打饭。母亲交代要买父亲最喜欢的卤鸭,虽然他不能吃,但让他看着都好。但我突然想,不能买给他,而是买了他最不喜欢吃的鱼片和蔬菜。

父亲显然生气了,一个晚上都在和我唠叨。

我哄着他,“后天买给你吃,一整只鸭好不”

父亲不知道手术的成功率,但他内心有隐隐的不安。他显然有意识地要交代遗言:“你以后要多照顾你母亲知道吗”

“我照顾不来,你看我还那么小。”

他着急了。

又顿了口气:“怎么不见你二伯我给你二伯打个电话,我交代他一些事情。”

“二伯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没空和你说话,等你出来再说。”

他瞪着我:“你知道气病人是不对的。”

“我没气你啊,我只是说实话,二伯说后天会过来陪你一整天。”

“你这调皮鬼。”他不说话了。

我不知道自己的这场赌博是否对,如果不对,如果父亲就这样离开我,今天晚上这样的对话会让我自责一辈子。

走廊上有孩子在闹着,说今天是圣诞节,吵着要礼物。但没有多少反应,就像一块石头投进深深的水潭,一下子不见了踪影。他不知道,这里有另外的四季、另外的节气。

母亲内心憋闷得难受,走过去想把窗打开。这个时候,突然从楼下冲上一缕游走的光线,擦着混浊的夜色,往上一直攀爬攀爬,爬到接近这楼层的高度,一下子散开,变成五颜六色的光是烟花。

病房里所有人都开心了,是烟花

烟花的光一闪一闪的,我转过头,看见父亲也笑开了。真好,是烟花。

我知道这是谁放的,那一刻我也知道,他是那么爱他的父亲。我从窗子探头出去,看见三个保安正把他团团围住。

九点,父亲被准时推进去了。二伯、三伯、各个堂哥其实昨晚就到了,他们和我就守在门口。

那排简单餐厅常有的塑料椅,一整条列过去,硬实得谁也坐不了。

十点左右,有护士匆匆忙忙出来。母亲急哭了,但谁也不敢问。

又一会儿,又一群医生进去了,二伯和三伯不顾禁令抽起了烟,把我拉到一旁,却一句话也没说。

快到十二点了,里面的医生和护士还没动静。等待室的所有人像热锅上的蚂蚁。

过了十二点,几乎谁都听得到秒针跳动的声音了。堂哥想找个人问问情况,但门紧紧关住,又没有其他人进出。

一点多,一个护士出来了,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亲人们开始哭成一团。

二伯、三伯开始发脾气:“哭什么哭,医生是忙,你们别乱想。”却狠狠地把烟头甩在地上。然后,各自躲到安静的角落里。

等父亲送到紧急看护室里,我到处寻找,就是找不到那个男孩。

“今天没有其他做完手术的病人送这来了吗”

“没有,只你父亲一个。”看护的医生说。

我挂念着实在坐不住,隔天瞒着亲人,一个人回到重症病房。病人和家属们,看到我都掩饰不住地兴奋,纷纷上来祝贺我。我却没有心思接受他们的好意。

“你知道和我父亲同一天手术的那个人怎么样了吗”

“对的,他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男孩。”

“昨天一早他父亲和你父亲差不多时间推出去,就再没见到他了。”终于有人回答我。

我一个人默默搭着电梯,走到楼下。燃放烟花的痕迹还在那,灰灰的,像一层淡淡的纱。

我知道过不了几天,风一吹,沙子一埋,这痕迹也会不见的。

一切轻薄得,好像从来没发生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715s